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看他心神不宁的样子,心中已明白了七八分,若不早点对他说出此行目的,恐怕这个小兄弟是坐不安稳了,老者笑道:“小兄弟,不必紧张,我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乃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此行是来公干的,碰巧遇上镇上的盛会,便前去看了看,没想到如此一个小镇真是藏龙卧虎,文化传播搞得有声有sè,竟可与京城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相媲美,今天见到小兄弟在台上的表现,着实令我佩服,便想结交一下,所以会后我就差人打听你家住何方,把你请来一叙”
李文韬听他说完马上站起来,一躬身抱拳说道:“原来是令狐达人,请恕学生眼拙,没看出来,失敬失敬”李文韬曾听私塾先生提过令狐楚这个人,此人文武全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写得一手好文章,三十六路夺命枪更是军中无寻敌手,没想到他现在已经是节度使了
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钰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天平军节度使总领山东省西南大部军政大权,相当于一方诸侯,也是唐后期军阀割据的重要原本因
李文韬看到这么大的官叫自己来,有些受宠若惊,说道:“学生姓李名隐,字文韬,大人叫我文韬就行了,不知令狐大人叫我来有何指教?”令狐楚:“好,文韬不必拘礼,来,我们坐下聊”,两人端坐桌前,“老夫叫你来,没什么别的意思,全因老夫爱惜人才,看到你今天的表现,想把你收入门下,做我的门生,将来参加科举,我可以做你的推荐人,为你送荐表,如今的朝廷科举,虽说考学子的才识学问,但如没有门第背景做后盾,恐怕很难有所作为我看你小小年纪有如此才识,我身为朝廷命官,若不能为朝廷招揽人才,那就是老夫的失职,所以我愿将你收入门下,将来为朝廷效力,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文韬听到这里,当真是喜出望外,若有令狐达人推荐,将来金榜题名,不但光宗耀祖,还能一展胸中抱负,真乃天赐良机可是真有这种好事吗?我若跟他离家求学,那家中老母怎么办?李文韬一喜之后又是一忧
令狐楚看在眼里,说道:“你不必急于回答,我还要在这里汪一rì,你可以回家好好考虑,与母亲商量之后再答复我,不过机会难得,你可要想清楚,若是决定做我的门生,明天来这里找我”李文韬想想也好,回去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随后两人又聊了很多,什么国家形式,朝廷政策,古往今来,聊得不亦乐乎,李文韬自觉受益匪浅直到二更过后,李文韬才兴高采烈的往回走去,真比他得了魁首还要高兴
这边令狐楚的手下问道:“大人,您为何对这个小子如此上心?”令狐楚:“此人却非池中之物,将来必成大器,若能为我所用,必能成为我的左膀右臂,将来对付李党那帮人可就多了份胜算”手下:“大人高明”令狐楚:“刘胜,你明天去给他送些东西,明白怎么做吗?”刘胜:“明白,大人放心”
李文韬回到家中,母亲早已睡下,只见青青还在门前走来走去,焦急的等待着看到李文韬远远的走来,立马迎了上来,一连串问了好几句话,李文韬都不知该怎么回答了李文韬:“青青,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是在等我吗?”青青低下头说道:“明知故问,快说,去哪了?这么晚才回来”
李文韬把刚才的经过都跟青青说了一遍,青青也高兴地说道:“真的吗?那太好了”李文韬:“的确是件好事”青青笑着笑着突然沉默了下来,脸上露出一丝的,李文韬:“青青,你怎么了?刚才不是还很高兴吗?”青青:“没什么,我是在想,你若走了,那我们岂不是很久都不能相见,你要是将来高中了状元,会不会不要我了”
李文韬:“青青,你怎么能这么想呢?我也是的娘和你,才没有立刻答应,想回来商量一下不管我以后什么样,我都不会忘了你,都不会不要你,这辈子我只想跟你在一起,我可以发誓”青青立马捂住了他的嘴,说道:“我相信你”
两人相互依偎着坐在门前的土包上,望着天空的星星,李文韬拿出了怀里的一只黑sè玉箫除了起来,箫声悠扬,划破夜空第二天一早,李文韬就把昨晚的事跟娘说了,李大娘也很高兴,非常支持文韬去求学,叫他不用的自己青青也说可以帮忙在家里照顾,如此就解了李文韬的后顾之忧
这是刘胜来了,拿了很多东西,又说了很多,都是安慰李文韬的话,说是令狐大人可以跟当地知府交代一下,对他母亲格外照顾,这样李文韬就更没什么可犹豫的了,随即答应跟随令狐楚李大娘和青青为李文韬准备了随身的东西和一些换洗的衣物,依依不舍的送别文韬文韬把自己得来的五十两银子全都留了下来,把那支玉箫交给了青青作为信物,又交代了几句,说了许多耗山盟的话
青青把自己亲手缝的一个荷包送给了文韬,两人商量要经炒信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李文韬走了,走几步还不时地回头看看,李大娘和青青直到没了文韬的身影才慢慢走回去李文韬见到令狐楚后,坐着马车去了令狐楚的家里,开始了自己三年的求学之路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