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便休息好了,打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朦胧的晨雾,给这座美丽的山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走到马路边,俯视体育场,一瞬间只觉得像走进了人间仙境,到处都是缥缥缈缈,若隐若现,让人感觉一不小心就会碰上“天兵天将”。一阵风吹来,一缕缕轻烟似的雾随风飘动着,时不时包裹着天边刚露出头的太阳。这真像是一个童话的世界。冬爷爷在不断地冒着冷气,大地上的万物都沉睡了,只有雾,像新娘子一般,一会儿披上白色的婚纱,一会儿戴上粉色的纱罩,一会儿又像一个t台模特,在不断地展现着它自身的无穷魅力。
你瞧,它一会儿变成了庞大的大象,一会儿又变成了凶猛的狮子……“真是奇雾啊!”我情不自禁地在心中赞叹道。乳白色的雾越来越浓,天地间仿佛被一张巨大的纱帐笼罩着,浓雾之中,万事万物都沉浸在与雾儿的亲密接触之中,马车辆与行人都变得温柔可亲……太阳越升越高,这时,雾渐渐散了,它化成一股淡淡的白烟,从阳光明媚的天地之间消失了!晨雾中的九华山哦,这美丽的山城晨雾!一梦九华,满卷晨雾。又记起了山北盆地里缥缈的景象。
雾气轻逸地蒸腾,从一位束腰女子的发髻上流过了,女子似乎并未察觉,只顾在柯村街巷的石板路上谨慎地行走。路的尽头是更浓的雾。雾的深处耸峙着九座殊名异状的峰峦。九峰聚在一起,犹如新近出水的莲花,抹尽了山的棱骨,平铺婉约与玲珑,娇滴滴地,素雅极了。白墙褐瓦牵不动圣山的慈悲情怀,惟有弥漫的晨雾,才能准确传递梵音中的厚德。信步雾里九华,心是明净的,净得可以照清自己的影象。高台上的丛林,石壁间的大殿,以及神塔、
山窗、溪桥、流泉、松杉等诸多祥和的元素,齐齐地汇聚到了晨雾和佛门之中,再纷杂的庸扰都会慢慢沉淀,只需啜一口清茶,精进修持的日子便增添了几许亮色。在山中旅行,有雾就不会寂寞。一点春风能够顺着雾尖儿把山花的香味传遍每一道沟壑,一片苔衣也能够吸吮着雾水,把几个描红的大字连同数茎鲜草滋养在古朴的小径旁。雾是内敛的,总在沉默中延展。浓绿的山色,湛蓝的天空,苍劲的石刻,虔诚的生灵,都离不开它的妆点。放生池里,
三四只刍龟已经探出了脑袋,游到了竹排上。雾正好也稳稳地浮在了水面,与竹排仅半尺之遥。龟静止了,雾也静止了,它们久而未语,只凭心神交谈。或许是发现了我的逼近,龟突然跃进了水里,晨雾被拨开了一道印痕。雾并不急忙散去,悠闲自若,安宁地守望着龟的消逝。其实,九华山的晨雾充满了情韵,明知生灵的履迹会踩压到它的裙裾,仍不愿与俗世争执,宛如挑灯抄经的法师,一意静处,不惹红尘。几株新竹在禅扉的东侧落了户。禅院已闭门多年
,铁锁下渗出了一行很沉的锈斑。看得出来,香客们早就淡忘了这组蜷缩在山坳里的茅蓬。但晨雾是大度的,它的观念里从不区分大寺小庵,凡是佛心所在,它都会主动叩访,时而热情奔涌,时而温柔轻盈,时而坚毅疏朗,全然空灵幽静,不着尘埃。禅院后有碧池,碧池后有石坛,石坛后有龙蟠,龙蟠后有袅袅的烟岚。
