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幽老祖已然发下誓言赵公明当下微微一笑,那盛着他血水的玉杯,随手一道灵气打出,那水杯之中,冒起一阵烟雾,未过片刻,半杯的血水便已是消失不见。
须知这通幽老祖所立的誓言,乃是天道血誓,若是赵公明将那杯中之水饮下,则立刻便与通幽老祖心神相连,如此一来,便如那洪荒异兽同心虫一般,不论通幽老祖心中所想何事,赵公明俱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通幽老祖见得赵公明显然已是相信了自己,心下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但即便如此,对于适才之遭遇仍是耿耿于怀,不由得开口问道:“帝君,从今以后,我唯你马首是瞻,但也望帝君勿要将我看成外人。我虽知晓,你早已是斩却两尸的准圣,但我这九幽离魂术,也是极为不凡,自我创出至今,从未失手,却不知帝君因何不受影响。”
到得此时,赵公明也不欲再行隐瞒,当下便把胸前所挂玉佩取下,递与通幽老祖道:“确实如你所言,初始之时,我未有防备,已然被你离魂术所伤。便是借助这枚玉佩之力,方能一直紧保灵智不失。”
通幽老祖将这玉佩放在掌心,凝神观察了片刻,却是看不出有丝毫异样,思及赵公明此时已然万万没有欺骗自己的必要,不由得更是觉得心中怪异,正欲将其交还给赵公明之时,突然发现一丝极其微弱的黄光玉佩上一闪而过当下不由得惊道:“玄黄之气!”
这天地之间,若是哪种灵气,最为稀少,珍贵,则莫过于这功德所凝聚的玄黄之气。有功德在体,不仅可避灾免难,便是修为比起他人境也要快上少许。
当日通天教主将这功德事,详细告知与赵公明之后,赵公明才知晓要想获取功德,竟是如此之难。详细说来三界之内,在人族三皇之后是再无一个功德加身之人。由此可见,这玄黄之气的弥足珍贵。
但这三界之士,大都深知这功德的珍贵之处,是以即便是因缘际会,天降功德,也是赶紧炼化升自己修为。如此一来,却是除了开天之初古所留的大功德之中,有几成凝聚成那万法不侵于头顶,便可不败的玄黄玲珑塔之外无一物,乃是这玄黄之气所成。
这玄黄之气既然如此贵,能驱邪避凶,凝固心神,自是理所应当。赵公明当日在昆仑山之时,便是借助那女娲娘娘造人的功德,借十二品青莲,斩却善尸,是以对这功德之妙用,更不陌生。
玉佩,本是前些时日,闻仲带这子辛前来蓬莱岛之时,因得自己对这子辛,甚是喜爱,故而按照自己记忆,做了不少前世之时,孩童的玩物,子辛一时高兴,才从自己颈上取下,交与自己之物。
贵为大商太子。以这上品昆仑玉雕琢而成地玉佩作为饰物。也说得过去。但赵公明所惊讶地却是。无论如何。这子辛不过是一个凡人。却又从何处。得到这枚含有玄黄之气地玉佩来地。
但竟子辛早已随闻仲离了蓬莱岛。想必此时。尚在那三山关处与明军对峙。是以赵公明虽是心中惑。也不可能立刻便赶去询问。但此次却是因得这玉佩。不仅是救了自己性命。更是为自己紫薇一脉。寻了个得力助手。这个大因果日后却是必须要偿还。
解了通幽老祖心中地惑。赵公明这才开口问道:“你此次前来。莫非也是受了我二师伯元始天尊之命。前来取我性命?”
通幽老祖听了此言。不由得微微一怔。道:“元始圣人?便是与帝君师尊通天教主。同为三清地那位元始圣人么?”
赵公明本以为。这通幽老祖便如应龙几人一般。乃是受二师伯元始天尊之。前来人界。对付自己而来。但此时观其反应。显然别有内情。连忙开口道:“难道你此次前来。并非是如那清玄、太虚二人一般。奉了我二师伯之命。对付与我?”
通幽老 英雄无敌之混沌牧师帖吧祖更是只觉得摸不到头脑。见得赵公明还欲再问。连忙
:“帝君不必心急,我仅将我所知,告知帝君。若我所说之后,仍是心中犹,我们再慢慢打算也是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