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陶罐也是从古墓里面挖出来的,他没有埋下。***这个陶罐很像一个他原来用过的海子。原来那个海子也是用来装饭的,叫他弄烂了,懊丧了很长时间,这个海子刚好补上。原来那个海子上面没有花纹。这个上面有,比那个还好。刘雀儿很喜欢,认为这是地下的先人专门给他的。他一手提上很喜欢的装饭的海子,一只手拿上锄头,到桃花山去。
走在路上的刘雀儿想,等两年桃花山上面的桃花开了的时候,就不教兰妹儿去羌氐市打工了。那时候我一个人挂面,就顾不上这里,需要人手帮忙。兰妹儿不喜欢干挂面的活路,嫌面粉面筋弄脏了头和衣裳。她喜欢花。这里满山坡的桃花,红艳艳的,她一定喜欢。兰妹儿也喜欢玩耍。这里正好,有花,有草,有
光光的大石板,正是玩耍的好地方。兰妹儿也喜欢吃桃子,她一定会愿意干这件事的。春天满山的桃花和绿叶,夏天满树的桃子。桃树林里,外人看不见,要是她再来逗我,我是可以和她打跳的。反正,要不了几年,她就是我的女人了,打跳不算啥吧,比起电视里面那些搂搂抱抱的,文明多了。刘雀儿想,那样,她就不会一个人闲得慌,就能留下来,不再想出门去的事了。ww
这样想着,刘雀儿就动手继续挖昨天没有挖完的坑。
这片桃花山,是桑树垭所有承包山面积最大的一片。当年包产到户的时候,都嫌这里到处都是古墓,到处都是青石板,像是大户人家铺的院坝,没有一点儿土,哪个也不要。青石板缝隙里面年年都要生长出来要死不活的草,没有一根树枝,更没有一块突起的大石头,不晓得为啥就叫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桃花山。青石板缝隙里长出杂乱的叫不上名字的杂草,长长短短的,把凌乱的青石板都要盖住了。个子矮的人进去,外面也不容易看见。远远地望去,这里是没有石头的一坡荒草,毛茸茸的。没来过这里的人,站在远处看一眼,都会想,要是开垦出来,定是长庄稼的好土地。可是来过这里的很多人,他们看一眼这些大大小小的薄薄厚厚的青石板,转身就走了,决不会来第二回。桃花山就这样荒废了不知多少年。
包产到户的时候,只有刘雀儿家还缺少一分地,这块名字好听却纯粹没有一点作用的山坡,就分给了他家。刘雀儿的爸爸在桑树垭是出名的老好人,从来没有和人争吵过,也没有人欺负过他。这就和桃花山一样,对任何人都没有用,也没有任何人去开垦它。都说分给他家这块大面积的桃花山,并没有亏欠他。一分地多大,桃花山多大?他所有的地,还没有桃花山的一半大呢。何况,一出后门,就到了承包山上,和放在家里一样,多方便。刘雀儿的爸爸承包后,根本就没有来过这里。他要种庄稼,要靠现成的土地吃饭,顾不上来这里。来这里没有任何事可干,一根柴棍也捡不回去。这片有着一个好名字的桃花山,就这样又荒芜了很多年。
多少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刘家只有刘雀儿的时候,桃花山还是原来的桃花山,刘雀儿却有了想法。他见别人家的山林都郁郁葱葱的,都藏住野物了,都有木头卖、有果子卖了,就想把桃花山也开出来,叫它有收益。桃花山到处是古墓,像古墓一样荒凉死寂,连一只鸟儿也不愿意往那里飞,人更不愿意去那里。活人忌讳死人,不愿意到有死人的地方去,何况那里有从古到今的死人,有一个挨一个的古墓。墓口像是张开的黑洞洞的嘴巴,胆小的人一看就汗毛倒竖,头皮麻。就是有宝贝放在那里,也没有人愿意去捡。
刘雀儿有力气,种好了地,就用空闲的时间挂面。卖了挂面,油盐酱醋的钱
有了,穿衣吃饭就不愁了。别人都用这空闲时间出去打工或者干其他的手艺挣钱,刘雀儿不想出去,出去也找不到活干,就在桑树垭靠挂面的手艺过日子。挂面卖不出去的时候,就想到了自家承包的桃花山。他不会让自己闲着,他拿上锄头在山上刨,想刨出一些地方来栽树。他把青石板搬开,见石板下面有土。黑油油的肥土,土脚很深。这一现,像是现了金子,刘雀儿很高兴,很攒劲地干起来。一干,就停不住手了。青石板很多,刚搬起来的时候,朝下的一面都有湿气,像人身上冒出来的湿漉漉的汗水,只是比汗水晶莹透亮,像一颗颗滚动的珠子。珠子下面绿莹莹的条纹,像是哪个随意刷抹上去的,浓淡不一,疏密不一,和石板本来的淡白色互相交融在一起,清晰可见,像是有了流淌的活力。风一吹,湿气干了,绿色就更加浓了,白色也就更加浓了,活力也就比原来强了,像是包着的一层透明的薄膜被撕开了,里面的东西显露出来了,石板就成了有生命的青石板。刘雀儿把这些青石板摞起来,腾出一块一块有土的地方。他摞得很用心,像砌墙一样,整整齐齐,横竖都是一条线,像是一排一排的墙,像是一大片没有建成的房子。砌起来的石墙很好看,绿的白的,完全不是原来山坡的寡淡样子,有了生机。有了生机的墙的中间,是油黑的土地。那里是住人的地方。要是住在那样的屋子里面,一定是很舒服的。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