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39;下营是蓟县北部山区的一个大镇,是这个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
镇内有较大的店铺十余家,粮店、盐店、布店、药店、饰店、染坊、木匠铺、铁匠铺,杂货铺等都有。
下营的集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Z
兴隆南部、平谷东部、蓟县东北部山区的百姓、商人都到这里赶大集。
相对和平的年景,市场繁荣,热闹非凡。
若逢传统节日,总要唱几台大戏,并有花会、皮影、说唱大鼓等文艺活动。
祖居在此方圆几十里的下营人民,春种秋收,辛勤耕耘,加之山坡林果繁茂,虽不富裕,生活还算过得去。
哪怕兵荒马乱,年关临近依旧是络绎不绝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涌向镇子。
有些是想趁集日出售手中物产,为一家老少扯上一些布料,整一身新衣图个好彩头。
有些则是靠手艺吃饭的艺人,试图趁集市换些用度,过个有鱼有肉的大年。
与往年不同,这次蜂拥而至的人,更多的却是另有目的。
这些人既不大担小包携带货物,也没有丝毫手艺人的气息。
他们往往三五十人一伙,一身行头出奇地整齐划一。
不少真正赶集的百姓一看架势,都自觉地拉着同伴避向一旁。
一些对各类会道门情形略有了解的,低声向伙伴介绍,哪类衣装属于什么济世观音会、圣道会,扛着什么样家伙的属于大刀会、红枪会之类。
“他娘的!小鬼子的新民会也来凑热闹,这回集市有得看!”
“就是,他们来搅和,肯定又是对付特勤旅……”
“你们说,要是真干上了,俺们帮不帮把手?俺可听说咧,特勤旅是俺们中国人自己的队伍……”
“帮啥帮啊,就俺们这么个戏班子,能帮啥啊?真干上了都躲远点,这年月吃口饭真难!”
几个显然闯荡阅历深的艺人,急冲冲赶路的同时,左顾右盼地低声嘀咕。
这时,一群浓妆艳抹女子,腰间挎着小手枪,趾高气昂地围着一顶遮挡得严严实实的轿子,不时吆喝路人滚开。
戏班领头的,面色猛然煞白,哆嗦着双唇轻声说:“罢啦,这集俺们还是别赶啦!”
“掌柜的,都快到咧,咋说不赶就不赶呢?岂不坠了俺们罗家班名头?”
但凡唱丑角,身手都不错,所谓艺高人胆大吧!
皱皱鼻梁上早早描画好的脸谱花样,有些不甘地问。
“唉,丑三啊!三河圣贤道的大仙姑都来了,还能有什么好事儿?”
戏班领头的幽幽长叹,不自觉地抹抹额头汗滴,伸手拉住丑三。
“这,这……”
丑三扭曲着脸,回头看看戏班众人都是惊骇不已,不得不跟着转身就走。
两年前,丑三是唱生角的,面容俊秀,用不着画着脸谱遮掩疤痕赶路。
只是在一场堂会上,由于唱错了一段。
被这个什么大仙姑下令拖下戏台,冲脸上狠狠地来几鞭子,一张脸就这么毁了。
讨说法都不敢,只是私下打听到所谓的说法。
居然是大仙姑失宠于会,觉得抽烂这么张好看的男人脸很解气。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些狗东西投靠日本人,迟早吃炮子!
“丑三,你就看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