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果中的那股阴寒之意,除了能断绝魂魄中的生机,甚至连灵念都难以逃脱。恍惚间,顾东篱觉得整个人好像都跌进了无底深渊,深渊那一头似乎只有毁灭,天地万物到了那里,都只能是一个下场??所有的一切全被毁灭,连一丝痕迹都不会残留!
“难道说,这里就是宇宙和生命真正的终结之所?然则,彻底终结之后又会如何?是空无一物的死寂,又或是新一轮的开始?”按理说,一般人到此地步早已心生恐怖,惧怕到了极点,可顾东篱却出奇地平静,反而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深渊背后,会不会是另一番天地?”这么想着,竟而生出满怀期待,渴望着能看一看深渊底下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现实中,在红眉看来,情形却不妙得很。自顾东篱倒下,地|茓内就无端端掀起阵阵阴风,恍如地府搜魂使者齐聚于此。一众蜈蚣个个吓得是瑟瑟发抖,眼睁睁看着阴风回旋渐渐形成一个漩涡,漩涡翻动,直欲把大家的魂魄给吸进去。这下连红眉都撑不住了,扯开嗓子发一声喊,率先朝来路蹿了出去,紧接着蜈蚣群逃得干干净净。
漩涡兀自不停,阴风所向直指顾东篱,就见丝丝元气缓缓溢出。顾东篱直挺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全无知觉,任由阴风将体内生机寸寸断绝!
或问,这野果究竟是何来头,怎地如此阴毒?其实,野果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它旁边的那眼泉水上面。
俗话说,人死以后魂归地府,走得便是黄泉路,然而哪个又说的清什么是黄泉?难道真如世代相传的那样,黄泉不过是深埋于地下,被黄土染了色的井水而已?望文生义,这个说法未免也太儿戏了。
真正的黄泉路,乃是至阴之气郁结而成,实为看不见摸不着,与阳间的所谓阳气截然相反,接引魂魄前往地府的一道阴魂之路。只要有生灵死去,阴气所至便会生成阴阳相隔的一座死门,一旦踏过此门便再无活转的机会。此乃天定,非人意所能挽回,除非有逆天福缘和神灵看护,否则绝不能在黄泉路上回头。
以此说来,黄泉应该是无所常住无所现形,为何又会在这地|茓深处显露出来?内中当然有极深的缘故!
七千多年前,梦魇魔曾在厚土界掀起过一场大乱,其时死伤无算,可谓是亘古未有之惨剧。虽说仅仅只过了六天,混乱便被默提上人等仙人制止,并且揪出了罪魁祸首,但是冤死枉魂的怨气却久久无法平息。此后,修真界为此耗费数十年之功,前前后后做了大小数百场法事,才勉强化解了重重怨气。
作为元凶的那几个梦魇魔,自然难逃天理,被默提上人带回仙界后处死。只是极少有人知道,在平乱过程中,尚有两个梦魇魔殊死顽抗,结果被当场格杀,一个死在星暮洋深海之中,另一个便葬身于这茫茫沼泽。
此处原本是沃野千里的平原,乃是池液川治下首屈一指的粮仓,却因为梦魇魔死于此地的缘故,变成了如今瘴气密布阴暗潮湿的诡雾大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梦魇魔为天地间第一凶物,一生不知擢取过多少生灵的魂魄和灵念,即便是形神俱灭,依然留下了无数无念无想的怨念。
怨念不比阴魂,属于天不收地不管,一般而言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自行散去,是以从没造成过什么危害。但是如此多的怨念纠结在一起,盘桓在诡雾大泽这等阴霾之地终年不散,到底是极大的隐患。数千年来,不是没有修真者察觉此事,也都曾拿出了种种措施,不过梦魇魔实在太过强大,这些怨念还是以各种方式残存了下来。所幸,诡雾大泽一直都没有出什么问题,修真界对此也就渐渐失去了防范,没有再过问。
及至数十年前,这股怨念不知怎地和地府有了瓜葛,不但聚集起无数阴气,而且以阴气幻化出一眼泉水??世间第一眼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黄泉!这件事堪称厚土界百年来最为诡异的事件,可惜无人发觉,至于那几株野果,不过是一些苔藓受黄泉滋养变化而来。
如此蹊跷的事情,千百年难遇,没成想倒叫顾东篱给碰上了,真正是气数!
黄泉浇灌出来的果子何其厉害,一下子惊动了地府,数十缕阴气顺着黄泉路涌来,登时掀起一股漩涡,盘旋之际更是打开了阴阳相隔的死门。受阴气所致,顾东篱满以为能了结一切的深渊,不过是心神失守魂魄散乱后的错觉,眼看灵念飘飘荡荡就要跨过死门,胸前的灵狐印记终于发动。
蓝光一闪,一阵剧痛将顾东篱的心神拉了回来,眼见本命真元已被漩涡吸了进去,当此生死关头也顾不得那么多,大喝一声紫府瞬间涨到极致,元气生机登时一滞。阴风漩涡仿佛察觉到顾东篱的反抗,愈加疯狂的搅动起来,这一下顾东篱哪里还支撑得住,整个身子都被卷进漩涡当中。
耳边隐隐传来一声清啸,灵狐一跃而起,肚腹瞬间鼓起,朝着反方向用力一吹,阴风漩涡当即缓了下来。接着,灵狐又是张嘴一吸,竟然把阴风全都吸进了体内。顾东篱重又摔回地面,眼睁睁看着灵狐身躯被阴风搅散,蓝光陡然大亮,以极快的速度接连化出数十道符篆,硬是将阴风裹着缩回到顾东篱体内。
“这是怎么回事?”顾东篱看得目瞪口呆,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每到危机时刻,灵狐便会显现,只是它吞小狴獬在前,现在又把阴风吸入体内,到底想干什么?”
刚想到这里,紫府猛地一震,灵胎仿佛置身于死寂的虚空,全无着力之处,虽不同于先前那种阴寒到骨子里的痛楚,却在一点一点衰亡。任谁一口吞下这么多地府阴气,恐怕都难以承受,能保住性命就已是万幸,哪里还顾得上灵胎、修为之类?偏偏顾东篱强忍煎熬的同时,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下糟了,灵胎难保!”
须臾间,一段话闪现出来。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包阴阳,阴阳生道。若无阴阳,道气不见,惟阴阳迭运其中,道气长存,历万劫而不坏。道者,阴阳之根本;阴阳者,道之发挥。所谓太极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成太极,一而二,二而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