江南五月, 梅雨霏霏, 一支疲惫的队伍在北上的官道上缓缓而行, 队伍中一人举箫而奏, 箫声低迷回转, 显出阴郁离散之气。
忽有一人跑向那吹箫人道:“小乙兄弟, 时迁不行了。” 燕青停住箫, 忙向后面一马车跑去。
时迁奄奄一息, 原本尖瘦的脸现在还不足一巴掌大。 他患砂肠绞多日, 军中无良医良药, 眼见着就一日不如一日了。 燕青将他抱住道:“时迁大哥, 小乙来看你了。” 时迁喉头滚动几下像是要说话, 燕青忙将耳朵贴到他的唇边, 听他以极细小的声音断断续续道:“听大哥的, 找李师师去… 带她走… 过你的逍遥日…” 他那个 “子”还未说出便停了, 身子在燕青手上一歪。
燕青只觉得心被轰然一击, 时迁临死说出的话竟是鼓励他实现心中的最隐藏的愿望, 这愿望便是卢员外也不支持,不理解的。 唉, 时迁, 如何就这样去了? 如此知己大哥今生何处再有? 燕青止不住泪如雨下。
是夜风停雨住, 梁山军在路边扎营, 卢俊义在帐中看书, 忽见帐帘一掀, 燕青进来。 他放下书道:“小乙有何事?”
“我有一些要紧的话向员外说。”
卢俊义将旁边军士支走。 燕青道:“如今梁山军十去*, 我们何不趁此时离去, 寻个安静闲逸的去处, 逍遥一生?”
“你如何说出这般没志气的话?”卢俊义惊道:“梁山兄弟死了这么多, 难得你我一家人还活着, 此番回朝定受重赏。 你卧底有功, 在两军阵前又杀了方杰和庞万秋两名劲敌, 凭这些功劳你定会谋一高职, 如何在此关键时刻退去?”
“梁山人马不过是朝廷射鸟之弓, 如今只剩这点人回去, 是‘弓’也作不成了, 只怕赏不到头, 还有祸患, 员外三思。”
“我已想好, 不论朝廷对我如何, 我只安分尽忠, 不掺入任何权谋争斗, 如何还有灾?”
“员外执意如此, 我只有一人离去了。” 燕青叹了口气, 又道:“宋大哥那边请员外代劳相告一声, 我怕跟他说了就走不了。”
“你要去何处?”
“终是不离员外左右罢。” 燕青说的是实话, 他也想好了, 卢俊义在明处, 他在暗处, 若有一日卢俊义有难, 他定出手相救。
卢俊义听了这话放下心来, 道:“你原来也不过是如此打算。” 燕青向他纳头拜了几拜便连夜收拾金银细软去了。
第二日一早, 军士向宋江报告燕青离营, 宋江见他竟未向自己通告一声便自行离去, 心里不是滋味。 燕青虽然称他大哥, 心里其实只有卢员外, 原以为只要卢员外还在, 他必也在梁山阵营中, 怎么他竟也舍卢员外而去了? 唉, 浪子燕青, 燕青浪子, 这人怎么有点叫人琢磨不透?
燕青此时站在一山坡上, 远远看梁山队伍在视线中徐徐遁去, 他的梁山生涯就此结束了。 他在梁山还不到一年, 但成就了梁山最大的一件事:招安。
招安成全了他和李师师的姐弟情缘, 却倾了梁山神话, 倾了方腊南国, 这倾山倾国之情缘, 他和师师承受得起吗?
