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博丽国的几位首脑来说,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
他们和普通的民众不同,普通的民众还仍被神仙的光辉蒙在鼓里。
他们和上官思等人也不同,几位曾经的“神仙”当时有作威作福,现时无生死之忧。
而这几位首脑自从上官思他们来到博丽国之后,都是日夜操劳,要么操劳祭祀活动,要么操劳怎么对付反女王教,更严重的是皇帝,连续两日和魏斯在床上的“操劳”已经耗费了他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但是那个时候他们都是兴奋的、幸福的,因为有着神仙给他们加的光环和状态,即便这样的操劳,也不知疲倦。
然而现在,这些神仙的光环都变成了负面状态。不仅如此,三位大臣在万邈那里还感受到了万邈强大气场的精神压迫和没有午餐的物质空虚,这也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但即使如此,由于对整个博丽国负担着重大的责任,这几位首脑仍需要连夜讨论如何处置几位冒牌的神仙。
魏斯首先告诉皇帝,万邈的结论是他们几个人不是神仙,而且也不是博丽国人,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
而陆黎则尽可能的将万邈所说的话都向皇帝进行详细的补充说明,因为他认为皇帝需要了解得更多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当所有的细节都做出了完整的描述之后,作为大元帅的李远达首先表态,他建议要对他们实行军队化的管理,也就是一定要砍下他们的头。他说这样才能正国纪、状国威,即便你冒充的是神仙,被我们发现也照砍不误,而且还能警示反女王教,让他们不敢进行冒犯神灵的举动,也警示后人不要装神弄鬼。
他豪言壮气的神态若让人看见,不知道事情因果的人一定会觉得,他要杀的那几个人要么是拖欠了他很多年工资的恶霸,要么就是长期霸占他掬花而不顾他黄瓜的流氓。
但是魏斯却觉得这样做会给普通的民众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
首先,人们笃信这几位神仙,自从他们来到博丽国,到了夜里便是万家灯火,家家寻欢,人人作乐,一派幸福和谐、欣欣向荣的景象,其次,黄瓜掬花旗神圣的意义也是那位假蕾丝女王所赐,而且已经发布到全国,在这种情况下公然砍头是非常不合适的。
因此魏斯建议,暗地里砍头,然后告诉国民说神仙升天了。
眼看这意见就是要往砍头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伟大的万邈说了,皇帝不会处死他们,所以你们懂的,皇帝是不会同意砍头的,因为陆黎还有意见要发表。
这个陆黎,在大家都不怀疑神仙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怀疑,并且成功地让皇帝他们证实了这一怀疑。照说,对于处理这些骗子,他应该是第一个站出来赞成砍头的。
但是,他却在盘算着怎么保住他们的命。
他首先肯定了魏斯指出的繁华景象,另一方面他说这繁华不是偶然的,一定像万邈提到过的那样,那几个人和真的神仙有着重大的联系。
接着陆黎又从另一个角度继续阐述,他认为即使那几个人和神仙没有任何关系,把这些对博丽国有恩的人杀害也是不道德的,万一以后事情泄露出去,不仅给人民造成心理创伤,而且会损害伟大皇帝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哪怕皇帝不在乎给人民造成的心理创伤,也一定会在乎自己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于是皇帝在心理上很容易地接受了陆黎的观点,更何况陆黎又适时地打开这个议事的殿堂的窗帘和落地大窗,从这个高大的殿堂望出去,那真的是万家灯火,而从打开的窗户中听出去,竟能听出隐隐的叫~床声,仿佛鬼哭狼嚎。皇帝站在高处,看到自己子民的幸福,觉得自己的形象是如此高大,一定不能被损毁。
这鬼哭狼嚎之声本来应当可以激起皇帝的情~欲,但是皇帝这几天消耗的太多,现在又被假神仙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所以他的黄瓜也是没精打采。更让这个黄瓜无精打采的是,他非常宠爱的魏斯竟联合李远达,坚持要求暗中处决假神仙,完全弃自己这个英明的君主的伟大光辉形象于不顾。
争论一直持续着,直到深夜才有了决定,而这决定将在第二天付诸实施,毕竟他们几个人已经太劳累了,需要好好地休息一晚才能恢复充足的精力。
可笑的是,这四位首脑在决定这些冒充假神仙的人的命运,但事实上,一口咬定上官思他们是神仙,“逼迫”他们去假冒神仙的恰恰正是他们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