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虽然立五谷,尝百草,于人族 异空狂潮帖吧有不世之功,但神农之后,人族烧毁山林,开垦种植,造成多少生灵死难,又有多少生灵因此无家可归,若非人族大兴乃是天道趋势,只怕早就降下天劫了,还何谈功德。”
通天讲到此处,长长叹息,对公明道:“如今你立下天罚,只怕从此,会招来嫉恨。”
几人听了,皆是面色复杂,六耳与陆压更是脸色难看。
通天见得几人神色,心中思索片刻,道:“公明,自从前往天庭之后,你是否感觉修行艰难?”
赵公明道:“启禀师尊,却是如此。自当日帝俊几位兄长陨落,我就觉心神不宁,这万余年来,虽然法力日增,但心境修为却无丝毫进步,境界也一直停滞不前。”公明猛然醒悟道:“可我今日,竟觉心境竟似有些变化,莫非与天罚之事有关?”
通天额首道:“想你与镇元子几人,本同源而出,他早在万年之前,就已是斩去两尸的境界,我虽不曾见过冥河,但料想与镇元子修行放佛。你虽化形较晚,但平日修行甚是勤勉,料想不会与他们差距太多。为师猜测,只怕你这万余年修行未有寸进,怕一是为天庭俗物所牵绊,但最为重要的,却是你未曾履行道祖交付之责。”
几人听了,俱是疑惑不解,多宝忙问道:“道祖让公明师弟掌管周天星辰,但公明师弟做事向来勤勉,难道有何过失?”
通天摇头道:“你等只知其一,却是不知其二。这掌管周天星辰,只是紫薇职责之一,还有一个职责,却是可御万雷,掌责罚之道。公明平日虽然掌管星辰未有闪失,但终归未曾全尽其职,是以修行受阻。今日立下天罚,才全了紫薇之道,故而,心境才有些长进。”
几人听了,这才恍然大悟。只是仍旧担心赵公明此举恐有后患,故而仍是面色复杂。
通天见了,微笑道:“你等倒是不必担忧。公明所做,不过是道祖所托,更是天道之意。你两位师伯自是不会与他为难。其他人等,即便心里不满,也不敢如何。”众人这才面色稍缓。
轩辕黄帝在众位贤能之人辅佐之下,将管辖之地,建设的日益兴盛。那青帝战败之后,收拢残余,后来得知蚩尤远走南瞻部洲,担忧轩辕前来报复,便带领族人渐渐迁至东胜神州东南居住。
待得轩辕将诸事安定,柏鉴这才向轩辕提及他与白帝之女的婚事;轩辕听了,初始之时,本担忧民生未稳,应暂缓此事,后经柏鉴多次相劝,又念及当日白帝屡次相助自己,因此便应下此事,亲自前往西昆仑。
白帝因得膝下唯有一女,平日素来宠爱,先前未知轩辕性情,故而先前推脱此事;如今大局已定,又见得轩辕颇有才华,心中已然满意,故而当轩辕亲自前来,便允了此事。
白帝之女西陵氏,不仅品行端庄,更是有智慧之人,与轩辕大婚之后,也是多有建树,众人对之皆交口称赞。其时人族大多以兽皮为衣,此时工艺粗糙,那兽皮之上,更是多有异味,后西陵氏教民植桑养蚕,取蚕丝而制成衣物,众人更是对西陵氏心存感激,尊之为螺祖;曹胡发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此后,更是贤人辈出。有伶伦取山竹制萧,定五音十二律;有仓颉观众生万物,取其形而造字;有风后制阵法;为解决河流通行不畅,轩辕黄帝又带臣民制船以行走在江河之上;制车以代步;此时人口渐多,居住不便,轩辕便带臣民伐林而筑房屋,为防野兽侵袭,更筑起墙护住人族聚居之地,称之为城邑。
此时以物易物已渐不能满足所需,轩辕黄帝又与臣民商议,定度量衡,后又取首山之铜铸造货币,以做流通。因当初燧人氏名万物之时,尚未完全,轩辕便带臣民踏遍山川,确定万物之名,将星宿划分为二十八宿。以甲乙十天干之日为月、以子丑十二辰代月而称年,以六十年为一甲子。
轩辕黄帝虽然于人族有大功德,但因与蚩尤之战,杀孽颇多,业力缠身,终劳累而逝。轩辕黄帝仙逝之时,八景宫中太上老君叹息一声,出了太清天,去了幽冥血海。
此章部分资料,取自百度。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