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啊?”高个子男生一脸的失望:“那你知道送书的什么时候来吗?”老头闻言苦笑着挠挠头:“这我怎么知道呢?我也想知道他什么时候来呀。”。“下次送新书的来了的时候,你一定要记得帮我留一本”,老头只有点头说好,高个子男生不甘心地和小个子男生走出了书报亭。
看着两个男生走远,高原大约听明白了,可能是这本书很好看,高个子男生看完了,就急不可待的想看到下一集的内容,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这本书还好像没有出下一册,那书报亭老板自己也不知道下一册什么时候会送来,按照这样说来的话,自己的7台币钱应该没有花错,这本《寻秦记》应该是本好看的小说,高原一路思考着,边向公交车车站走去。
公交车上,高原把最后一口早餐咽下,从身边拿起刚刚买来的两本书,突然想起刚才那两个男生和书报亭老板的对话,就放下了《楚留香传奇续集3》,翻开《寻秦记》:“咦?穿越?有点意思了”他本来是想看一会儿等到单位再继续阅读的,谁知道这一看上,就再也放不下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怎么会有人可以通过时光机穿越到古代,而且是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战国时代,这在武侠小说里几乎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这种奇思异想真是令人叫绝。高原越看越入迷,他感觉自己似乎和主人公项少龙一起穿越到了战国,一起经历着种种或悲或喜。“高原,下车了,到了。同事喊了几句,高原似乎都没有听到,同事只好强行拉着他下车。“嗯?怎么了?到了?”高原仿佛刚从睡梦中醒来。同事奇怪地问:“高原,你怎么了?”面对同事的询问,高原扬了扬手中的《寻秦记》,得意洋洋的介绍起《寻秦记》来。同事也被高原勾起了好奇心,就想看看《寻秦记》,多翻了几页,同事也被吸引了。
上班时间,“高原,高原!老板来了,老板来了!”同事看到老板来了,只能悄悄地叫高原,不幸的是,高原看得实在是太入迷了,难以自拔,也听不见同事的呼唤。
“上班时间看小说,高原啊,扣你这个月奖金”,老板突然从背后偷袭,一把抢过高原手里的书,高原瞬间惊醒。
老板拿着高原的《寻秦记》走进了办公室。
中午到了,高原收拾一下文件,准备和同事出去吃午饭。同事指了指老板的办公室,一个上午都没什么动静,最近办公室们一看,老板也在看《寻秦记》!只见老板的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手中的书本,敲了半天门,老板才恋恋不舍的把眼光从书上移开,看到高原两人站在门外,就问“什么事”。高原回答道“老板,已经十二点了,该下班了”,老板合上书:“这本书是在哪买的?太好看了,穿越,简直是绝了。”
高原和同事对望了一眼,心道:“原来老板也迷上了《寻秦记》呀!”“老板,那个,我这个月奖金?”高原搓着手问道。“照扣不误!”老板说完夹着书扬长而去。只剩下高原悲呼不已和同事幸灾乐祸的笑。
同样的一幕同样的出现在不同的场合下:公司里,校园中,客厅里,卫生间中,卧室中,甚至是有些人在睡梦中也会梦到自己穿越到了战国。
第十章 再印一万本
代销完全部的500册《寻秦记》第一册后,李然的日子过得一直很平静,王小军回来过一次,在家里呆了两天,他王达平说了李然写小说的事,对李然敬佩不已,还问李然要了一本《寻秦记》带到他的驻地去看。
李然除了白天去图书馆工作就是晚上在王达平家里写《寻秦记》第二册。《寻秦记》分二十五卷,每卷有大概十到十五章,总共有一百六十万多字。李然准备把《寻秦记》拆分成六册出版。[www..com]
就这样过去了一个星期,李然正好在家。“老王,小李,在家吗?”李然和王达平两个人正准备坐下吃饭,听到屋外有人高声在喊,李然急忙跑去开门,一看,原来是王达平的老战友——赵勇来了。“王叔叔,赵叔叔来了”,李然边对着在屋里的王达平喊,边招呼着满头大汗的赵勇进门。
王达平又从厨房里拿出一瓶酒和一副碗筷,“老赵,你来的刚刚好,还没吃吧?要不咱哥俩今晚整点?”
