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八章贾瑶待嫁(八)
年节过后不久,贾瑶就迎来了人生中的头一件大事:及笄礼。ww
其实在这贾府之中,给少爷小姐的生日一向过得并不算隆重的。就连贾赦贾政寻常的诞辰也不过是请些亲戚朋友一起吃一顿饭罢了。像宝玉,贾瑶他们还是总角的孩子的时候,倒是每年生日都过得像模像样,寿桃银丝挂面等等一样不少。可是过了十岁之后,贾瑶过生日时,贾母也就是请贾家的娘们聚一聚,点两出戏罢了。宝玉黛玉他们三个倒是会在晚上聚在一起闹一闹,不过长辈们绝对不会参与进来。贾府之中,只有贾母的寿辰过得最为隆重。但是这并不只是因为贾母喜欢铺张,而是这是一个跟别的人家联系感情,互通有无的机会。每逢这个时候,贾母一辈的贵妇圈子总要聚一下。确定一下这一年的利益关系,巩固一回来往。
不过今年,贾瑶的生辰是绝对不会像往年那样随便过去的了。一来她如今算是准皇子妃了,身份上有所不同,二来,在古代及笄是和现代的成人礼相同重要的。在贵族圈子里更是如此,贵族小姐的及笄便意味着她从此可以嫁人,可以在贵族圈子中往来,也表示她的行为不再只代表个人的行为。若是待字闺中,她的一举一动都要代表家族,而若是已为人妇,那她行动间便都要考虑夫家了。年节刚过,贾母已经吩咐下面人为贾瑶的及笄礼准备起来。因贾瑶在贾府是唯一还没出嫁的嫡小姐,深受贾母喜爱,主行笄礼者便有贾母担任,而贾母约请了南安太妃,南华太妃,卫长公主等来为贾瑶加笄。俱都是那个圈子里尊贵的老妇人,由此也可见贾母对这小孙女的重视,以及贾三小姐的前途贵重。
贾瑶行及笄礼的前三天,贾府戒宾,前一日宿宾。因贾母的几个老姐妹约好了第二日一早来的,前一日贾瑶只用跟着王夫人王熙凤一起接待些四大家族和金陵老家那边的宾客,到能稍微轻巧些。其间容嬷嬷和碧嬷嬷一直跟在贾瑶ρi股后头,也算是检查贾瑶待人接物的气度礼仪了。结果自然是让她们满意的。贾瑶的气度礼节从一而终高贵而不高傲,柔和而不低微,说话恰到好处,行事赏心悦目。两个嬷嬷看着暗自点头,对自己的教导结果是相当满意的。
贾瑶的舅母是前一天来的,她也算从小看着贾瑶长大的,贾瑶长得漂亮,行事气度也好,且丈夫王子腾对嫡妹所出的外甥外甥女一直都疼爱有加。ww因而这史氏对贾瑶向来也极好的。另还有一个许久没见的薛姨妈,也是稀罕自己外甥女儿的。这两个算是贾瑶关系比较亲近的长辈,贾瑶陪着絮会话也就罢了。
只是亲戚中有这样比较疼爱贾瑶的,自然也就有不冷不热甚至心怀恶意的。比如说贾母的二侄媳妇,李氏。前文已说了,贾母最疼爱的唯有大侄子,史湘云的父亲史鼎。而史家现在的两个兄弟,跟贾母关系都淡淡的。这李氏自然就犯不上跟贾瑶近乎。而李氏之所以讨厌贾瑶,还是因着王夫人。这已是上一代的恩怨了,贾瑶只是模糊知道一点。不过李氏不冷不热的态度,贾瑶也不是柔弱白莲花。先头李氏两次说话儿带刺都让贾瑶彬彬有礼的还回去,倒显得李氏自己无理取闹。
贾瑶如此行事,并未就让容嬷嬷和碧嬷嬷觉得轻佻了。这些老嬷嬷反而觉得贾瑶是个端着的。想来她们也并不瞧得上这李氏的身份,至少觉得那李氏跟即将进入皇家的贾瑶地位上比是差远了。她们在皇宫里待了一辈子,就算表面上对着贾母等人都是礼貌的,但是在心里,她们只把皇家人当做主子。就算未必忠心,那也是主子。而王夫人和王熙凤听着贾瑶句句不落下风的反击,再看她一派温和礼貌的神情,也深觉得自己女儿(小姑子)是个伶俐的。对于李氏这类人,不请不行,请了又膈应。这就是家族联谊的悲哀,决定你交往的是利益关系,家族需要,而不是感情。
