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直觉
如果一个预感可以被解释,那么它就是值得信赖的。
预感是感觉的一种。它很神秘,你会感觉到它有些像知识,但又觉得它不值得完全信赖。作为一个投机者,你很可能时常产生很多预感,其中的一些还是非常强烈而持久的,这时你应该怎样处理它们呢?
要是可能的话,不妨学着运用它们。
提供建议很容易,但无疑你会发现,在实行时就困难多了。对许多人来说,直觉很复杂,不容易被完全理解,甚至于令人困扰。对待这种现象有三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态度。
藐视。许多投机者刻意地忽视自己的预感,甚至嘲笑别人的。他们坚持要以事实或近乎事实的证据来支持一切投机活动。但这些证据经常是相当愚蠢的,如图表分析和经济学家的预测。不过对有些人来说,证据似乎比预感值得信赖。他们时常不顾直觉的强烈劝阻而采取动作:“图表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所以我要依照它的指示去做”。
完全信任。有些人过分依赖预感而没有任何怀疑。任何难以捉摸的直觉都可以成为行动的理由,即使理性的分析显示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我要跟着感觉走”,这些人骄傲地这样宣称,完全不顾过分依赖预感会导致不幸的可能。
合理的使用。这就是苏黎世的方法。这种想法肯定了直觉的有用性。直接否定这样一种潜在的有用的投机工具(抛弃全部的直觉,只因为其中一些是愚蠢的。),似乎令人汗颜。另一方面,的确有些预感是应该被扔到垃圾箱里去的。差别只是如何识别哪些值得关心,哪些不值得关心罢了。
所以,第一步要找出预感是什么,这奇怪的“知识”是从哪儿来的?
事实上,预感并没有它看起来那么神秘。有人经常用超感觉或神秘的力量来解释直觉,但这些说法并不可信,预感只是一种普通的精神活动。当你突然有强烈的预感,例如“我相信那家公司比看起来更糟”时,这个结论可能是根据贮存在你头脑中那些实际而可靠的信息推演而来的,只是你不知道自己的脑子是如何推演出这一结果的。
这可能么?当然可能,它是每天都有的精神活动。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根德林博士花了数年时间研究灵感,然后指出,直觉是人类一种普通的经验,通过它,我们知道某些事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知道的。
根德林博士还指出,你每天都会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比你所能意识到的和能回忆起来的还要多,它们中的大部分贮存在潜意识的某些地方。
假如曾有一个人,他(她)在你的生命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你没有记住这个人详细的特征,比如棕色头发、蓝色眼睛、爱吃中国食物,等等。但历经数年,你仍储存了关于他(她)的数百万个数据。一旦你想起他(她),他(她)便会整个人出现在你眼前。所有有关于他(她)的一切都会同时出现,难以理解吧。
如果你在街上碰到他(她),你立即会知道她是谁。你会立刻无意识地做出适当的反应。然而,如果我问你,你是如何认出他(她)的,尤其是依据什么线索:鼻子的形状、走路的方式?你肯定答不上来,你知道你认识他(她),可是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知道。
同样的,如果这个人给你打电话,你会立刻辨认出是他(她)的声音。为什么?根据什么线索呢?你一样答不出来。如果你试图向我描述那个声音,你会发现这不太可能。这股记忆一定存在你的头脑中,但你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或它在哪里。
这就是预感的成因。一个好的预感就是你早已知道,但你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知道的。
打个比方,一位投机新英格兰房地产的女士告诉找,一个预感在半夜造访了她。她在缅因州有一幢经过翻修的海岸房,她一直想卖掉它,可是买家的出价一直不理想。有个人给了一个还可以接受的价钱,但是还不到她的心理价位。为了多赚一些,她信心十足地决定等下去。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