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丹向这边望了一眼,想不到他会和自己说出一样的话,微然一笑,做了个请的姿势,想看看他有什么高见。
邹英道:“李大人有何高见?”
做为一个新人,不宜锋芒毕露,刚刚已经太过招摇,既然卫子丹能说出和自己相同的话,想毕两人想到一处,还是让他来说为好。
“李不才一个粗人,哪有什么高论,邹将军提到叛军有200多人,李不才只是问问我们出多少人,同样出200还是全部出动。”
邹英这次的任务是保护少帅,而不是歼敌,这一次选择在沙泉驻军,是因为左右两路的友邻势力在前,形成倒品字形保护着他,想不到叛军会在两路军的夹缝中突然出现,相距二十里,等于把刀举在眼前,这时候再想转移,等于转过身来任人宰割。而左右两军也被更为强大的敌军牵制住,无法驰援。
邹英所担心的是,此次叛军不在远处把人聚齐再来,却在二十里外一点一点聚集,很不合常理,万一是诱兵之计,误入他们的圈套,伤了少帅难以向天子交差。他想要的是出兵与不出兵之间的利弊,而大家只说出兵,却没人提及各种方法之间的利弊。
不免有些失望的道:“如果只出200,万一他们只是表面上有200人,实则暗藏大量人马,启不是投鼠祭器?如果全部出动,万一是他们的调虎离山之计,趁我们出击之时抢占沙泉,断我们水源,即便胜了这一仗,我们也是进退无路,很容易被他们两面夹攻,导致全军覆没;但如果不出兵,死守沙泉,等他们把人马聚集到数倍于我,形成合围之势,同样还是难逃全军覆没的危险。众位大人,你们说我们是攻还是守?如果攻,如何才能大获全胜?”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
谁的计策被采纳,获胜之后就意味着谁能得到一枚金叶,那笔奖励虽然算不上丰富,但也是一个扩充实力的好机会。
谭平抢先道:“叛军倒底有多少人马我们还没搞清楚,如果贸然出击,势必中了叛军的圈套,所以谭平认为,留一部人马守住沙泉,以确保我们水源的安全,再分拨一部分人马到二十里外蚁山隘口处扎营,守住隘口,形成犄角之势,这样,无论叛军攻打哪一部,我们都可以相互驰援。”
卫子丹道:“谭大人也知道,叛军有多少人马我们还没搞清楚,我们本来就只有400多人,还把这一点点的人马分成两半,难道就不怕被叛军分路击破?”
谭平哼道:“那依照卫大人该如何出兵呢?”
“与其分路出兵,不如全军出击。”
“难道卫大人想把我们的水源拱手让给叛军,想让我们全军覆没吗?”
卫子丹微微一笑,道:“当然不是冒然出击,我们可以利用白天的时候把沙泉的营寨加固,同时派出去一些精明强干的人仔细察探一下敌军的虚实,等到夜晚,只需留两位领主在这里守住沙泉,集中全部兵力奇袭敌营,攻其不备,必然大获全胜。”
谭平道:“留两人守沙泉?我想卫大人是把昨晚的事情忘到脑后了吧?不是想把沙泉拱手相让?何况叛军本来就善于袭营,又怎么会不加防备?”
卫子丹道:“当年三国诸葛如果采纳大将军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奇袭长安的话,又怎么会数伐中原而至功败垂成?谭大人要知道我们是来救十三王的,而不是死守沙泉,早晚都要进兵叛军腹地,难道谭大人只想着偏安一方,那样的话,迟早会被叛军逼出罗平海。”
谭平道:“我们现在初到罗平海立足未稳,连蚁山那边的地形还没搞清楚,卫大人就想冒然进军腹地?难道想让我们全部葬身在这里吗?”
“好啦好啦……”两边各执一词,吵的不可开胶,邹英打断道:“两位大人所说的全有道理,但是各有利弊,难道就没有其它方法吗?哪位大人还有其它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