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仙踪1化蝶双飞 > 第9节:第二章 泣别长亭外,飞燕语依依(4)

第9节:第二章 泣别长亭外,飞燕语依依(4)

过了几天,祝英台想把她和梁山伯柳荫结拜、三载同窗、长亭送别的事告诉祝夫人,可是每每话到嘴边,总觉得不好启齿。因为这与当初杭州攻书的事不同,当初她可以毫无忌惮地向父母提出杭州攻书的请求,而此刻她却难于公然向父母提出婚姻自主的愿望。

或许因为年龄大了,或许因为读了诗书,现在的她已经是成|人了,自然明白什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知道什么该遵循什么样的礼法,因而才觉得难以开口。

要知道,自从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世人的婚姻越来越重礼轻爱。为了促进社会的稳定,防止有人钻墙窥隙做出苟且的事,儒家特别提倡礼法制度,规定只有举行正式仪式的婚姻才被社会和家庭认可。所谓"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婚姻礼仪包括议婚、订婚和结婚等全部过程的礼仪程式,主要分为"成妻之礼"和"成­妇­之礼"。"成妻之礼"分为"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成­妇­之礼"即拜见公婆、拜谒祖庙。婚姻大事草率不得,当事人是没有自主权的,而是由媒人与父母参与或作主。

如果认真评价,这套礼法制度并非全无益处,比起早年的乱­性­、群交、任意胡来先进多了,整个社会显得更有秩序。只是这样一来,儿女婚姻的责任就放在了父母身上。如果摊上眼光好的父母,晓得"择婿观头角"的道理,挑出的女婿还能让女儿满意;如果父母头脑糊涂,看中对方的财物,很可能与儿女的意见相左,从而埋下悲剧的祸根。

英台自认父母还算通情达理,相信他们择婿的时候总会让自己知道的。再说,若是梁山伯科举顺利,能够及时前来下聘,岂不更好说话?自己在面子上也好看多了。

所以想来想去,英台决定将爱情隐藏心底,只能每日焚香祷告,祈求诸天神佛保佑自己与山伯的婚姻能够得谐。

俗语说"一家有女百家求",何况是英台这样的聪明伶俐的佳人呢?

果不其然,自从听说她归家之后,说亲的媒人三天两头登门,几乎快把祝家的门槛踏平了。

这些人中的大多数还没进门便被祝员外挡住,只有少数人品家境差不多的人才会被让进家里。祝夫人一面细问对方的情况,一面让英台隔着门缝偷偷瞄一眼,看看是否满意。

英台明知山伯不会这么早就来,还是不得不给父母面子。不过,她只是装模做样地看上一眼,旋即摇头否定。

一连拒绝了十余多家,祝夫人脸上有些挂不住,不得不仔细询问英台的心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