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林修炼的功法名叫“玉清上元诀”,是在黄初真人藏书阁三楼找到的,当时放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其中有一张批注,阐明了书的来历。
据说,一千五百多年前,黄初真人刚到元婴中期,在外游历时路过一个山头,忽然闻见阵阵粥香,便心血来潮,降下云头,来到山腰的小道观,见一个十来岁、炼气期二层的小道童坐在土灶前,手拿“玉清上元诀”,读得摇头晃脑,甚是有味,便上前问询。
小道童说:“师父上山砍柴去了,临行时叫我熟读此书。我都读了两个多时辰了,到现在一页也没读完。”
黄初真人觉得奇怪,两个时辰,怎会一页都没读完。见道童生得眉清目秀,难得地生出一丝喜爱,便说:“要不,给我看看,或许能帮到你。”
小道童说:“师父说了,这本书世间难得一见,不能随便给外人看。”
黄初真人心想,这里的样子,不像是得道高人居住的地方,况且这小道童的师父还得去砍柴做饭,恐怕连筑基都不到,倒是这小道童十分可爱,给他一些好处也无妨。便摸出两瓶丹药来,放在小道童面前,说:“这里有一瓶拓脉丹,一瓶筑基丹。拓脉丹对你很有好处,筑基丹可贵重了,一两粒就可以产生一个筑基期修士,这里有十二粒,都给你了,把书给我看看吧。”
哪知小道童眉不动,眼不斜,面容不改,说:“师父说了,世间修炼,唯道而已,这些都是外物,不可为之所迷。”
黄初真人心想,这小道童毕竟年龄小,见识不多,不知丹药的珍贵。存心想逗一逗他,也不收回丹药,胡搅蛮缠起来,说道:“这样的宝书,自然不能给外人看,可是我既然到了这道观,进了这院子,又和你说了很多话,也不算外人了吧。”
哪知小道童想了想后,却一本正经地说:“嗯,你说的也有道理。唔,拿吧。”
黄初真人没想到小孩子这么好骗,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篇阐述天地道理的著作,单面印制,共三十九页,除掉封面、封底和末尾一张空白页,正文三十六页,共一万零八百字nAd1(元婴中期修士的神识何等强大,他很快就看完了,对小道童说道:“此书道理空玄,却无半点修炼法门,对你我来说,犹如空中楼阁,镜里鲜花,无甚大用。”又从储物袋里拿出一枚玉简,说道,“这里有一篇功法,虽然不是绝佳,也算可以。既然你我有缘,你到练气三层后即可用神识观看。”
他倒真是一番好意,不仅将元婴中期修士和练气期二层的小道童相提并论,还慷慨赠与修炼法诀,实属善心大发。
小道童把柴火熄了,接过玉简,放在旁边的木桌上,还是一本正经地说道:“空中有楼阁,镜里也有花。”
黄初真人心有所动,难道真有没看懂的地方?于是又说道:“那我用玉简复制一份,行吗?”
小道童说:“无量天尊,看来我近日晨练不勤,落下了尘缘,才与你等俗气之人有了纠缠。如此宝书,岂能用玉简复制。俗气,俗气。”
人就是这样,一旦有了喜欢的感觉,就是吃瘪也高兴。黄初真人看着小道童一本正经的模样,心里直是好笑,哪里有被人看轻的愠怒,一脸带笑地说道:“小仙长,那我该如何是好?”
小道童伸手一指正殿:“右边。”
黄初真人走进正殿,只见右边一张九尺案桌之上,此书整齐堆叠,不下千本。心中暗笑,还说此书世上难见,现在看来,但凡进得殿来的人都可以拿上一本吧。便拿上一本放进储物袋,出来后看见小道童又在认真读着第一页,心中暗道:“唉,小孩就是小孩,如此简单就被师父诓着,待我悄悄提醒他。”于是便给小道童说道:“小仙长,那书在哪里?我没看到。”
小道童听闻,嘀咕道:“这么无缘?”起身走进大殿。黄初真人乘机把小道童看的那本书收入怀中,把刚才那一本书拿出,在上面打入一道神念,大意是,小道童,既然我俩相见,即是有缘,我见你读一些无用的书籍,甚为叹息nAd2(你不如修炼我给你的法门,到时候遁地,神通广大,岂不妙哉。末了还提醒了一句:“小心你师父,不能给他说。”
做完这一切,小道童从正殿里走出来,递给他一本书,说道:“诺,这是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