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重生之学长好坏 > 第二十六章 往事如烟

第二十六章 往事如烟

“铮儿,这个真是。”何母被何铮抢白一句,叹口气,还想继续说服,话一出口,就被旁边的糟老头子抬手打断:“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换个地方再聊。”

“你谁啊!你说换就换。你知不知道我朋友给我妈交了半年的住院费,才刚住了不到三个月呢。”何铮白老头一眼,越看他越不舒服。

病房门被推开,院长在几名院领导的陪同下走了进来,一张老脸笑成掬花,伸出胖手同糟老头子重重一握,一招手,有秘书递过来一个鼓鼓的信封:“刘老,费用已经结算清楚了,这是多余的住院费,请您收好。”

“弯刀,放开他吧。”刘北平跟院长寒暄几句,扭头对手下大块头吩咐道。被放开的何铮站在那松缓轻揉一下手脖子,手中一轻,书包拉链被拉开,刘北平手里厚厚的信封塞了进去。

何母被随行人员先行背了下去,刘北平带着发呆的何铮出病房门,一路上回答着记者们的提问,慈祥可亲。何铮侧头瞅了瞅自己这个便宜老爸,身处一片闪光灯中的自己恍如做了个不真实的梦。

下楼进车,一开始咒骂自己的司机恭敬的开了车门,口中少爷少爷的,叫着甭提多亲切。见何铮瞅了自己一眼,吓的赶忙低下头,那唯唯诺诺、前倨后恭的神态让坐进豪车的何铮心里五味杂陈。

车队驶进市立医院,医院的领导们列队在病房楼门口欢迎。活了十多年,何铮第一次见这样的阵仗,尤其当那些大叔级别的领导们冲他微笑点头时,那感觉真的无法形容。

何母被安置进特护病房,与伍学长的病房只有一墙之隔。刘北平同院长握手言别后伸手去拉局促在那的何铮,何铮想要躲闪,却被弯刀朝前一推,右手被刘北平握住,顿感粗糙温暖。发愣间人已经被带进病房内,身后门被掩上,人高马大的弯刀叉手堵在门外站岗。

刘北平同何母侃侃而谈,从十年前一直聊到现在,回首往事种种,两个人不胜唏嘘。何母一把鼻涕一把泪,抽抽噎噎的,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委屈。

何铮静立在那,听刘北平讲以往的故事,一件件,一桩桩,从他嘴里讲出来都带着一股子辛酸曲折,不由得人不心生同情,潜移默化间将两个人的心拉近了一点。

刘北平祖籍芝水市学府道,书香门第世家。他的父母都是民主人士,为新中国成立后芝水市的建设出过不少力。在当地算得上是名门望族。

不过人有旦夕祸福,六几年的时候因为他们听从政府的号召,给执政党建言献策,书写了洋洋几万字的文章,还公然发表在报刊电台,惹怒了当时的主政者,通过一些莫须有的高帽子将他们抓捕入狱。

也就是在那时候,正在读高中的刘北平被戴高帽子游街,吃了几顿烂菜叶子和臭­鸡­蛋后加塞进下乡的汽车,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

下乡近十年,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十郎当岁的刘北平才被平反回市。学府道的家物是人非,他的双亲也早就扛不住折磨,撒手人寰。

将宅子变卖了两百块钱后,刘北平就揣着这唯一的家当和陈校长的推荐信进了芝水二中,因为急于求成加上英语底子薄,第一年拼了老命也没考上。正当他心灰意冷,登上五层楼的楼顶准备结束生命时,被同样高考落榜,上楼顶收夏被的何秀说服了他,让他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决心从头再来。

从那之后,刘北平托关系送礼,总算再次拿到芝水二中的复读名额。生活窘迫的他时常受到何秀的接济,一来二往,两人渐生情愫。复读一年后,刘北平考取北京师范专科学校,而何秀却因为临场发挥时常,再次名落孙山。

1984年的夏天,年过三十的刘北平拿着录取通知书和教育局奖励的三百块上门提亲,何家大为感动之余,应允了两人的亲事,那一年洞房花烛时,何铮的母亲刚满二十周岁。

新婚半个月后,刘北平离开芝水,只身前往北京求学。四年的专科学习生涯,两人聚少离多,即使在寒暑假,刘北平也在北京做家教,逢年过节的时候,倒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用在了往返的火车和汽车上。

1987年冬,何秀怀胎七月,妊娠反应厉害,而刘北平则忙着赶毕业论文和留校任教的事情,根本脱不开身。次年初,婴儿出生,远在北京的刘北平打电话到医院,给孩子取名刘铮,希望他健健康康,长大后像个男子汉一样铮铮铁骨。

天有不测风云,1989年初,正在一家老小忙着搬家进北京的时候,刘北平卷入了一场风波。一开始是电话打不通,到了后来学校直接说没这个人,自此音讯全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