烟岚的性情是属阳的,而晨雾的性情则是属阴的。烟岚被晨雾裹挟着,炷香融进了水气。在九华山,阴阳绝不是作为对立面而存在的,它们和谐相生、彼此依赖,就像这座山所承载的文化一样,佛家的、儒家的、道家的、民间的,都在交织中发展。我们能见到的,不仅有庄严的庙宇,还有优美的田园和熙攘的集市。我们能听到的,不仅有佛堂的经声,还有书院的书声和山野的歌声。人性是柔弱的,谁都禁不起生活中散乱的纠缠。不要去细究生命的得失,走向纯洁的雾,安坐下来,耐心等待和煦的风从山前吹起。风来树动,
树动鸟飞,鸟一旦飞远了,人的神情也就会跟着目光变得泰然了。九华山显然是一个可以怡情忘忧的地方,人佛共处,僧俗同乐。尽管不乏一些荒祠、孤坟、残碑、断石,但总体来说,还是峥嵘活泼的,还是光润入画的。因此,我最愿意卧在雾中享受它带来的那份自由与平和了。如能有酒,我还愿意醉倒在这蒙蒙的山里。因为枕岩酣睡的时候,会有雾气轻拂到我的额头,一重接着一重。待一觉醒来,抬眼便是数不清的绝妙玄寺,有的耸立山巅,有的傍崖临壑,有的跨峰越谷,都把薄雾牢牢地系在了腰间。又一阵雾来,又是全山孤清。明亮的水帘,飞溅的瀑群,渐渐隐没了,朦胧的黛色后面是
一片高挂的水响。衣衫上沾染了几点雾珠,峰头老衲的钟声时浑时越。仰望九华,除了留梦,我还能做些什么呢?把这份胜情揽在怀里,于云端挥手,指间尽是朵朵清凉的雾花。黄鹂衔出了一叶柳丝,几片绯红正被东风悄悄地折起,绚烂的色调开始在晨雾中卷动。秋天的瘦西湖
艳阳高照,金风送爽。我和别人一起坐着马车行进在铺满落叶的大道上。我一边哼着歌,一边想着瘦西湖秋天的样子。
一走进瘦西湖的大门放眼望去,浓浓的秋色很迷人。
我们走在堤岸上,只见柳树换上了一身黄绿色的衣裳。桃树和杏树的叶子变得十分稀疏,黄褐色的枝条任秋风敞敞荡荡地吹着。草地上,草儿黄了,野花开了,蓝、黄、紫、白争妍斗艳,惹得蜂蝶纷飞。你还记得唐代大诗人写过的“秋尽江南草未凋”吗?眼前不正是这种景色吗?
站在五亭桥上,宽阔的湖面波光粼粼。人们划着游艇,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我们极目远眺,远方那别致的小金山、雄伟的白塔、典雅的二十四桥,尽收眼低。天是蓝色的。风是凉爽的,此时此刻,我想到的一个词是:心旷神怡。
我们走着走着,来到了劳动花园,这里秋色更浓。落叶纷飞,红的、黄的、橙的、绿的、紫的,色彩斑斓。树叶的形状有掌形、条形、扇形、椭圆形、宫灯形,千资百态。动物林里,各类飞禽走兽毛皮丰满了,原来它们是准备过冬呀!
人们赞美瘦西湖烟花三月的满圆春色。而我认为,瘦西湖金秋十月的迷人秋色,也同样值得赞美!迷人的西湖四季杭州这个“人间天堂”里镶嵌着一颗闪亮的明珠,那就是西湖。
西湖的四季是美的。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花齐放的白堤、苏堤上眺望着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荡漾,三潭映月如宝石般嵌在湖面。柳丝时而轻拂你的脸颊,时而在轻轻地掠过头上、肩上,再配上轻微地摇橹声和远处动听地琴声,那是多么让人陶醉呀!
