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儿沿着不规则的狭窄街道奔跑,喘着粗气,脸上写满近乎崩溃的惊恐。她身后,追赶着一队狰狞的怪物……我们逐渐看清,这是一片典型的令人沮丧的胡同区。一切都被笼罩在那种令人神伤的铅灰色的暗淡氛围之中。低矮而布局混乱的平房尽头,一排排高大的烟囱正出色而有效率地将足够灰暗的天空染得更黑……
胡同尽头的街道摇晃着逼近,从行进穿梭的人流以及车流上,我们至少可以看见一些混沌的颜色。正对胡同口儿的街对面,一座颇有八十年代特色的,设计拙劣的大厦刚刚落成,一条条巨大而鲜艳的红色庆祝条幅绶带一般自上而下挂满了它庞大的身躯……
宝贝儿几乎跑出了胡同,脸上的表情终于由惊恐过渡为由衷的兴奋。突然,从胡同边的一间平房跑出一个男孩子,看样子比宝贝儿略大,他站在街道中央伸直双臂大喊着宝贝儿的名字,面色惊慌……宝贝儿被他拦腰抱住。宝贝儿在他怀中剧烈地踢打着、挣扎着,然而,男孩执拗地紧紧地抓住宝贝儿,直到宝贝儿力竭,瘫倒在他怀里安静下来。
一群肮脏的小男孩儿怔怔地站在他们对面,脸上还残留着刚才追逐时培养的狂欢神采,手中握着石子、棍棒一类的各式武器……
男孩子抬起头,脸上挂着被宝贝儿刚才抓破的几道血痕,他冷酷地盯着对面的孩子们,突然低头捡起一块砖头……
孩子们惊慌地四散逃去,母亲气喘吁吁地赶来。
宝贝儿此时怅然若失地站在那儿,面朝着大街的方向,脸上的表情又一次空泛起来。母亲走过来轻轻地抱起宝贝儿向回走。
宝贝儿伏在母亲肩上,站在街口的男孩儿同大街一同变远,那男孩儿脸上的血痕依旧鲜艳,他不擦,却冲宝贝儿挤出了一丝憨厚的笑容。
(刘志的旁白继续贯串)
刘志(画外)……1976到1981年,是我的小学时代。我总共换了……前后得有三所学校,理由是我母亲是一位相当好强的女性,她总不停地换工作,换更好更体面的工作,我于是就跟着她满城地转悠……我母亲把她这种好强的品格也遗传给了我,她坚信她的儿子理应跟她一样,永远是最好的最出色的……于是我小学五年,不论在哪所学校,都是班里的第一,乃至于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是……是考一次全班第二。但我不敢,一直不敢,因为我怕我妈在家长会上疯掉,因为我让她输给了另一个母亲——那个得第一的孩子的母亲。
况且说句实话,我妈疯我倒不是特怕,我最怕的是我爸疯,因为他好像比我妈还好强。噢,对了!还有一件事儿,三年级那年,我一直跟新同学说我爸是王心刚。因为我觉得他特帅。我妈也喜欢他,她总带我去看他演的电影……后来开家长会,事儿就露馅儿了。我当时怕得不行,心想我爸肯定得揍我。可奇怪的是,他没揍我,反而跟我妈急了,差点儿揍她……从那儿以后,我妈就再也不看王心刚的电影了。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