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蝗虫并不能听懂他们的话,只管从空中"扑通、扑通"掉下来,落在哪里就是哪里。
众人见自己田里落了蝗虫,一下子都慌了神,坐在地上呆呆地看着,连祷告的祝词也念不出了。
这时候,却见老汉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飞快地将堆放在地头的一捆捆秸秆点了火,然后摸出一个不大的铜锣,拼命地敲打起来。
火苗窜向半空,烧得周围一片炙热,正待落下的蝗虫被逼得展翅飞远了。此外,铜锣的响声也吓走了一批,所以落在老汉田间的极少。只有一小块距离较远的庄稼落了不少的蝗虫。
老汉见了,赶忙拼命跑过去,脱了上衣抽打蝗虫,试图将蝗虫撵走。
无奈周围的蝗虫很多,见有人来也只是往边上跳了跳,并不肯展翅飞走,于是便有很多的蝗虫落在老汉先前挖出的土沟里。随着老汉的抽打,蝗虫越落越多,到后来几乎填满了土沟。
不过眨眼工夫,周围的田地已经被蝗虫吃了个精光,只有老汉的庄稼还保留了一多半。紧接着,成千上万的蝗虫如同一阵风一样"呼啦啦"飞走了,同时也带走了本来属于数百人来年生活的口粮。
那些刚才还在祭拜的人都已经站了起来,各自跑到自己的地头,看着光秃秃的田地号啕大哭。只有老汉忙着掩埋土沟里的蝗虫,一边埋一边骂着"贼老天,死老天,直娘贼。"
梁山伯听着众人的嚎哭,再听着老汉的狂骂,心中深受感触,一个念头开始在脑中盘旋:"我自幼修习儒业,一言一行都试图遵照圣人的教化,不敢稍有偏颇,然而学至今日,圣人的话语我完全理解了吗?看来还没有!孔子讲"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三畏"究竟何解?是夫子讲错了,还是我理解有误?"
他一面转身缓缓往回走,一面陷入了沉思:"如果按字面解释,"畏天命",就是说人只能听天的话?天让我死我就得死?那么天究竟代表了什么?我又算什么呢?难道说人命连一只蚂蚁都不如?"畏大人",我为什么要畏大人?同样是人,这个大人的权力为何这么大?他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凭什么他让我往东我就只能往东?难道说稍微偏点都不行?"畏圣人之言",圣人的话难道全是对的?难道就不能违背一丝一毫?"想到这里,他又忆起英台曾经强烈抨击的话,圣人言"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不管怎么说,这句话显然有些问题。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