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刀客和女子这就比起兵刃。
女子剑法轻盈,却也有不凡的内劲,山西刀客掌中圆盘菜刀,点点寒光撒出,与女子的长剑相击:“叮叮叮”几声,台下一片喝彩,台上两人长短兵刃各走虚实,再配上这一男一女那漂亮身法,当真渲染得擂台后面那Сhā着的六把旗上“比武招亲”四个字更见耀眼刺目。
山西刀客和女子大战了三百余招,终究因为山西刀客掌中菜刀只应得一句话:一寸短,一寸险。时间一久,山西刀客不忍伤这女子,忽然一手“刀钉四方”,那圆形菜刀飞出去,女子身子后仰,一个后空翻,山西刀客跳出圈外,抱拳道:“姐儿武艺精湛,在下自知不是敌手,这就告辞。”说着,就跳下了擂台。
台下一片哗然。众人中也有江湖人,也有市井百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台下就有几个江湖人已看出门道来。原来,山西刀客最后一手“刀钉四方”飞出去,只无形中削掉了女子左耳上的一个很小的凤碧玉环,这电火霎那,山西刀客菜刀飞出去,能够掌握得如此稳、准,只削耳环不伤其人,可见山西刀客的武功的确有独到之处。
女子本是官宦出身,家父乃朝中兵部大司马,由于一生无子,生下这女子——卫若兰之后,自幼让其看“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与三存四德之类的书。俗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德,在古代最为重要,尤其“贞烈传”之类的习德书籍。但偏巧卫若兰不喜看这些书,只一味地好棒弄枪,那棋琴书画、吟诗作赋也大有江湖人的气魄,其性格大有男人之本色。乃父无奈,也就冲其男子养。
卫若兰长到了二十岁上,本该早到了出嫁的年龄,但至今未嫁是因为并没有合适的人选,怎奈乃父在朝官中为其小女寻了几门亲事,但卫若兰最瞧不在眼里的就是仗着身家国戚,纨绔沾腥惹草之徒,朝中鹿大人的犬子有一次陪同父亲驾临卫大人府上,看中了卫若兰,那一副纨绔之相,着实让卫若兰反感。
但这鹿小啾鹿公子死活要娶了卫若兰,其父在朝中乃兵部尚书,这官大压死人呢?见儿子看上了卫若兰,那还不简单,一句话、一个定亲帖就足够了。这卫大人自然欢喜的很,如果自家的小女能和鹿公子结成连理,那自己的官途岂不飞龙在天?于是,卫大人就答应了下来。
但卫若兰怎肯答应?
于是,与父亲再三争吵,卫若兰决定“比武招亲”。宁愿嫁给江湖上那些懂得三脚猫的懒蛤蟆,也不愿嫁给这所谓的“鹿公子”。卫大人也很为难,但究竟这一辈子就这么一个女儿,如果强行扭瓜会弄巧成拙的。无奈之下,也就答应让小女在老家山西省府比武招亲。
山西刀客跳下擂台之后,这就准备走。但卫若兰见山西刀客要走,没有分出“胜负”岂不狂妄之极?也岂能如此轻浮?刚才就在台上,两人斗武之际,外人看来自然凶险万分,但明白人看得出来,均在武学下,两人惺惺相惜,彼此互生敬爱,斗到最后谁也不愿伤了谁,而山西刀客上擂台时也是一时兴起,丝毫没顾虑到这比武招亲所至后的背景。所以,这就走。
接连十余天,卫若兰挫败不少好手,见山西刀客如此无心,心中已有意于山西刀客,见天下男人如此薄情,急火攻心,只在台上喷了一口血。台下所有人此时悄然无声,只观望着台上卫若兰持剑在手,凝立台上,那含情眸只望着人群中走出去的山西刀客。
山西刀客走了之后也后悔万分,自己只是一个江湖无名刀客,人家千金小姐,家父乃朝中大官,可谓门庭建树于百年兴旺。如此巨家,如何配得上卫大小姐呢?
不曾想,这卫若兰回到家就生了一场病,家父四处寻医,各种名医前来诊断,也开了不少方子、吃了不少药,但均无见效。其中有一位说道:“心病还须心药治!”于是,卫大人四处派人寻找这山西刀客。
山西刀客听得如此,见卫若兰有情于自己,身为男人,今生遇有这样的女子,又有何求?于是,山西刀客就去卫府见了卫若兰。
——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终于也结为连理。
但卫大人却连降四职,那鹿大人见卫大人出尔反尔,只撺掇几个在朝高官,几经弹劾,卫大人只认倒霉了。
这卫大人一气之下,撵出了女儿,这辈子也不想认她了。
山西刀客与卫若兰结成连理之后,决定过平凡日子,也是因为山西刀客厌倦了江湖,这夫妻两一商量,决定在省府开一个馆子。那么,开馆子也得会手艺,开什么馆子好呢?
这一天,已有身孕的卫若兰心烦意乱,气血不顺,什么也吃不下,就想吃一碗面。原籍山西的卫若兰,平日里也很喜欢面食。卫若兰这就要山西刀客为她做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