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兵锋无形 > 第五十八章 举债成效初显(上)

第五十八章 举债成效初显(上)

擦拭拆解的时候,拿上一支夏曼利枪,竟然老泪横流、泣不成声。

弄得临时充当“教员”的那些人不知所措,赶紧向吴毅报告。

安慰一番,再温言询问。

才知道这老人家,曾是袁世凯小站练兵时的一员,用的正是这种夏曼利枪。

甲午战争中,在旅顺与日寇作战受伤,痊愈后流落到兴隆山中开荒种地、狩猎。

老人识字不多,却将孙辈赋予“强盛国家,复兴中华”八个字,寄托对国家强大的夙愿。

此次选了孙辈中枪法好的鲁志国、鲁志家、鲁志兴三个送来,就是下定决心要为抗击日寇出力,以了夙愿。

“呵,鲁大爷,您放心!

“有你们大家这样的中国爷们,它小鬼子就休想猖狂!

“这些枪,就是准备分给大家伙的。

“往后鬼子、汉­奸­要是胆敢进山祸害,俺们就拿起枪,叫他们有来无回……”

本来就是让大家先熟悉枪械保养,然后进行必要的­射­击训练,再进行正式授枪。

百多号老少爷们知道让自己拆解、擦拭这些枪支,并非临时拉夫­干­杂活。

一个个都像呵护孩子般,­精­心伺候到手的老枪。

尽管他们多数人只用过土火枪,但鲁大爷这样的老人还是有的,当场成了“教练”。

牛筋洞西北面一处山沟,早已布置好各类靶标。

省却­射­击训练环节,吴毅­干­脆组织他们进行实弹­射­击。

第一项是距离一百米固定靶,五实弹自选姿势。

跟着再给实弹五,对一百米外的移动靶自选姿势­射­击。

猎户不愧是出狙击手最多的群体,这些人的­射­击姿势各异,反应能力各有千秋。

但­射­击水准,都相当不错,可以用平分秋­色­来形容。

鲁老爷子确实不是吹的,清代新军打下的底子,加上数十年来用土火枪在山间狩猎。

重新拿起老枪,装弹娴熟,­射­击更是弹无虚。

有理由相信,要是对上小鬼子,要他们几条小命不是问题。

但吴毅没有什么人都编入队伍的偏好,只决定留下鲁志兴等二十余人。

而让老人和其他“落选”山民一样,扛上到手的老枪,再为他们家其余爷们捎几支。

除汉式****、金钩枪每枪配弹一百,老枪弹有多少算多少,全给带上。

胆敢这样做,就不怕“后世”网络时代,也兴起“嘴炮族”。

有事没事架起嘴炮,轰轰一通,“哼呀,武装平民来抗敌,没人道啊啦呀呀……”?

嘴炮人士那类神经病、心理病态的怨­骚­,能拿来算人话啊?

面对敌寇入侵国土、家园,可不比和平时期。

什么“手无寸铁”的倾诉说辞,固然能够打动心地善良的人们。

鬼子这类禽兽却在耻笑:我们没让你们支那人,不肯手上拿点铁来拼命啊!

确实也是,待宰猪羊任人宰割,你想占啥“理”?

今后,这些散居各处的猎户,不再三里一户、五里一家地分散居住。

而是依照他们的意愿,选深山中几处易守难攻,兼顾方便生产、生活的地点。

形成些十到二十户的新村子,每村组织一个不脱产的护卫队。

视情况,加强部分手雷手、榴弹,加强自卫能力。

少量日伪要是胆敢进山作恶,无需动用部队,就够他们有来无回。

遇上大批敌人,又可以相互支援,为部队赴援争取时间。

百姓具备一定能力自保,多好!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