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生活给少年带来了欢愉的享受,也是至今仍回味不已的单纯岁月那时,贫苦的少年老家没有电视等消遣的物件,少年在家中最感兴趣的便是停爷爷自耀家史
少年的爷爷是一位jīng瘦的老人,给人一种儒雅之感,这与老人的家世是分不开的爷爷的父亲,也就是少年的太爷爷是一位秀才那时在农村,三乡五镇里考中个秀才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体面事儿,受乡人们无限的羡慕和尊重太爷爷考中秀才后没多久,一向听“亲爸爸”的光绪帝,第一次做了件“出格”的事情,那就是下旨废除了科举制度那一天,太爷爷和他的诸多同窗们痛哭了良久过后,心灰意冷的太爷爷不再进学,而是专心攻读大清律法,成了一名状师,也就是现在总是特别严肃的律师
太爷爷的家境原来只算一般,在太爷爷帮人打官司所获酬劳的rì益丰厚后,家底rì益殷实起来后来,在帮一名年轻寡妇成功获取亡夫的遗产后,寡妇十分感激太爷爷,酬谢了三百亩田产,太爷爷一跃成为富足的地主阶级当时,老家的本村和附近的几个小村的田产全都属于太爷爷一家,风光不已
太爷爷成为地主后,并没有像我们现在电视剧中的地主老财那般可恶,反而十分谦善每到冬季,佃户们谁家没粮交税,无粮食过冬时,太爷爷常匙自领着长工带着米粮去帮助他们,安慰他们放心过活佃户们都十分感激太爷爷,也就尽心尽力去劳作,太爷爷也越过越富,少年一姓成了当地人人闻名的豪姓
等到国民党执政大陆的时期,太爷爷毅然将二儿子,也就是家里六个儿女中最强壮的“老二”送进了广东的黄埔军效习而后成了**驻守当地的一名团长,算是**中的中层军官了家里的老大就更有出息了,被太爷爷送出国留学几年后,成了本地的县长,当时他才十八岁,轰动一时一时间,太爷爷一家有钱有势家中粮米rì以斗进,金银满箱,丝服盈橱,令人羡慕不已
古人云:“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转眼间,国民党的统治rì益腐朽,最终垮台,**一夜间成了大陆的主人,太爷爷一家受到极大的打击首先遭殃的是爷爷的大哥,作为国民党的地方官员被抓捕了,而后被枪毙于镇外的河滩上,鲜血霎那间就染红了水面,渐渐沉散其实,爷爷的大哥为官很是勤廉,虽没有做出什么大的成绩,但也算是造福一方了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只要被打上国民党的烙蝇就必须毁灭无疑,老大就是这样的一个倒霉鬼只能怪他太恋家,不愿听友人的话,退去台湾当团长的老二太忠心于国民党了,死命保卫党国的领土,结果全军覆没当旅参谋长的老四则和蒋总裁退居台湾,从此音讯全无万分悲痛的太爷爷花费了大价钱,买通了一名共军的头目,才得以保存家小和田财
可不就,太爷爷一家再一次深刻地印证了什么叫做“祸不单行”**全面推行土地改革,太爷爷一家遭到致命的打击,家财全部被充公,土地尽丧
巨大的打击令太爷爷心力交瘁,让这位孤傲的老人再也不能从容应对了那一rì,书房内传出一声枪响,令抄家的士兵们吓了一跳待人群冲入书房中,只见血流满地太爷爷吞枪自尽了抄家仍在继续,唯有爷爷他和三哥五姐跪伏在太爷爷的尸体上大声痛哭,凄惨悲凉太阳也敛去光辉,悄然西下
家败了,人亡了,可生者的rì子还要继续过下去
**还算仁慈,给爷爷姐撒留下了三间草房几亩薄田,年幼的爷爷在哥哥姐姐的照顾下渐渐长大chéng ré后来,三哥和五姐实在受不了清贫的生活和乡人的白眼,外出谋生去了,以后也在外成家了爷爷没走,他舍不下这片生养他的土地,死守着这片故土,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因为有着地主成份,一家人常耻到被人心安理得地冷待和欺负少年的老爸和几个叔伯在小时候就常常在外平白无故的被人踢上一脚,呸上一口:“地主家的杂种”而后趾高气昂地离去,好像他的这一脚为社会主义作出了多大的贡献似的老爸哥几个只能顺从,不敢反抗少年就挺庆幸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那个可悲的年代
爷爷家当时很是贫困,可能是出于自己的父亲是读书人的份上,顶着头皮将几个子女全都送进了学校于是就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群刚下学的孩子正兴冲冲的耍闹在归途中,半路上老爸弟兄几个就会见到黑着脸的爷爷后在爷爷的呵斥声中,哥几个万般不情不愿的下田劳作,走慢的还会被身后的爷爷踹上一脚直到天黑,一帮人才灰头灰脸的疲惫回家庆幸的是,兄弟几个都被爷爷供到初中或高中ì子在幸苦的劳作中,不觉间一天天的度过,几个子女个个也长大成家,就像放飞的鸟儿,一只只飞走了留下两位老人守着老宅,在多变的世界点燃一盏明灯,指引着家的方向
每当回忆起过往的种种,爷爷的眼角总是会有些许泪光,触动着少年那颗柔软的心,让少年感触良多
「这一篇,是以小凌我自己的家族史写的,大部分都是真实可信的看了此篇,你是否也会回想起自己的家族坎坷和感触消大家喜欢小凌的文字,支持一下小凌,感激不尽……」********************************************************……」******************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