及笄的前晚,贾瑶时隔几年又一次睡在了王夫人那里(贾政被王夫人打发到书房睡)。对于即将成年的女儿,王夫人作为母亲无疑是感触最多的。
贾母只会觉得孙女长大了,这个过程很自然,而贾政和宝玉只会觉得女儿(妹妹)永远是个需要被保护的脸颊红扑扑的小丫头,这个成人礼根本说明不了什么。
只有作为母亲的王夫人,就算女儿明天只是换个发型,就算女儿要等到明年才出嫁,她也会欣慰,酸涩,喜悦,悲伤,等等~种种情绪无法一言说。对于一个孩子的长大,母亲永远是感觉最不同的那个。王夫人就算是个心思狭窄不能容人大字不识的贵妇,她也会想,我的女儿要成年了。她要负担什么?她能负担得了么?她要离开我,她能爱护好自己么?她未来能幸福么?会有人像我一样爱她么?甚至她也许只是想,我的女儿周岁时穿的是什么衣服?我的女儿小时候最喜欢的甜点让她掉了几颗牙?
母亲面对孩子总会变得多愁善感。她们永远也无法相信当年自己拼死才从自己身体里生出来的那一小团离开了自己能安全的在这世界上好好生活。她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总有像野兽一样的保护欲。只可惜的是,无论是前世贾瑶的副总裁妈妈还是这一世的王夫人,无论她们在面对女儿时是怎样的担忧心疼,总有一片风雨她们没法为贾瑶遮挡。有些路终究会让一个母亲的孩子受尽伤害,而我们唯一祈祷的就是那些母亲可以不用知道孩子们曾经受过怎样的磨砺。
就像在贾瑶及笄前夜莫名忧愁的王夫人,她一辈子也出不了小小的宅院几次,她无法预料得到她的女儿将来在她未知的另一座宅院里经历了什么,她此刻所能做的只是把自己一把年纪时才生下的小女儿搂在怀里,用无论怎么保养也开始长皱纹的手轻轻摩挲女儿年华正好乌黑柔亮的头发。“我的瑶儿,我的幺儿。娘的老幺儿啊”王夫人突然说起了自己幼时蜀中的母亲对自己的亲昵称呼,幺儿是最小的孩子,在蜀地的土话里有宝贝的意思,“你怎么一转眼长了这么大。一转眼就成年了呦~”
贾瑶被王夫人拦在怀里,很久没有泛滥过的小女儿情怀突然泛滥了起来,在母亲身边的女孩总是有理由委屈的,她一翻身把头埋在王夫人胸口处,嗅着只有孩子能感觉到的属于母亲的味道,“娘,瑶儿没长大。瑶儿没长大呢!”王夫人轻轻拍她的背,“好,娘的瑶儿没长大,娘的瑶儿永远是最小的,是最小的~”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宝玉和黛玉能给她带来被爱和被懂得的感觉,那么王夫人和贾政给她带来的就是安全的感觉。就算王夫人整天只着眼于大房二房的争斗,只关心赵姨娘又出了什么幺蛾子,对宝玉的担心只停留在身体上,贾政只会关心自己的清名,只会谈诗咀对,他们不会考虑贾府的行事,不会担忧未来的局势,但是无疑的,贾政和王夫人都是自以为能保护她的。
在他们身边,贾瑶可以假装自己还是肆无忌惮的被宠爱的小女孩。就像前世爸爸妈妈没离开前那样,她骄傲,美丽,优秀和任性,全然不用考虑这世界最丑恶的面目。王夫人就算再没见识,就算很多时候算不上善良,但她是爱了贾瑶十几年的娘,跟贾瑶前世的妈 ...