“那个,老王,我找小李有点事,说完再吃,”赵勇一坐下就直接向李然开口问道。“小李呀,你那本叫《寻秦记》的书还印吗?”“赵叔叔,怎么了?是不是我的书出什么问题?”李然疑惑地问。“你不知道,哎哟喂,外边都快抢翻天了,你的书标价是7台币一本吧,现在都炒到10台币一本,还到处没有货!”赵勇叹道,自己只是想帮老战友和新认的小老乡一个忙而已,李然说要印自己写的书时,赵勇也没在意,只当自己的小老乡是少年心性,王达平陪着李然来求自己帮忙,赵勇也不好当面劝李然,否则就落了王达平的情面。赵勇想说不定等印完书后李然就会发现自己写的书根本卖不出去,自己也好趁此会劝他踏踏实实的工作。哪里会想到李然人看着年轻,不声不响地,竟然真是写小说的料,第一次写的书都能卖得这么火。赵勇心想这哪里是在印书,简直是在印台币。
“小李,外边到处都在说你的书呢?你又只印了500本,全高雄那么多人,你就是印5000本都掀不起什么浪花来,买了一个星期就断货了。那些人看到你那本书上有我印刷厂的地址号码,订货的电话都打爆了,还有的书报亭老板找不到你人,就直接到我东方印刷厂里堵门来了,一个个像要吃人似的问我批发书给他们,我哪里有书给他们。我没得到你的许可,也不敢自己印。现在那帮人还在堵着呢。我好不容易借口说找作者问再版的事,这不,我就赶到你这来了。”
李然总算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赵叔叔,这次的销售工作我使用的是一种名为代销的方式,我先免费给他们提供书等卖完后再向他们收账,所以暂时是得不到任何的收入的。而且,我还要到各自的代销点去询问一番之后,才能知道最后的效果怎么样。再加上,我最近在忙着写《寻秦记》的第二册,根本没怎么出去过,哪里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李然的话让赵勇楞了一下,好家伙,外面都为他翻天了,这位还什么都不知道,这真是让人无话可说。不过赵勇立刻又恢复了正常,慌忙问道:“小李,能不能这样,我还承接你的印刷业务,印刷费用嘛,和上次一样,每本3台币,你看这样行吗?”赵勇的东方印刷厂只是一个小印刷厂,平时也没有接过什么大生意,一直就是勉勉强强保持着不亏本而已。有狠人说过企业要像养儿子一样经营,像卖猪一样转手。要说卖了这个辛辛苦苦像养儿子一样经营了十几年的东方印刷厂,赵勇还真舍不得像卖猪一样卖掉。而李然的小说然赵勇重新看到了一点挽救东方印刷厂的希望。
赵勇眼睛直盯盯的看着李然,李然对第一次和赵勇合作的印象很不错,赵勇又是王达平的朋友,可以信得过。李然还打算要是《寻秦记》第一册卖得不错,以后还找赵勇的东方印刷厂印,现在,赵勇自己找上门来说这件事,李然哪还会说拒绝。
“那好”李然慨然应允,“我大概算了,全高雄有少说也有100万人,我就算一百个人之中有一个人看你的书,那就有一万本了。你放心,我有个生意上的朋友,他看你的书卖得火也想参与。这样,我回去争取多印《寻秦记》第一册,有他的门路的话,你的书又这么火,卖到全台湾都不是问题。”赵勇心想着要真卖到全台湾,光自己印刷能挣多少钱?那可真是发财了。
李然也认为这样可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全都答应了下来,“那赵叔叔这次第二版《寻秦记》第一册要印多少本?”“我那朋友说首批可以吃下五到八千本。”赵勇立马回答道。“那就印一万本吧,我自己留二千本用来代销”,李然也狠下决定。“一万本?嗯,我看可以,”赵勇也有一点被李然的魄力吓到了,不过转念一想也觉得可行。“不过赵叔叔,我上次代销那500本书的钱还没有收回,所以,你看能不能先印,等我收回所有的账再一起付钱?”上次拖欠赵勇的700台币已经还了,这次又要拖欠他赵三万,李然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就冲老战友的面子,我相信小李,我也不急着要,就等这次书买完了再一起结账。这样可以吧?”东方印刷厂再怎么经营不善,赵勇当老板这么多年攒下来也小有家底,所以对于这李然想先欠三万台币表现得很豪爽。李然感谢都来不及,连说“可以”。“那么……我就不再打扰了,那些老板还堵着门,我得赶紧回去了”既然得到了李然的首肯,赵勇便急匆匆地起身告辞。
“老赵,老赵,不吃个饭再走?”王达平朝着赵勇的背影喊。赵勇头也不回,“不了,下次我请你喝酒,我得赶回去救急呐。”“这老赵,当兵时就这个急性子,现在还这样”,王达平摇了摇头。
第十章 再印一万本
代销完全部的500册《寻秦记》第一册后,李然的日子过得一直很平静,王小军回来过一次,在家里呆了两天,他王达平说了李然写小说的事,对李然敬佩不已,还问李然要了一本《寻秦记》带到他的驻地去看。
李然除了白天去图书馆工作就是晚上在王达平家里写《寻秦记》第二册。《寻秦记》分二十五卷,每卷有大概十到十五章,总共有一百六十万多字。李然准备把《寻秦记》拆分成六册出版。[www..com]
就这样过去了一个星期,李然正好在家。“老王,小李,在家吗?”李然和王达平两个人正准备坐下吃饭,听到屋外有人高声在喊,李然急忙跑去开门,一看,原来是王达平的老战友——赵勇来了。“王叔叔,赵叔叔来了”,李然边对着在屋里的王达平喊,边招呼着满头大汗的赵勇进门。
王达平又从厨房里拿出一瓶酒和一副碗筷,“老赵,你来的刚刚好,还没吃吧?要不咱哥俩今晚整点?”