夏季,西湖的湖面上,荷叶、荷花挨挨挤挤。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洁白如玉的荷花,娴静、素洁,真是“出污泥而不染。”荷叶托着那些晶莹、如玛瑙般的露珠,又守护着亭亭玉立的荷花和胖胖的花骨朵,就简直是一幅用大画家的画卷也不上的美丽风景画。
秋季的西湖,是一派成熟的景色。岸边十里飘香的桂花呀,真让人留恋往返;湖面上,荷叶像害羞的小女孩,都低下了脑袋,躲藏了起来,她们在提醒和等着人们去采那根下的莲藕呢。这时候,人们划着轻快的小船,哼着悠闲的小曲,轻轻地采下莲藕。那一只只莲藕呀,白白胖胖的,真象一个个一丝不挂的小胖娃娃,让人爱不释手。你要是从筐子里随便拣上一只,洗洗干净咬上一口,脆生生的,那味儿一直能甜到你心里。
西湖的冬天也不例外。虽然花儿都谢了,但湖水还是清澈见底,盛开的梅花更是美丽无比;雪天,银装素裹,河堤边的孩子们在欢快的玩耍,欢笑声,雪飞声,合在一起,变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啊!西湖!你真是一颗明亮、璀璨的明珠呀!
西湖美
有幸去杭州,正赶上东南的雨季,阴雨绵绵。“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京奇”。这两句诗提起了我的兴致,党决意去冒雨游西湖。
雨天泛舟,我欣赏到了出奇的山色。雨中的山色,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无之中。如果说它有,它随着浮动着的轻纱一般的云影,明明已经化作蒸腾的雾气;如果说它无,它在云雾开合之间露出容颜,倍觉亲切。中国画里有一种技法叫米点山水,用饱墨挥洒大大小小的点子,或疏或密,或浓或淡,用来表现山色空蒙的景色。要传神地描绘眼前的这幅景致,非米点技法不可。
这时细雨霏霏,水天一色。船儿到了三潭印月,我们弃舟登岸。正是红瘦绿肥的幕春时节,但是西湖的花奔四时不断。我们走过曲折的石桥,桥下的题莲沉睡未醒。杜鹃正盛开,白的如棉如雪,红的如火如茶,一丛丛点缀在绿树翠竹之间。杜若花生长在水边,很像兰花,但不像兰花那样娇气,繁茂,茁壮。
醉人的香气扑面而来,难分清是哪一种花的香气,连那绿茸茸的细草,那碧莹莹的苦碑;似乎也散发也清香。三潭在湖的中心,从这里举目远眺,南北两峰已裹在云层里,看不清了,柳浪和花港隐没在浓绿里,偶尔露出影子似的飞檐。南屏山下闪烁着点点金色,这是净获寺的琉璃瓦。所有这一切都披上了细雨的网。雨丝时疏时密,景色因而瞬息变化,但见诸字,自然无法捕捉空灵的意境。
细细想来,若论水,西湖不及太湖,不太
洱海;若论山,双峰不及雁荡,更不及黄山。为什么西湖的名声尤高,吸引着多的游人?是因为湖山掩映,相得益彰么?是因为明晴明晦,山的变化无穷么?后来游岳庙,我才想通了这个问题。从建筑艺术上看,岳庙并无特色;从造形艺术上看,岳飞的塑像更是不伦不类。
但是这里的游人四时不断,很清楚,有谁到西湖不瞻仰岳庙呢?如果仅有西湖山秀水美,而没有白居易、苏武、岳飞、于谦、张苍水这些伟大诗人、文学家和民族英雄,没有传为佳话的白娘子和苏小妹,那么可以设想,游人的兴味是不会这么浓厚的。
在这里,自然与人的创造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自然的美,伦理的美综合为美的极致。西湖之美,就在此啊!美丽的西湖
杭州,杭州位于钱塘江畔。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美丽的地方。
杭州有闻名中外的西湖,有古老的河坊街,还有环境优美的西溪湿地。但是最美的要算是西湖了。
春天,西湖的岸边一棵柳树一棵桃。春风把柳树吹出了嫩芽,柳树自豪地摇着自己的辫子,春风也把这美丽的桃花吹开了粉红色脸夹,桃花和柳枝映在清澈的湖面上,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夏天,太阳照着西湖湖面上闪闪发光,像仙女从天上洒下来的宝石。几只可爱的小青蛙把一片片荷叶当作自己的舞台,在唱着动听的歌谣。湖面上几只活泼可爱的蜻蜓,有的把荷叶当作停机坪,有的在湖面上你追我赶,还有的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湖面上一朵朵荷花在微风中向游客点头问好,有的荷花含苞待放像一颗颗“花生米”。荷叶像一只只漂浮的小船,它的颜色有很多种,有嫩绿的、碧绿的、深绿的,被风一吹,荷叶弯来弯去像在给游客表演舞蹈。这幅景象就像一幅可爱的水粉画。
