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租界(习惯称谓,实指鬼子强占的地界),街垒、哨卡随处可见,武装巡逻的鬼子更是昼夜不停地穿梭于大街小巷。
闹出细菌弹空袭这档子事,就连趾高气昂的鬼子侨民、商团都少有上街活动,更别说是低人一等甚至几等的华人。
大清早,两队鬼子相向而行走过两道街垒中间地带,就在他们交汇一处时,街头拐角几座日侨小楼的窗台上,悄悄伸出十几个黑洞洞的枪口。
一阵毫无征兆的枪声猛然响起,百来个鬼子竟然在短短几十秒钟内全部挺尸。
两端街垒中的小鬼子目睹这一切生,傻愣愣地紧握着****、机枪,就是不知道射击。
不是他们战斗素养不高,实在是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
原本的“历史上”自开战以来,所谓的日租界就成为战场。
由于这次是鬼子抢先动手袭击,而蒋委座忌惮细菌武器又搁浅了围攻计划、调走大部分精锐,导致双方战线胶着在开战前的对峙地带。
鬼子等着沪宁杭军心、民心崩溃,只是不时向坚守围攻阵地、据点阵地的国民政府军动试探性进攻。
陈次长名义上是前敌总指挥,实际上已沦为专门负责上海方向防线的防卫司令,手上兵力不足以动进攻,只能严防死守以期为蒋委座部署的沪宁杭外围防线争取时间。
一个多月时间过去,鬼子都习惯于严密封锁控制,等待着全面进攻的时机了,平日里也就是搜捕零星抗日分子,盘查租界中任何可疑的非日本侨民,防止渗透袭击、破坏。
突然面对如此猖狂的袭击,实在是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不过,就算他们有准备,一切也是白搭!
缓过劲来的小鬼子,立即挥出他们残酷训练下练就的战术素养,机枪、****甚至是掷弹筒,猛烈地向袭击者所处位置开火,实行压制性还击,两名带哨的军曹各自握着电话,急促地汇报遭袭情况。
在自己经营的地盘上遭到猛烈袭击,各级鬼子军官的心情可想而知,就近派出的日伪军警分成十几路,戒备着快向“事地点”扑过去。
“来了!”
在鬼子军警经过的路线上,每一处都有一台微型报机重复着这两个字,随后是一串数据,代表各处鬼子出动的人数、武器情况。
几处装备有小型战车、装甲汽车的鬼子援兵,出奇快捷地汇聚袭击地点,分头包抄据说是偷袭者利用的小楼。
闯进去除了找出被捆上的侨民,什么抗日分子也没有。
几个鬼子军官分别厉声喝问失魂落魄的侨民,想从中得到点有用的信息。
居然都说是在睡梦中被捆上,有多少抗日分子、有什么样的武器都不知道,更别说看清什么装束、面目。
捡些现场遗留的弹壳看看,全是常见的柏格森冲锋枪弹,难道只是隐藏在租界的国民政府特务机构所为?
再看看伏击地点到被击毙的“皇军”士兵所处距离至少百来米,又不像是“支那”特务组织常用的柏格森冲锋枪所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