“那个,老王,我找小李有点事,说完再吃,”赵勇一坐下就直接向李然开口问道。“小李呀,你那本叫《寻秦记》的书还印吗?”“赵叔叔,怎么了?是不是我的书出什么问题?”李然疑惑地问。“你不知道,哎哟喂,外边都快抢翻天了,你的书标价是7台币一本吧,现在都炒到10台币一本,还到处没有货!”赵勇叹道,自己只是想帮老战友和新认的小老乡一个忙而已,李然说要印自己写的书时,赵勇也没在意,只当自己的小老乡是少年心性,王达平陪着李然来求自己帮忙,赵勇也不好当面劝李然,否则就落了王达平的情面。赵勇想说不定等印完书后李然就会发现自己写的书根本卖不出去,自己也好趁此会劝他踏踏实实的工作。哪里会想到李然人看着年轻,不声不响地,竟然真是写小说的料,第一次写的书都能卖得这么火。赵勇心想这哪里是在印书,简直是在印台币。
“小李,外边到处都在说你的书呢?你又只印了500本,全高雄那么多人,你就是印5000本都掀不起什么浪花来,买了一个星期就断货了。那些人看到你那本书上有我印刷厂的地址号码,订货的电话都打爆了,还有的书报亭老板找不到你人,就直接到我东方印刷厂里堵门来了,一个个像要吃人似的问我批发书给他们,我哪里有书给他们。我没得到你的许可,也不敢自己印。现在那帮人还在堵着呢。我好不容易借口说找作者问再版的事,这不,我就赶到你这来了。”
李然总算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赵叔叔,这次的销售工作我使用的是一种名为代销的方式,我先免费给他们提供书等卖完后再向他们收账,所以暂时是得不到任何的收入的。而且,我还要到各自的代销点去询问一番之后,才能知道最后的效果怎么样。再加上,我最近在忙着写《寻秦记》的第二册,根本没怎么出去过,哪里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李然的话让赵勇楞了一下,好家伙,外面都为他翻天了,这位还什么都不知道,这真是让人无话可说。不过赵勇立刻又恢复了正常,慌忙问道:“小李,能不能这样,我还承接你的印刷业务,印刷费用嘛,和上次一样,每本3台币,你看这样行吗?”赵勇的东方印刷厂只是一个小印刷厂,平时也没有接过什么大生意,一直就是勉勉强强保持着不亏本而已。有狠人说过企业要像养儿子一样经营,像卖猪一样转手。要说卖了这个辛辛苦苦像养儿子一样经营了十几年的东方印刷厂,赵勇还真舍不得像卖猪一样卖掉。而李然的小说然赵勇重新看到了一点挽救东方印刷厂的希望。
赵勇眼睛直盯盯的看着李然,李然对第一次和赵勇合作的印象很不错,赵勇又是王达平的朋友,可以信得过。李然还打算要是《寻秦记》第一册卖得不错,以后还找赵勇的东方印刷厂印,现在,赵勇自己找上门来说这件事,李然哪还会说拒绝。
“那好”李然慨然应允,“我大概算了,全高雄有少说也有100万人,我就算一百个人之中有一个人看你的书,那就有一万本了。你放心,我有个生意上的朋友,他看你的书卖得火也想参与。这样,我回去争取多印《寻秦记》第一册,有他的门路的话,你的书又这么火,卖到全台湾都不是问题。”赵勇心想着要真卖到全台湾,光自己印刷能挣多少钱?那可真是发财了。