(妈想比也不相上下。
“娘的小宝贝,快睡觉吧。明儿还要早起沐浴呢。明儿老祖宗给你上了冠,你就可以把头发都挽起来了,你就不是小姑娘啦!快睡吧。”在王夫人温柔的声音里,贾瑶在脱离小宝宝时代后又一次在王夫人身边睡去。留着王夫人一个人对着黑夜无眠,脑子里是女儿从小到大的可爱模样。不知道过了多久,王夫人对着黑暗叹了口气,她突然觉得自己已经已经是一颗老树,那些她用生命养育的孩子在渐渐被风吹走。但愿有人能像我一样温柔的爱他们……这个在混沌和小聪明中渡过半生的女人临入睡前模模糊糊的想着
第二日的及笄礼如期举行,在贾母把她一头乌黑的发用发髻绾上的那一刻,贾瑶看着镜中美丽的自己,无声的叹了口气。贾瑶,你又要长大了呢。加油……
因着贾家和三皇子面子前来的贵族世家们纷纷给贾瑶添髻,很快,贾瑶的头上Сhā满了名贵的钗环。在贾瑶头上并不显得艳俗,反而产生了几分环佩叮当的美感。不过贾瑶还是自觉这样又沉重又充满了暴发户的气质,让她恨不得拜托淑女气质把束发的簪子一把拔下来,任凭这些荆钗跌落在地上。不过,多年的良好教养让她忍住了,而代价是当晚及笄礼结束宾客散去时她的脖子僵硬的不得了,连忙运了两遍桃夭决才缓过来那股酸痛……
及笄礼过后,贾瑶很快就又开始了跟教养嬷嬷学习的日子。她各项礼仪规矩都已经学的差不多,只需隔段时间复习一下,更多的时候,容嬷嬷和碧嬷嬷会跟她详细的说一下宫中的人物构成关系,后宫里的几位嫔妃的家族关系和利益关系。众位贵人的喜好忌讳,各个宫殿属于哪位贵人,哪些地方不能轻易涉足等。这些东西若是别人来讲给她,那算是妄议皇家大逆不道。不过若是宫中的教养嬷嬷来给贾瑶讲述这些,就是正常且合理的了。
一年的时间在贾瑶对皇宫的渐渐了解中就如流水划过指尖,转眼又是年节将至。而这一年……
54第四十九章 出嫁(一)
( 第四十九章出嫁(一)
时光荏苒,光河流转,转眼间便又是一年春夏好时节。草长莺飞,花红柳绿。人间美景无数,直教人醉在那无边春光里,流连难返。可是这大好春光中,无边美景里,贾瑶却因着出嫁之日将近而陷入了焦躁之中。
算上前生今世,两辈子贾瑶是第一次嫁人,期间紧张不安的心情自然难免的。不管她经历过多少事,心智被磨砺得多么坚强,她追根究底也是一个女孩子。对嫁人这种事肯定做不到等闲视之。贾瑶对于感情一事向来是认真的,两辈子加起来她喜欢过的人也无非就一个尹枫而已。她现在还隐隐能想起,那是一个下午,她坐在午后的阳光里听着耳机古典浪漫的钢琴曲,手着捧着一本翻阅过千百遍的红楼。突然眼前落下一片阴影。她蓦然抬起头,便看到了眼前的尹枫。她还能想起他当时的样子,满身青春的活力和朝气,身上的白色衬衫被汗打湿。那个少年背对着自己,声音张扬的扬起手臂对足球场上的同伴喊:“孙子们!我要累死啦!你们玩吧,我歇会儿!”他身上落满了阳光,手臂摆动间,她仿佛看到青春女神张开翅膀,顽皮的在他肩膀上跳跃。
“喂!”贾瑶压下心底莫名的悸动,声音凶巴巴,“你挡到我的阳光了!”……
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贾瑶在柔软的熏风中晃晃头。她早已经想不起来当时被背后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的尹枫是如何作答的。她只记得那时自己那么小,还在为着自己的优秀沾沾自喜,还在为一个执子之手相伴朝夕的神话暗自企盼。那时她以为自己合该被众生宠爱的,公司里的叔叔伯伯们都慈祥可亲,总是夸奖着自己天资卓越。那时的一切都在时光里愈发模糊了,贾瑶记得更清楚的,是尹枫不敢抬头看她,“我们先分开好么?”,是导师“校方照顾你的感受,这次的机会先让给若琳”是那些慈祥可亲的叔叔伯伯“贾瑶,我们手里的股份有转让权。要知道叔叔伯伯们不姓贾。胜华企业也在上个世纪末就已经不是家族企业。”而所有的事中,她记得最清楚的,是自己流了一夜的泪,边流泪边利用现有资源企图拿到那些叔叔伯伯的罪证。那时她第一次试图做自己之前没想过的事。在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之下,她拿到了可以让她稍稍扭转局势的资源。只是,未待第一次张开自己幼嫩的指爪试图攻击,她就猝不及防的来到了这里。
不过她已经不再恨那些前世的人和事,怨恼和遗憾。就算没有亲手报仇或是挽回颓势,她也有了挫折给予她的益处:那是千金不换的东西——对这社会的真正认知,和伤害别人的良心关卡。她度过了这些,也已经慢慢明白了,社会对人这个个体的要求究竟是什么。所幸她还能坚持本心,并没有因此变得冷漠孤僻或是乖戾。
