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
老太太一招手,把水晶叫了过来:“你先叫人把那碗燕窝粥给收起来,再有,到珍珠屋里去和她说,叫她不要担惊受怕,就说这件事情我知道了,必给她一个交代。”
水晶点了点头出去了。
月婵在旁边瞧了,就有些坐立难安,站起来道:“老太太,不如我也去瞧瞧吧,到底辛姨娘肚子里的可我的弟妹,我们孟家骨肉,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我心里也不好受。”
老太太抬头看了月婵一眼,见她满脸的焦急,就对月婵印象好了许多,到底,老太太现在也很关注珍珠的肚子,任何一个敢打珍珠主意的人那就老太太的死敌,月婵这样关心珍珠,就和关心老太太差不多的,她自然愿意的。
“也罢了,你去吧”
老太太这话音才落,就听到门外有笑声传来:“清宁啊,你可算来了,老太太都等很久了,正着急着呢”
这刘梅的声音不假。
又听外边传来一个女孩子清脆带点冰冷的声音:“姑妈万福了,老太太待我好,自然着急的,怕有的人只嘴上说说罢了。”
一句话说出来,帘子挑起,却见外边走进来一个穿着浅绿纱衫子,衣衫上绣了各色彩蝶,头梳如意髻,上戴了绿玉簪子,翡翠钗环的女孩子走了进来。
得,这下子,月婵走不成的。
那个女孩子进门,婷婷玉立,就像春天的一棵小树一样,很吸引人,她微微低头,蹲身给老太太行了礼,声音还一如即往的清冷;“给老太太请安了,劳您惦记了。”
老太太一看女孩子,笑的脸上皱纹都快皱成掬花了,对女孩子一招手:“清宁啊,赶紧,让我好好瞧瞧。”
清宁笑了笑,乖巧的走到老太太跟前,对在一旁的月婵点了点头,算打过招呼,之后就站在老太太身旁,一副恭顺样子。
可,月婵还从清宁的眼神中瞧了出来,她总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很孤傲。
这样的人注定了要孤单的吧,月婵心里暗想,想想前世清宁的结局,似乎并不算很好,她的性格注定了她以后道路不会很顺利。
前世清宁才名满长安,再加上她长的又好,出身也好,成年之后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就连太子都闻其名,想要纳她为侧妃。
可清宁此人太过高傲,不屑给人做小,本着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原则,选中了一个来长安赶考的士子,在太子那里还没有传出音信的时候,迅速和那个士子定下亲事,之后在那个士子考中进士之后举行了婚礼。
清宁想的很好,那个士子没有背景,却个有才华懂上进的人,以后一定很有前途,而她刘清宁能在士子贫寒之时和他定亲,一定会受到他的敬重,不管样,以后正室地位一定稳稳当当的。
可,清宁千算万算,没有料到人性。
那士子感激清宁的,成亲之后对清宁也很好,可,随着士子官位越来越高,就开始对清宁不满起来。
清宁为人孤高,她这位夫君也清高的人,不喜欢被超越,喜欢那些柔柔弱弱以夫为天的小女子,偏清宁不这样的人。
所以,当清宁的夫君官位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开始不理会清宁的想法,一个个的往家里纳妾,虽然还很尊敬清宁,让她稳坐正室位子,可对清宁却没有多少感情了,以至于一年到头几乎都不进清宁的房间。
偏偏清宁在成亲之后,竟真心的喜欢上了她的夫婿,这种情况,清宁又怎么能够忍受,她的性子倔强又高傲,不屑于放低身段去和小妾们斗法,只好苦了自己,后来,清宁实在没有办法忍受,竟做出了自我了断的事情。
虽然说吧,清宁死后,她的夫君看她生前所写的,得知清宁对他的感情,又想到在仕途上清宁帮过他多大的忙,也后悔不迭,可,人死了就死了,再后悔又有用呢。
看着面前清秀美丽,隐含傲气的清宁,月婵想到她的命运,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疼爱。
清宁不很好,有些看不起月婵,可,清宁却难得的通透之人,清高不染纤尘,瞧得上瞧不上,却从来没有做过对月婵不利的事情,这已经很难得的了。
“清宁,这次打算来住多久?”月婵站起来,对清宁笑了笑,过去拉了她的手:“有时间一定要去我房里玩,我那里许多的书本,也有一些你爱看的,还有,我想着学些琴技,却没有合适的人教导,听老太太说过,你琴技很好,要行的话,我想跟你学上一些呢。”
月婵打定了主意,这一世要和清宁好好的相处,若有可能的话,阻止清宁自杀,一个男人罢了,犯不着为了那样的愚蠢男人赔上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