李然也认为这样可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全都答应了下来,“那赵叔叔这次第二版《寻秦记》第一册要印多少本?”“我那朋友说首批可以吃下五到八千本。”赵勇立马回答道。“那就印一万本吧,我自己留二千本用来代销”,李然也狠下决定。“一万本?嗯,我看可以,”赵勇也有一点被李然的魄力吓到了,不过转念一想也觉得可行。“不过赵叔叔,我上次代销那500本书的钱还没有收回,所以,你看能不能先印,等我收回所有的账再一起付钱?”上次拖欠赵勇的700台币已经还了,这次又要拖欠他赵三万,李然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就冲老战友的面子,我相信小李,我也不急着要,就等这次书买完了再一起结账。这样可以吧?”东方印刷厂再怎么经营不善,赵勇当老板这么多年攒下来也小有家底,所以对于这李然想先欠三万台币表现得很豪爽。李然感谢都来不及,连说“可以”。“那么……我就不再打扰了,那些老板还堵着门,我得赶紧回去了”既然得到了李然的首肯,赵勇便急匆匆地起身告辞。
“老赵,老赵,不吃个饭再走?”王达平朝着赵勇的背影喊。赵勇头也不回,“不了,下次我请你喝酒,我得赶回去救急呐。”“这老赵,当兵时就这个急性子,现在还这样”,王达平摇了摇头。
第十章 再印一万本
代销完全部的500册《寻秦记》第一册后,李然的日子过得一直很平静,王小军回来过一次,在家里呆了两天,他王达平说了李然写小说的事,对李然敬佩不已,还问李然要了一本《寻秦记》带到他的驻地去看。
李然除了白天去图书馆工作就是晚上在王达平家里写《寻秦记》第二册。《寻秦记》分二十五卷,每卷有大概十到十五章,总共有一百六十万多字。李然准备把《寻秦记》拆分成六册出版。[www..com]
就这样过去了一个星期,李然正好在家。“老王,小李,在家吗?”李然和王达平两个人正准备坐下吃饭,听到屋外有人高声在喊,李然急忙跑去开门,一看,原来是王达平的老战友——赵勇来了。“王叔叔,赵叔叔来了”,李然边对着在屋里的王达平喊,边招呼着满头大汗的赵勇进门。
王达平又从厨房里拿出一瓶酒和一副碗筷,“老赵,你来的刚刚好,还没吃吧?要不咱哥俩今晚整点?”
“那个,老王,我找小李有点事,说完再吃,”赵勇一坐下就直接向李然开口问道。“小李呀,你那本叫《寻秦记》的书还印吗?”“赵叔叔,怎么了?是不是我的书出什么问题?”李然疑惑地问。“你不知道,哎哟喂,外边都快抢翻天了,你的书标价是7台币一本吧,现在都炒到10台币一本,还到处没有货!”赵勇叹道,自己只是想帮老战友和新认的小老乡一个忙而已,李然说要印自己写的书时,赵勇也没在意,只当自己的小老乡是少年心性,王达平陪着李然来求自己帮忙,赵勇也不好当面劝李然,否则就落了王达平的情面。赵勇想说不定等印完书后李然就会发现自己写的书根本卖不出去,自己也好趁此会劝他踏踏实实的工作。哪里会想到李然人看着年轻,不声不响地,竟然真是写小说的料,第一次写的书都能卖得这么火。赵勇心想这哪里是在印书,简直是在印台币。
“小李,外边到处都在说你的书呢?你又只印了500本,全高雄那么多人,你就是印5000本都掀不起什么浪花来,买了一个星期就断货了。那些人看到你那本书上有我印刷厂的地址号码,订货的电话都打爆了,还有的书报亭老板找不到你人,就直接到我东方印刷厂里堵门来了,一个个像要吃人似的问我批发书给他们,我哪里有书给他们。我没得到你的许可,也不敢自己印。现在那帮人还在堵着呢。我好不容易借口说找作者问再版的事,这不,我就赶到你这来了。”