有时候贾瑶会非常羡慕黛玉。从小和未来的夫君一起长大,夫家的长辈对自己有真心的疼爱。而她和宝玉两人也是相互倾心的。但是她却会在自己陷入嫉妒的魔障中之前将自己拉回来。她前世深爱红楼,对黛玉和宝玉这一对痴儿的苦难尤其感动心疼。这辈子她努力改变绛珠仙子还泪一世的命运,改变宝玉造成悲剧的某些性格因素,也是为了还前世的自己一个夙愿。有时候她甚至想,也许看着宝玉和黛玉在一起生活的好,她才能稍稍感觉到曾经那个为了海子走遍查家湾的贾瑶还活着。
十几年的心里建设,她已经能够接受将来要和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突然而然的生活在一起,生儿育女,敬长持家这件事。只是嫁入皇宫?无论如何她也是怕的。她不是钢铁做的,当然会焦虑,恐惧,烦闷。也许还有一点点对未知的期待,对三皇子曾经那一曲能和上她的舞的曲子满意,但是,这一点点正面的情绪,也无法叫贾瑶从府里这些日子选定喜服花样,找喜妇,敲定嫁妆单子,商量婚礼上的首饰规格的热烈气氛中淡定下来。她有时候甚至完完全全的不想理会这件事了,甘愿受贾母王夫人的安排,自己完全置身事外。贾母王夫人等也能体谅她临出嫁的紧张,况且觉得她一个未婚小姑娘就是跟着忙乎也帮不上什么忙。便也默许了全府忙乱贾瑶清闲的这种状态。
越是害怕到来,越是到来的快。在贾瑶的持续抗拒中,大婚之日还是很快来到了。
因是皇子大婚,这两日贾政和贾宝玉都被皇帝御手一挥放了假。不过贾瑶并没怎么见到宝玉。她知道宝玉心里难受,只是她也没办法。她也难受,也委屈,也不愿离开父兄的坚强臂膀,但是谁都没别的法子。她见了宝玉也只能是两人徒增悲伤,因此她也只是选择避开。倒是贾政,这两日常常过来跟贾瑶待一会。关心关心贾瑶的这个那个,生活小事。贾瑶知道贾政很有些没话找话,不过她也能明白父亲一腔关爱却无从下手而女儿却即将出嫁的憋屈。心中好笑却也感动。贾政这两日私下里塞给她不少钱。贾政在的时候只不让她打开,说那盒子里不过是些零花。叫她以后到了宫里别委屈了吃穿。可是贾政走后,她打开那个盒子,才发现先盒子里是两万两银票。她知道王夫人和贾政会一起再给她的,因而这些钱便完完全全算是贾政的小私房。可是……两万两?她会不会把贾政的小私房都掏空了?不过贾瑶明白,就算这钱收的不是滋味,她还是把钱留下才能叫当父亲的心里更舒坦。
王夫人和贾政一起给了贾瑶五万两,也不算是官中的嫁妆,算是他们二房的财产。而前些日子贾母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了贾瑶两万两,说是自己体己,这是留给所有儿孙里给贾瑶的那部分。而邢夫人王熙凤李纨等都不在跟前的时候,贾母又悄悄给了三万两。也只装在盒子里,叫贾瑶别声张,只是些个零钱,叫她以后别委屈着了自己。
贾瑶这些年作为贾家的嫡小姐,月例压岁钱见面礼的积攒下来,也有上千两。她对这个时代的物价有一些大致的了解,知道上千两其实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谁知出这一回嫁,她手里竟一下子有了这么一大笔钱。也多少算是个富婆了。这些都算是长辈的慈爱,并不算在公中的嫁妆里的。因而贾瑶想着,自己出嫁以后的生活,是怎么也不会过得太难受的。
出嫁的前夜,王夫人在夜里来到了贾瑶的小院落。“瑶儿,这个拿着。”
贾瑶本想着王夫人又是来给她私底下送银子的,打开一看,才发现里头是一本册子。装订倒是精致,只是封面上并没有注上书名。贾瑶心里头奇怪王夫人怎么好端端的送了一本书来,正想翻开那册子看个究竟。王夫人却按着她的手,“待会儿娘走了你再看它。”贾瑶心里隐隐明白了那是个什么东西。脸不由得微微一红。王夫人好笑的瞅了她一眼,摇了摇头,开口道,“娘还有旁的事嘱咐你。”
贾瑶乖巧点头,“娘且吩咐,瑶儿好好听着呢。”王夫人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知道你自小是个自己有主意的。想来以后的日子不在家里了也不能叫自己吃了亏去。只是还有几句话。娘知道你素来性格娇气的很,也瞧不上那些通房丫鬟的。不过生为女子,成亲生子,相夫教子,都是必经的。那些个后宅里的事,你也要放到心 ...