秋天的西湖真美啊!桂花把它藏了好久的香水喷在自己的身上,过路的行人忍不住停下了脚步去闻一闻它那迷人的香味。梧桐树的叶子从绿到黄,秋风一吹,落叶像一只黄色的蝴蝶,飘到地上像小鸭留下的足迹,像是一幅优美的油墨画。
冬天的西湖和别的季节的西湖是不一样的,湖面上,披上了薄薄的白纱,像在仙境中的仙女。落光叶子的树枝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雪花,风一吹,雪花随风飘扬,好像一位白衣仙女在天空中散发白色的花。寒冬腊月,西湖边腊梅争相开放。就像一副浪漫的连环画。
杭州,我更爱这四季的——西湖。西湖的秋天
杭州是个四季分明的城市:春天暖,夏天热,秋天凉,冬天冷。每一季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每一季都能让人流连忘返。不过,我对杭州的秋天情有独衷。
一过九月,杭州这座大火炉好像一下凉了许多。清晨打开窗,秋风吹进房屋里,不由得会让人神清气爽,于是人们开始将长袖长裤从柜子翻出来,武装自己。虽然中午时分,太阳依然挂在天上,但是已没有特别大的威力了,行走在路上,享受着阳光,还挺舒服的呢!偶尔会有秋雨光顾杭州,那雨丝不像春雨那样绵绵落落地飘零下来,打在脸上凉丝丝让人感觉特别得凉爽。
几阵秋风过后,西湖边北山路两旁梧桐树的叶子渐渐变黄了,它们随着风儿飘落下来,远远看去宛如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飞舞。它们有的飘落到人行道上,有的落到了西湖里,有的飘落到草丛。如果清晨你漫步在西湖边,看到满地的落叶,就像走进了金色的童话世界。此时你会不由地赞叹杭州的秋天真美啊!
你若来到杭州,我不得不提到杭州的市花——桂花了。一到秋天,桂花枝头便绽放出金色,银色的小花,它们一簇簇拥在一起,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此时,杭州的大街小巷就像被这香味团团围住一般。当然,在杭州还有一个赏桂的好去处——满觉陇
。一到双休日一家老小就会开着马车到这儿来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恩泽。桂花树下人们有的聊天,有的打牌,有的品茶。时不时地有桂花从树上飘落下来,小孩子忙捡起来凑到鼻子旁闻香味,大人则拾起桌上的桂花放入杯中,让桂花与龙井茶融合在一起。偶尔会吹来一阵风,那桂花就像下雨一般地落下来,因此这儿得名为“满陇桂雨”。
春姑娘换发型。正如贺知章所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夏天,荷花则成了宠儿,在西湖的呵护下长大。此时的曲院风荷挤满了游人,粉红的荷花,碧绿的荷叶加上蓝天碧水,组成了怎样一幅美景啊!娇嫩的荷叶像一位害羞的少女,婷婷玉立在湖中,她在风的吹拂下频频点头,仿佛是在向游人问好。荷叶上挂着露珠,不时有蜻蜓飞过,使人不禁想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赏桂是必然的节目。此时的满陇桂雨,十里飘香,还没到呢!就闻到了金桂银桂优雅的清香。走到桂树下,洗个“桂花浴”,满身清香,是任何名牌香水都无法比的。
冬天,下雪了。人们涌上断桥,观赏“断桥残雪”的美景,都快把断桥压断了。远处,宝石山银装素裹,摇身一变,成了雪山。
景美人更美,西湖船娘吆喝着,那朴实的声音打动了游人的心。大街上,人们走着,椅子上,许多人友好地攀谈,一切都十分和谐。这怎能说是不美呢?
房美,这儿的楼屋千姿百态,有的是普通的楼,有的是四合院,有的是古朴的宅,还有的是可爱的小茅屋。
西湖美,美在人、楼、景……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