李然总算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赵叔叔,这次的销售工作我使用的是一种名为代销的方式,我先免费给他们提供书等卖完后再向他们收账,所以暂时是得不到任何的收入的。而且,我还要到各自的代销点去询问一番之后,才能知道最后的效果怎么样。再加上,我最近在忙着写《寻秦记》的第二册,根本没怎么出去过,哪里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李然的话让赵勇楞了一下,好家伙,外面都为他翻天了,这位还什么都不知道,这真是让人无话可说。不过赵勇立刻又恢复了正常,慌忙问道:“小李,能不能这样,我还承接你的印刷业务,印刷费用嘛,和上次一样,每本3台币,你看这样行吗?”赵勇的东方印刷厂只是一个小印刷厂,平时也没有接过什么大生意,一直就是勉勉强强保持着不亏本而已。有狠人说过企业要像养儿子一样经营,像卖猪一样转手。要说卖了这个辛辛苦苦像养儿子一样经营了十几年的东方印刷厂,赵勇还真舍不得像卖猪一样卖掉。而李然的小说然赵勇重新看到了一点挽救东方印刷厂的希望。
赵勇眼睛直盯盯的看着李然,李然对第一次和赵勇合作的印象很不错,赵勇又是王达平的朋友,可以信得过。李然还打算要是《寻秦记》第一册卖得不错,以后还找赵勇的东方印刷厂印,现在,赵勇自己找上门来说这件事,李然哪还会说拒绝。
“那好”李然慨然应允,“我大概算了,全高雄有少说也有100万人,我就算一百个人之中有一个人看你的书,那就有一万本了。你放心,我有个生意上的朋友,他看你的书卖得火也想参与。这样,我回去争取多印《寻秦记》第一册,有他的门路的话,你的书又这么火,卖到全台湾都不是问题。”赵勇心想着要真卖到全台湾,光自己印刷能挣多少钱?那可真是发财了。
李然也认为这样可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全都答应了下来,“那赵叔叔这次第二版《寻秦记》第一册要印多少本?”“我那朋友说首批可以吃下五到八千本。”赵勇立马回答道。“那就印一万本吧,我自己留二千本用来代销”,李然也狠下决定。“一万本?嗯,我看可以,”赵勇也有一点被李然的魄力吓到了,不过转念一想也觉得可行。“不过赵叔叔,我上次代销那500本书的钱还没有收回,所以,你看能不能先印,等我收回所有的账再一起付钱?”上次拖欠赵勇的700台币已经还了,这次又要拖欠他赵三万,李然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就冲老战友的面子,我相信小李,我也不急着要,就等这次书买完了再一起结账。这样可以吧?”东方印刷厂再怎么经营不善,赵勇当老板这么多年攒下来也小有家底,所以对于这李然想先欠三万台币表现得很豪爽。李然感谢都来不及,连说“可以”。“那么……我就不再打扰了,那些老板还堵着门,我得赶紧回去了”既然得到了李然的首肯,赵勇便急匆匆地起身告辞。
“老赵,老赵,不吃个饭再走?”王达平朝着赵勇的背影喊。赵勇头也不回,“不了,下次我请你喝酒,我得赶回去救急呐。”“这老赵,当兵时就这个急性子,现在还这样”,王达平摇了摇头。
第十章 再印一万本
代销完全部的500册《寻秦记》第一册后,李然的日子过得一直很平静,王小军回来过一次,在家里呆了两天,他王达平说了李然写小说的事,对李然敬佩不已,还问李然要了一本《寻秦记》带到他的驻地去看。
李然除了白天去图书馆工作就是晚上在王达平家里写《寻秦记》第二册。《寻秦记》分二十五卷,每卷有大概十到十五章,总共有一百六十万多字。李然准备把《寻秦记》拆分成六册出版。[www..com]
就这样过去了一个星期,李然正好在家。“老王,小李,在家吗?”李然和王达平两个人正准备坐下吃饭,听到屋外有人高声在喊,李然急忙跑去开门,一看,原来是王达平的老战友——赵勇来了。“王叔叔,赵叔叔来了”,李然边对着在屋里的王达平喊,边招呼着满头大汗的赵勇进门。
王达平又从厨房里拿出一瓶酒和一副碗筷,“老赵,你来的刚刚好,还没吃吧?要不咱哥俩今晚整点?”
