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啊”坐在妖皇宝座之上,帝俊重重叹息一声,大吐出一口金乌之血,努力支撑五大圣人证道之威而不跪,却也是受创菲轻从宝座走下,身体一个踉跄,几欲站立不稳,走至殿外,看着空中那一轮烈阳,眼露出一丝悲戚,似是照见巫妖落幕,圣人执道,以人族为天地“主角”
“哈哈哈!哈哈哈!”悲怆的笑声传遍天宫,许多妖族纷纷心神伤感,却不知晓妖皇为何如此,河图洛书两方图腾依旧闪烁神秘光芒,划开命运长河,交织有人族大劫,巫妖陨落之景
“圣人,圣人…”盘古殿,烛九阴双眼不住流血,也不知是血泪还是真正的血水,苍凉悲啸一声,看着殿中那颗跳动的心脏,悲啸一声,却又带着一丝淡淡欣喜,“至少巫族不会灭亡,不是吗?那什么天地‘主角’,巫不是,妖不是,人,也不是”
众生不过如蝼蚁,天地间唯有圣人永恒圣人临世,圣人时代终临天地
“圣人时代,巫妖如繁花落幕,人族将登上舞台,缤纷红尘,演绎一场高歌,所谓的宿命艾不过是牵在别人手中的一根线罢了!”清夜饮三十三天外混沌中收摄不住的六道混元气息,回眸冷看洪荒众生
关于众圣证道和本书的一些设定
本书设定:老子是斩三尸和功德合在一起证道,老子的三尸并不完整,始终没能踏出最后至关重要的一步——三尸合一,所以不得不借功德来弥补,于是,便有了那一丝眼中的失落
接引以梦中证道的法力和功德辅助证道,梦中证道之法不完善,接引法力近乎圣人,却透不过那一层圣人壁障,只能借功德辅助成道,跟老子情况类似至于元始通天女娲准提等,皆是斩去二尸外加功德辅助问道混元,证道之法并无多大区别
每一个圣人都有自己的道,自己的路,别人的大道之法,始终都是他人的,只可借鉴,却不可随行鸿钧能以斩三尸证道混元,老子却不能,斩三尸可以明道心,元神更加贴合天道,却不代表斩去三尸就能证道
至于说什么盘古大道,鸿钧大法,那不过是别人的道,能借之以踏上修炼之途,最后却也必须得领悟自身的道,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众生视圣人为巅峰,一味模仿,却不知不觉间落入下层,圣人不会关注,也不会提醒,就如我们看蚁虫一般,不会放在心上即使有一只蝼蚁有羽化成龙的趋势,圣人也不会出手抹杀,到了一定境界,看到的又是一个更高的层次,心境不同,自然不会多势力,如小人一般再斤斤计较
就如有人所说,主角也是洪荒的过客,确实如此,我不想写人族的发展史,也不想写什么封神,什么西游之类,洪荒不过是大道之途的一处驿站,却不是终点
主角不收什么弟子,也不需要将自己的道传下去,我始终认为大道的巅峰是孤独的,站在绝颠,一览众山之鞋回首望,不觉间,已经走得如此之远就如一首歌词所唱,“仙路看近行远
霖林雨雪纷纷寂寥也不妨笑面对人”(董贞《醉梦仙霖》)
本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前面两部分只是一个起点;第三部分,才是主题,尘世,星空,世界悟道之旅,大千世界的繁华一一呈现,不同的世界,万千的道,圣人修心,而红尘炼心;第四部分,也是完结之卷,度过混沌大劫的至强者将踏上舞台,迷失远古的混沌下,混沌九境的尊者,将开启最后的巅峰之战人生即使终结,也要在最美的烟花之下凋谢,追逐过,努力过,今生才能无悔最后一卷中,也会展示什么才是大道无情,真正视众生如蝼蚁
如繁华的落幕,岁月将红尘埋葬,尘世之间,我们不过是在以蝼蚁之躯,仰望仙人,圣人,天道的世界一杯清茶饮尽浮生,流连畅想这天宇之外,那将是怎样一个恢弘世界?
“回到那一刹那岁月无声也让人害怕枯藤长出枝桠原来时光已翩然轻擦梦中楼上月下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拂去衣上雪花并肩看天地浩大”,年华易逝,少了曾经的那份悸动,就以此纪念曾经的岁月(河图《倾尽天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