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真的有,必然成为悬案,人家不说,我就不问——这不是识趣,这是心理咨询从业者的本能——要我JJYY,前提是要付钱的。
一路说着走回了我家,打开电脑上《长情水》那个文档,弹出来的还是那个对话框,一按再按都是空白,好像是要输密码。
顿时惹出我一头汗——老头你玩我吗?
却听到一苇平静地说:“输我的名字吧,一,万物归一的一,苇,芦苇的苇。”
我狐疑地看她一眼,依言输入,果然。文档一按即开:
满屏幕是老爷子喜欢用的黑体字,五号,密密麻麻的,从心理学上来说,有这样习惯的人易于焦虑,没有安全感,悲观倾向明显,但医人者不自医,惯例如此。
是份简单的病历,病人名字年龄,住址电话。
正是庄子夫,彼时二十三岁,与偶尔邂逅的中年男子相爱,随之订婚,婚后三年中男人有数次出轨经历,导致她精神濒临崩溃,疗程为期六个月。
这样寥寥几句,资讯已经很丰富。
令人最精神一振的是文档纪录的原始时间,乃是二十五年前,:庄子夫二十出头,前来咨询我父,花样年华,可以想见当时风采。
问题是,我所见的庄子夫,一样青春少艾,绝无徐娘风貌,要说保养得法可以有这个效果,那绝不是老天爷造人的初衷。
看完老爷子的记录,一苇不知得了什么提示,一拍桌子,说,跟我来。
要我跟她去,她却直窜向窗户,大婶,什么事想不开你要轻生?哇哇哇哇,干什么,叫了你一句大婶你就要摔死我吗……
然而我在空中飞了起来,脖子后似有竹蜻蜓,发现自己与陆地如此遥遥,第一感觉不是自由,而是恐惧得要命——被束缚久之后,自由是不可承受之负担,多少受虐狂可以被一世殴打,从未想过逃离,就是基于人类的惯性——为什么在这么不搭界的时候,我要忍不住追溯自己学过的专业文献?
◇欢◇迎访◇问◇◇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