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八零后修道生活录 > 第四十七章阴阳交泰万物生

第四十七章阴阳交泰万物生

无奈,我只能朝更远处攀登,最后站在山顶远眺。

登上山顶,我愈感觉朝阳坡的不同凡响。这里离淮河源头不远,百峰汇聚,万流归宗,华夏南北地气恰好在此聚集孕化,形成一股磅礴­阴­森的气息。

古人称淮水为华夏的风水河,恐怕正是因为如此。中学《地理》将秦岭—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我想到地理课本上的描述,我心中有些恍然:科学与传统风水,似乎在现实面前生了碰撞。

不过按道理来说,这里属于极­阴­至寒之地,应该­阴­冷无比才对。

可是刚才在山谷中,我却感觉到那里气息非常温和,就好像海蟾宫所在的山谷。

想到海蟾宫,我猛然现两个地方有太多的相似之处,都被人为的改变。

­阴­气、阳煞……一­阴­,一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万物抱­阴­附阳,冲气为和。老子的‘气’有阳气,­阴­气.,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原来是人为调和了这里的地气,那七块祝融骨正是关键。

不见格局,不见阵势,寥寥几块石头,就能将地气彻底镇下。­阴­煞地气日益汇聚,一旦阳煞处于弱势,就会引来天雷轰击,朝石头内汇入能量,从而达到新的­阴­阳平衡。

想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布置此处的人。在这片极­阴­之地打下七块祝融骨,不但没有损害一丝地气,反而借天地之力,因势利导,营造出一个­阴­阳交泰万物生的和谐之局。

那祝融骨肯定不是凡品……可以引来天雷,会不会是法宝?

这地方天地元气和灵气远比外边浓郁,我既然能够现异常,相信其他修道者也可以。如果有人打祝融骨的主意,把它们偷走,那磅礴­阴­森的地气岂不是要泄出来,整个太白山估计遭殃了……

这个念头刚冒出,我猛一拍脑袋,自己真是修道修糊涂了。这地方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可实际上­阴­阳平衡就是最好的防护。任何修道者只要想打祝融骨的主意,一旦破坏平衡,必然遭来反击。

我先前仅仅是往石头内注入元气,结果就遭到反噬,进而引来雷击。刚才老汉说的几个和尚做法,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雷劈死。

这地方格局不知道比海蟾宫高出几番,绝对是修道高人布置的,难不成真是大禹治水留下的洪荒遗址。

自己能够想通其中的玄妙,这算不算修道有所得了?我心中很有些得意,可惜身边却无人可以分享。至于郑少阳……这货现在正和马丽打得火热,哪有功夫听我闲侃。

再说即使给他讲,估计也是对牛弹琴。

嗯……修道者!正胡思乱想着,突然感觉远处有神识扫过来。

我心神一凝,神识完全收回。

只见不远处山坡上站着一名身穿唐装的老者,目光在我身上略停,又朝山坡下看去。

看那样子,此人显然也现了朝阳坡的异状。

趁对方注意力转移,我悄然扭头打量唐装老者。对方浑身被赤­色­光芒笼罩,境界比玄明道人略显不如。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为我?为祝融石?

今天是怎么回事儿,总疑神疑鬼。宣传册中说的很清楚,太白山中道观寺庙多达二十余处,有一两个修道者应该很正常,我又何必多疑。

可是我很快现自己错的离谱……结束自由活动后,众人在导游带领下朝前走出三四里地。

一路上我又感觉到几个玄门人士的气息,其中有僧有道。这些人修为并不高,大多被赤光笼罩,只有一人身上附着有淡淡的橙­色­气流。

自从修道以来,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多同道。

他们来太白山­干­什么……咦,玄明道人和他徒弟!

这老道士也来了?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