他转过身面对东京汴梁的方向, 心中轻唤:“师师, 我顺你那‘复卦’之兆‘该退则退’, 去而复来了。”
梁山第一完人
燕青在“水浒”中出场可谓姗姗来迟,到六十一回才出现。但他一露面,场面那个豪华啊,施耐庵不惜笔墨描写他的长相和才艺,什么“十分腰细膀阔、一身雪练也似白肉”“仪表磊落、面似堆琼、目若点漆、唇若涂朱…” 还有什么 “不则一身好花,那人更兼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亦是说的诸路乡谈…拿一张川弓弩,只有三支短箭,郊外落生,并不放空,箭到物落…亦且此人百伶百俐,道头知尾…”
归纳起来就是燕青不但长得帅,而且多才多艺,武艺高强。相扑比赛从没输过,三支弩箭百发百中,社会上流行的东西无一不精,用今天的话来说,比如打个网球、蹦个的、跳个国标、叉个麻将、打个桥牌、下个围棋、弹个吉他、拉个小提琴,样样都是专业水平。若他不是奴仆出身,一定是北京成内名媛争交的对象了,犹如“流星花园”中F4中道明寺、花泽类之类的钻石王老五。既是奴仆,在当时那个看重门弟的社会里就大打折扣了,因而只在风月场上得了个“浪子燕青”的称好,从浪子这个绰号来看,燕青应是个曾使无数美眉伤心的*小乙哥。
从燕青的这身本事看,卢俊义对燕青基本上是当儿子来养的,而不是简单的奴仆。时年燕青24岁,卢俊义32岁,卢俊义虽然只比燕青大八岁,但燕青把自己这个主人当父亲一样看待,对他忠心不二,两人的感情早就超过了主仆。
水浒中大多数好汉上梁山是朝廷逼的,但燕青不是。燕青上梁山是梁山为网罗卢俊义的一个副产品,而卢俊义是富豪世家,他没有任何理由上梁山,完全是梁山逼的。虽然梁山给了他一个空头老二的位子,但他的内心深处应该是比较痛恨这个害了他一生的“黑帮”组织。从燕青上梁山前对梁山的评语“强人”“歹人”来看,燕青对梁山也没什么感情,内心深处也未尝不想终结这个组织,他是只忠卢俊义不忠梁山的人,因此他倒向“招安派”是必然的。
燕青上梁山很晚,当时已经有90多位大哥了,但他的才干使他成为梁山后期最为出彩的人物。如果说水浒的前半部的最闪光人物是天神般的武二郎,那么水浒后半部最吸人眼球的就是这位灵巧秀气的小乙哥,几乎所有大场合都有他的份。
战场上的功劳对燕青来说不是主要的,自108将排座次后,梁山所有工作重心全在招安上。燕青就是招安这件事最重要的推手,可以说没有这位小乙哥,就没有梁山组织受招安的成功,燕青在招安这件事上所表现的秘密工作的能力和外交才干,可以说整个梁山无人出其右。
不过燕青最大的智慧是表现在平定方腊之后,在活下来的兄弟尚在做发财升官梦的时候,小乙哥十分清醒。他看穿了梁山最后兔死狗烹的结局,劝卢俊义脱离梁山组织、保全性命,当个富贵闲人。而卢俊义终究看不破,燕青只得自行离去,是年燕青只26岁,竟对世情看得如此投,视功名富贵如闲云,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整部水浒,梁山108人,几乎每个好汉身上都能挑出一些毛病,只有这小乙哥,难从他身上找出什么毛病,只有出身太低(这也不是小乙哥能控制的)。他不仅是梁山上一等一的人物,就从当时整个国家来看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人中龙凤。若要用两个字来形容燕青,那就是“*”。
但这样*人物的通身本事只用在招安上,不能不说是梁山的悲哀;这样的绝顶人才在26岁鼎盛之年退去,未尽其用,不能不说是国家的悲哀,他的命运是北宋末年整个大悲剧时代的缩影。
当然本书要写的重点不是梁山故事,而是燕青最终解密圣光杯谜底的故事。因为写到这里“梁山篇”结束了,我的故事到此也要彻底摆脱原著了,即有一种放开手脚的畅*,所以今番对前面主人翁的塑造作一个总结交代,希望各位看官了解我写这个人物时的角度。
第三篇“天路篇”下星期要开写了,这一篇爱*彩会多些,燕青和李师师这对才子佳人的姐弟恋在水浒原著中刚拉开序幕就让施老先生给掐断了,让人惋惜,但在这部小说中他们最终的爱情命运要有个交代。
希望各位继续关注、支持。
谢了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