(里去。三皇子少年丧母,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人。往后你好好尽了正妻的本分,你同三皇子也算是少年夫妻,再加上咱们家如今也是在朝廷说的上话的,想来将来三皇子也不会薄待你的。只有一个事情,娘要教给你,你一定要记住。女子在后宅之中,地位,宠爱,甚至夫君都比不上一个重要,那就是孩子。你可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贾瑶表示自己都记下了。王夫人也没再多说什么,嘱咐了贾瑶早睡就匆匆走了。她也是害怕跟女儿一起待下去自己心里的不舍情绪又难以抑制。贾瑶站在门边,看着自己王夫人远去的背影露出一个微笑,眼眶微微红了,却又很快平复。
“三姑娘,该睡了。明儿您还要早起的。”一旁的杏枝端走了桌上的夜宵点心,温柔的劝道。贾瑶点点头,“伺候我睡下吧。里间留一盏灯。你和桃溪纸纹花茄也早些歇了吧,明儿还有的忙着呢。”杏枝答应了。和桃溪两个人端来水和青盐胰子服侍贾瑶洗漱了。留了贾瑶床头的两盏灯,因知道贾瑶睡觉自来不喜欢身边有人,便自觉带着大小丫头退下,去外间歇了。
贾瑶穿着睡衣躺在床上,从床边的小案上拿出了王夫人刚才塞给她的那本书。翻开第一页,果然是一男一女的香艳春宫。贾瑶前世虽然并没有和男人……但是对这些多少是知道的。快速的翻看了两页,脸颊便稍稍泛红。那画册画风还是比较隐晦的,不过也足以把一个未经人事的大家小姐给教明白了。贾瑶匆匆略过,便没有了继续看下去的心情,满脑子都是对明天得紧张,还有一点自己也未曾发觉的期待。本以为自己今晚一定会失眠,谁知没过多一会儿,她便有些混乱的睡过去了。
床前的两盏灯还亮着,因彼此的照耀而不显得孤单,那黄色的光轻轻晃动,好像在给对方取暖,照亮了贾瑶梦里不期然出现的一双温柔深邃又暗藏惊喜的眸子。
惊喜是因为什么呢……?因为那眸子的主人不经意间,以为自己在桃花林深处,逮住了一只桃花仙?