“那个,老王,我找小李有点事,说完再吃,”赵勇一坐下就直接向李然开口问道。“小李呀,你那本叫《寻秦记》的书还印吗?”“赵叔叔,怎么了?是不是我的书出什么问题?”李然疑惑地问。“你不知道,哎哟喂,外边都快抢翻天了,你的书标价是7台币一本吧,现在都炒到10台币一本,还到处没有货!”赵勇叹道,自己只是想帮老战友和新认的小老乡一个忙而已,李然说要印自己写的书时,赵勇也没在意,只当自己的小老乡是少年心性,王达平陪着李然来求自己帮忙,赵勇也不好当面劝李然,否则就落了王达平的情面。赵勇想说不定等印完书后李然就会发现自己写的书根本卖不出去,自己也好趁此会劝他踏踏实实的工作。哪里会想到李然人看着年轻,不声不响地,竟然真是写小说的料,第一次写的书都能卖得这么火。赵勇心想这哪里是在印书,简直是在印台币。
“小李,外边到处都在说你的书呢?你又只印了500本,全高雄那么多人,你就是印5000本都掀不起什么浪花来,买了一个星期就断货了。那些人看到你那本书上有我印刷厂的地址号码,订货的电话都打爆了,还有的书报亭老板找不到你人,就直接到我东方印刷厂里堵门来了,一个个像要吃人似的问我批发书给他们,我哪里有书给他们。我没得到你的许可,也不敢自己印。现在那帮人还在堵着呢。我好不容易借口说找作者问再版的事,这不,我就赶到你这来了。”
李然总算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赵叔叔,这次的销售工作我使用的是一种名为代销的方式,我先免费给他们提供书等卖完后再向他们收账,所以暂时是得不到任何的收入的。而且,我还要到各自的代销点去询问一番之后,才能知道最后的效果怎么样。再加上,我最近在忙着写《寻秦记》的第二册,根本没怎么出去过,哪里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李然的话让赵勇楞了一下,好家伙,外面都为他翻天了,这位还什么都不知道,这真是让人无话可说。不过赵勇立刻又恢复了正常,慌忙问道:“小李,能不能这样,我还承接你的印刷业务,印刷费用嘛,和上次一样,每本3台币,你看这样行吗?”赵勇的东方印刷厂只是一个小印刷厂,平时也没有接过什么大生意,一直就是勉勉强强保持着不亏本而已。有狠人说过企业要像养儿子一样经营,像卖猪一样转手。要说卖了这个辛辛苦苦像养儿子一样经营了十几年的东方印刷厂,赵勇还真舍不得像卖猪一样卖掉。而李然的小说然赵勇重新看到了一点挽救东方印刷厂的希望。
赵勇眼睛直盯盯的看着李然,李然对第一次和赵勇合作的印象很不错,赵勇又是王达平的朋友,可以信得过。李然还打算要是《寻秦记》第一册卖得不错,以后还找赵勇的东方印刷厂印,现在,赵勇自己找上门来说这件事,李然哪还会说拒绝。
“那好”李然慨然应允,“我大概算了,全高雄有少说也有100万人,我就算一百个人之中有一个人看你的书,那就有一万本了。你放心,我有个生意上的朋友,他看你的书卖得火也想参与。这样,我回去争取多印《寻秦记》第一册,有他的门路的话,你的书又这么火,卖到全台湾都不是问题。”赵勇心想着要真卖到全台湾,光自己印刷能挣多少钱?那可真是发财了。
李然也认为这样可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全都答应了下来,“那赵叔叔这次第二版《寻秦记》第一册要印多少本?”“我那朋友说首批可以吃下五到八千本。”赵勇立马回答道。“那就印一万本吧,我自己留二千本用来代销”,李然也狠下决定。“一万本?嗯,我看可以,”赵勇也有一点被李然的魄力吓到了,不过转念一想也觉得可行。“不过赵叔叔,我上次代销那500本书的钱还没有收回,所以,你看能不能先印,等我收回所有的账再一起付钱?”上次拖欠赵勇的700台币已经还了,这次又要拖欠他赵三万,李然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就冲老战友的面子,我相信小李,我也不急着要,就等这次书买完了再一起结账。这样可以吧?”东方印刷厂再怎么经营不善,赵勇当老板这么多年攒下来也小有家底,所以对于这李然想先欠三万台币表现得很豪爽。李然感谢都来不及,连说“可以”。“那么……我就不再打扰了,那些老板还堵着门,我得赶紧回去了”既然得到了李然的首肯,赵勇便急匆匆地起身告辞。
“老赵,老赵,不吃个饭再走?”王达平朝着赵勇的背影喊。赵勇头也不回,“不了,下次我请你喝酒,我得赶回去救急呐。”“这老赵,当兵时就这个急性子,现在还这样”,王达平摇了摇头。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