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伍学长按照名片上面的联系方式先打电话过去。对方显然事先得到过通知,在确定伍学长身份后,将到自己这边的乘车路线用短信的方式发过来,并且善意的提醒伍学长多带几个同学过来。
一边吃早饭一边通知林天他们,九点一刻,四个人准时等候在伍学长小区门口。打个出租车,没用半个小时就来到指定地点——芝水市教育局招待所。
刚一下车就见对面一男子正热情的招手,走近之后才发现正是昨夜的眼镜男。
“你们好,我姓池,单名一个锋字,你们叫我池老师就好。”眼镜男热情的伸手跟众人相握,到了伍学长时,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自我介绍道。
“后面是我们租用的面包车,大家先上车,我带你们去看一下我们正在装修的培训基地,咱们边走边聊。”池锋延手让大家上车,一副自来熟的样子。
中秋的早上透着一股冷意,可是他的笑却如阳光,让众人心里暖暖的。伍学长致谢后抬脚上车,其他人有样学样,纷纷登车。
池锋在车上跟大家再一次介绍新东方,不过这次介绍的不是昨晚的东西,而是有关利润分成的问题。
也就在此时,伍学长终于给红星社找到了位置,那就是陈老他们把自己带去的原因——充当学生跟新东方之间的中介。
中介这个词从池锋嘴里出来时,四个学生都是一愣,不过很快就恢复常态。大家静静的听池锋讲里面的利润分成,俨然已经成为合作伙伴一样。
汽车停在学府道一栋临街的商务楼楼下,池锋带着大家上楼,参观楼内的设施设备,双手比划着,描绘未来学生满座的样子。
在三楼阳台,他一指几百米开外的校园,告诉大家那就是闻名全省的芝水一中。
“其实一开始我们是准备跟一中合作的,所以地点也早早的选定了。你们知道我们俞总是个很自信的人,自始至终都是,可是在这里却吃了闭门羹——一中的校领导根本不屑与我们打交道。”池锋眺望着一中校园里随处而见的标语,言语间难掩失落。
“我们用了很多方法,都徒劳无功。用一中的话就是他们很强,不需要我们去锦上添花。就在我们万般无奈、想要退出的时候,教育局的徐局打电话来,说是给我们联系了一个神秘人物。”池锋说道这里顿了顿,看向伍学长。
“就是陈老,这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我们电话里联系过几次,他对我们的培训方式很感兴趣。继而让他的小儿子去北京总部一探究竟,在得到确切答案后,才有了我们昨晚的促心长谈。”池锋的话带着一种马遇伯乐的感恩,看在伍学长眼里,更加坚定要抱陈老这棵大树的想法。
参观完未竣工的校舍,大家又亲身体验了一把新东方的教学。虽然只有四个人,可是上面讲课的老师却精神饱满,风趣幽默,全身心的在投入。
末了又看了俞敏洪在北大等学校演讲的视频,以及新东方各地的分支布局图,大家惊叹于他们创新性的同时,又对这个将要成为全国教育培训界航母的公司更加神往。
转眼间就到了午饭点,池锋这次安排在一个家常菜馆,待众人落座后,一个中年男子夹着皮包姗姗来迟。)
“潘麒行?”伍学长一眼就认出了来人,略一寒暄后,扭头看向池锋。
“潘总是芝水第一位与我们接洽的商人,他想要跟我们合作的意向已经表露多次了。”池锋给伍学长端杯茶,对于他们认识似乎并不惊讶,或者说他可能一早就知道。
“这是陈老的意思么?”伍学长接过水,直视着池锋的双眼。
“不是陈老的意思,是我自己的意思,我自己的意思,嘿嘿。”潘麒行挨靠着伍学长坐下,Сhā话进来。
“哦。”伍学长应了声,没再说话。看来这是池锋的意思,是他想要潘麒行参与进来,好将这块蛋糕切的再均匀些,防止有人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