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子的午饭,由三个炊事兵送到各处去。
伪军、民夫则是在工地的工棚内煮食,分开就餐,可能是伙食标准不同吧!
趁着小鬼子换哨的机会,也看清岗哨情况。
两边山坡上的瞭望哨,偏向工地一端,全是鬼子。
大约是派出的班哨,有自己的帐篷之类,没见着他们下过山。
依山而建的两座哨塔上,各有一名鬼子居高临下注视山谷内一切动向。
每岗两人,两小时一换。
他们白天视线能及小庙这边,晚上可就无能为力。
只要动静不大,引起他们警觉的可能就小。
除了清晨那阵子火力侦察,鬼子班哨不定时地派出小组,沿山坡巡查。
每一处可能被抗日武装人员藏身的地点,都受他们的重点关注。
若非吴毅所选潜伏观察点,是夹在小块山石间的稀疏荆棘丛,位置又过于突出,不像是能够藏得住人的所在。
鬼子的巡查小组,肯定也会光顾!
即便是这样,对面山坡的鬼子巡查小组还是带了点疑心,几次三番举着望远镜注视这边。
有两次还打着旗语,大约是提醒这边的鬼子,重点关注几个可以地点。
而这边的小鬼子,还真就派出三人小组。
警惕地翻过山坡几道石砬子,对几处可以的位置进行彻底排查。
鬼子对咱们是凶悍,但他们自己之间也是有情感的。
可能觉得是对面鬼子有意戏弄,这边的鬼子瞭望哨也端起望远镜,一阵观察。
随后挥动旗子,也给找点事忙活,算是相互之间“幽上一默”。
吴毅却恨透小鬼子这样的“幽默”。
这一点也不好玩!
潜伏侦察,绝不比摸舌头轻松,一点也大意不得!
小庙外边的两道岗哨,每道、每岗三人。
第一道是伪军,第二道是小鬼子,都是六小时一换。
庙门口的是两个小鬼子,则是三小时一换。
傍晚,刚换完岗,就见到庙里走出一拨小鬼子,嬉笑着又一次去寻欢作乐。
计算一下整天进出的鬼子人数,居然除了哨兵跟那三个炊事兵,就剩为数不详的中国菩萨还在庙里。
再看远处负责电的鬼子,又开动电机,肯定再次强迫民夫“挑灯夜战”。
吴毅轻轻地折了根一米多长的棘条,挂上根连着化纤线的白羽,Сhā在左手边的草丛间。
这是黎明时,就与铲子约好的信号。
铲子借着伪装,依照约定匍匐着悄悄爬近山岗。
看到那随风飘舞的白羽,慢慢倒退回去。
夜幕终于来临,吴毅轻舒一口气。
慢慢地溜下藏身处,向山下公路隐蔽前行。
公路通前庄村方向,有一处小转弯,正好有个沟谷。
谷口连着公路,另一端通向深山。
不说什么攻击出阵地,权当打劫前后的集结处,兼撤退通道吧!
约好了让风子、铲子带十几个人,拉上几匹牲口,入夜便在那儿候着的。
可是,走近一看。
里头居然黑压压地挤了近百个“考古队员”及家属,还牵着二十几匹牲口。
这比赤手空拳地遇上一群武装整齐的小鬼子,还令人毛骨悚然!
遇着小鬼子,能揍则揍。
揍不得、揍不过,老子还不会跑?
这么群爷跟身旁,却死活都得担待着!
不得不压低嗓门强调:“听好了,等俺拿电筒晃三下圆圈,你们才能跟上。要不,俺们都死光了,也靠不到小庙那边!你们这帮爷啊!”
自己是八路嫡系传人、是特种兵,可却不是神啊!
若说自己是饿狼,看起来这帮爷是不折不扣的饿鬼。
“就是!俺说过您交代不要恁多人咧!庆生兄弟愣是不信,愣是要大伙全都来,还去拉了不少牲口……要不现在退回去些?”
铲子跟在身边时间虽短,也没受纪多少纪律教育,但对孟庆生不遵守老大命令颇有意见。
他清楚,这万一跟鬼子驳火,推推搡搡跑不快的一大群人,简直就是累赘、活靶子!
“唉!俺不就是想着多个人多份力,多从小鬼子手里搬点东西吗?嘿,大哥,俺跟道功把那些枪、弹送回狼窝沟。你猜大伙咋夸你来着?
“英雄啊!盖世无双的英雄!连俺姐夫、王大伯、杜叔他们都这么说咧……”
孟庆生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抗命行为有多严重。
喋喋不休地汇报,带了枪弹回狼窝沟的得意劲。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