55第五十章 出嫁(二)
( 第五十章出嫁(二)
贾瑶是三皇子正妃,前头只有一个大皇子妃压着的。而大皇子和三皇子在身份上都算是是上了皇家玉牒的正经嫡子,地位说不上谁更尊贵的。因而贾瑶的嫁妆完全不用刻意的低大皇子妃谢氏一头,同样满满的一百二十抬嫁妆早已大张旗鼓的抬到了皇宫中。还有那些贾政王夫人从贾瑶过完周岁就开始给她慢慢准备的家具,摆件,款式好看,材料更是上乘。而那些贾母以及其他女性长辈压箱底的精致首饰,贾瑶也拾掇出将近半个箱子。不是顶级精品的那些个王夫人也给她都带去了不少。留着她平常戴,或是赏给别人以及留着礼尚往来什么的。
那东珠金叶子银果子,被王夫人仔细的分装在许多颜色不同的锦袋儿中。其间哪个颜色装得是多贵重的东西,王夫人都已经清清楚楚的告诉给了跟着贾瑶的大丫鬟桃溪和杏枝。王夫人安排的跟着贾瑶进宫有六个人,原来贾瑶在家时的四个大丫鬟,桃溪杏枝仍作为大丫鬟,而花茄纸纹因着规格不够,只能充作二等丫鬟带过去。另还有两个从小照顾贾瑶的嬷嬷,分别是贾瑶自小的奶嬷嬷宋嬷嬷和贾瑶在贾府里的教养嬷嬷周嬷嬷。这两个老嬷嬷也算是看着贾瑶长大的,王夫人待她们都还算放心。而那四个丫头的卖身契都被王夫人交到了贾瑶手里,王夫人也觉得女儿还是拿捏得住的。
到了大婚之日,一大清早,贾瑶就醒了过来。用完了简单的早膳,贾瑶便被丫鬟拉着重新净脸。接下来,她被好好的安置在椅子上,头发被全部梳起来,用一块头巾包住。王夫人带来的专门给新娘子开脸化妆的喜妇,利落地拉开手中的线,睁大着眼实在找不出一根汗毛,只好随意比划了两下,赞道:“三小姐长得真好,难怪……”能嫁入皇家,这下半句话却没敢说出来。
那喜妇细细端详贾瑶的脸。只见贾瑶肤色细腻柔嫩,眉目如画,秀色倾城。眼中盛着流光美酒,两颊因紧张而漾着淡淡的红润,那请来上妆的喜妇比划了半天只得又放下胭脂,心中想着“只嫌脂粉污颜色”原来竟是有的,便只在她唇上点些许胭脂,将那原本就柔嫩鲜妍的唇涂画的更显艳美妖娆。又在她眉间用朱砂花了一朵梨花,只是看了半晌又觉得并不满意。
贾瑶原本只静静坐着任她摆弄。此时见她给自己画额饰,不知怎的,竟转念想起了那一年漫天飘落的桃花。“便画桃花罢了。”她轻轻的开口。喜妇听她如此说,便无可无不可的把那梨花擦去,又勾起了秀气的桃花样子。未成想画完之后,那一点桃花称在贾瑶秀气的眉尖竟格外引人爱怜。那喜娘自来是给大家小姐打扮的,见过的美人儿不可谓不多,此时却也情不自禁道,“婆子这些年见过多少张脸。只是像三小姐这样漂亮的却没见过呢。”贾瑶听见她奉承,也只是淡淡一笑,并不说话。
脸上的妆画完了,丫鬟给贾瑶穿上了由贾瑶最后选定了样子官造府前几日最终送来的正红色石榴缠枝金玉满堂纹样嫁衣,又梳了追云听涛髻。ww喜妇端详半晌贾瑶的装扮,又在她鬓上戴了支绞金丝鲤鱼捧吻东珠簪。下面坠了一只如意双耳玲珑簪,又斜Сhā了一支碧玉衔珠凤钗和一朵碎钻攒成的珠花……又戴上了钻石耳钉、钻石串成的耳坠,那喜妇往镜中一看,真是明艳如花,光彩照人,叹道:“新娘子真漂亮!”旁边的桃溪也奉承,“我看我们小姐这天仙下凡的容貌,不说举世无双,也算世间难得了。”贾瑶只嗔了她一眼。因着头上的珠环翠绕,如非必要,贾瑶绝对不想动脖子。
接下来,纸纹又给她双手戴上了翡翠手镯双,赤金绞丝镶东珠手镯一双,龙凤戏珠缠丝手镯一双……贾瑶只觉得手上都抬不起来了,再加上套在脖子上的各种珠链,若非新娘子不须怎么走路,真是连动都觉得辛苦。
“桃溪,杏枝。瑶儿以后就交给你了,进了宫里你可要好好照顾她……还有你们几个”王夫人眼光锐利地盯着纸纹花茄以及周嬷嬷宋嬷嬷她们,“姑娘待你们不薄,平日也惯着你们,如今嫁进皇宫,原也不须带这许多丫环。她念着旧情不忍弃了你们,你们可要知道感恩才好。”
桃溪领着花茄几人跪下,指天发誓:“奴婢等愿意一辈子在姑娘身边服侍,不离不弃,如有二心,天诛地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