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湖很实际啊!爱臭美啊!
“大哥,小定的那天我们能去看看不?”
林澈想看热闹。
“你急什么,请期和迎亲才是大头,小定不过是妇人们的事情,小场面。乖,有你大用的时候呢。”
林清抱着林渊,还要哄着林澈和林湖,最近真的很忙啊!娘亲没空搭理几个小的,妹妹们都在祖母那里,弟弟们就成了他们几个的责任,这跟屁虫太犀利了。娘亲真不容易。
听着这些话就是傻子也明白怎么回事了。林海知道自己定亲了,人选是常家的妹妹。这没什么,他也觉得很好,可问题是,这真的是他定亲?怎么他不知道?
这个时候,米米和林诚对视了一眼。同时开口问道:
“你没告诉他?”
默,明白了吧!
“我以为你说了。”
又异口同声了,明白了,结果谁都没说。好吧,米米觉得愧疚了。马上往里走。想要安慰被忽略的儿子。
推开门一看,人家林海根本没什么气愤啊,失落啊等等的样子,反而在那里一个劲的笑,看到父母来了以后,和兄弟们一起行了礼,然后半开玩笑的说道:
“娘亲这是要把儿子卖了不成?怎么都瞒着我呢?”
听了这话米米心疼的不行。走过去,搂着已经和她一样高的儿子,满脸的慈爱:
“海哥儿,是娘不好,以为你爹说了,就光顾着准备东西了,要不是今天来给你看小定的东西,我和你爹还以为你早知道了呢。”
林诚也笑着说:
“可不是,我以为你娘早说了呢,你不是不知道,你啊,就是你娘的心头肉。怎么舍得卖了你。前些日子为了你们几个崽子长大娶媳妇的事,你娘难过了好些天,一个劲的怕你们娶了媳妇忘了娘。”
这话一出,几个孩子立马跑到米米身边,一个个的安慰米米。表示自己最孝顺。把米米哄得眉开眼笑。而林诚看着这样的情形也是心里高兴的不行。
瞧瞧这才是人丁兴旺不是!
等看了米米准备的小定的首饰。几个兄弟更是欢喜,一个劲的和米米瞎缠,也想要个和父亲一样的戒指。
米米看着他们调笑道:
“瞧瞧,这都多大,都知道臭美了。放心,等你们娶媳妇的时候,娘肯定给。现在啊,你们就等着吧!”
作者有话要说:中国传统俗有“三六礼”“三叩九拜”的礼节。《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所谓的六礼分别为:
1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2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3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4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5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6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