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双大黑眼睛消失了,转换成一双机警的眼睛,是肖克。
肖克说:“进来吧。”
龙飞、路明和凌雨琦走入黑漆大门后,大门又关闭了。
肖克、小姑娘引龙飞等三人穿过灰色的别墅,沿着走廊向里面走去,庭院里漆黑一团,院内栽着一丛秀竹,走入第二道庭院,北屋隐隐透出灯光。
肖克先走入北屋,一会儿又转了回来,微笑着对龙飞等人说:“李老请你们进去。”
龙飞等人鱼贯进入这座古色古香的房间,只见堂屋硬木雕椅上坐着一位神态庄重、目光深邃的老人,他饱经沧桑至今还保存着军人的风范,身材笔直,儒雅威仪。他缓缓站起身来,脸上露出微笑。他用手示意龙飞等人在对面沙发坐下来。
“李老……”没等龙飞把话说完,这位老人用生硬的普通话说:“我听说了,谢谢你们。”然后他坐下来对小姑娘说,“小芳,快给客人沏普洱茶。”
小姑娘点点头,出去了。
肖克说:“她叫小芳,是这里的服务员,也是广西人。”
龙飞仔细打量着房间,只见壁上有一幅书法作品,米黄|色底衬,是类似米芾体的行书,行书的内容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李正人见龙飞的目光落在那幅书法作品上,便问:“这位先生也对书法感兴趣?”
龙飞点点头,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平时喜欢看王羲之的碑帖摹本。”
李正人说:“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的书法,他搜集了王羲之的真迹有三千六百多幅,把它装帧成一丈二尺为一轴,每天观赏,甚为惬意,只是没有《兰亭集序》,以为憾事。后来他听说《兰亭序》的真迹在辩才禅师手里。这个辩才是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的弟子。唐太宗几次召见辩才,向他要《兰亭序》真迹,辩才一口咬定说:‘历经丧乱,早已丢失了。’唐太宗见硬要不行,就用巧妙的办法取来了。东晋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王羲之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和谢安、孙绰、孙统等四十一人修禊,在会上各人都作诗词以纪胜,由王羲之作诗集的序言,序中记叙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欢乐之情,王羲之则抒发了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他书《兰亭序》时,用的是蚕茧纸,鼠须笔,字体遒劲妩媚,压倒了同代的一切书法,在三百多字之中,凡是重复的字都各个不同,其中‘之’字有二十多个,竟没有一个相同的。等到王羲之酒醒之后,几天之内重复写了数十百本,终究没有在兰亭聚会时写出的那篇好。后世称《兰亭集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