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鬼子陷入熊熊大火中的司令部大楼,陈次长跟普通官兵一样手舞足蹈地连声吼着好,蹦跳乐够了,回头跟师长彭善说:“吴旅长这把火烧得好啊,端掉压在弟兄们心头的无限仇恨压力……好啊!幸好是自己人……”
彭善用劲点点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有些虚幻的火焰说:“之前反击阶段,我军也曾几次炮击,甚至用飞机轰炸过,却没能奈其如何。哈哈,现在看他们小鬼子烧尸……长官,可以冲锋了吧?”
“不,吴旅长说了,我们之前屡次未能奏效,是用炮不对。”陈次长摆手否决,并解释说,“先由特勤旅炮观组指示目标,直瞄射击拔掉鬼子外围工事,再将火炮推进继续直瞄射击,哪怕鬼子司令部还有残敌,也经不住炮击了……”
陈次长现在总算是真的懂了。
鉴于“历史上”国民政府军拿15厘米德国造大炮轰不动,吴毅心知其实是用炮方法不对头,并非整座鬼子大楼如同金刚罩打不破。
缘故就像是“历史上”土八路缺乏重武器,在迫击炮能够打直射之前,拿鬼子砖混结构碉堡都没招一样。
小鬼子见惯地震,又兼有侵略战争需要,这大楼盖得肯定是具备抗震功能,还有类似各处码头货仓的防爆防火设施不奇怪,连门窗都加装防护钢板也不是什么意外。
按照国民政府军的算法,15厘米榴弹单命中钢筋混泥土的侵切量为o.25立方米,这还是抛物线落点的量,要是直接命中鬼子大楼立面墙体,或是外挑式加护窗口钢板,不至于轰不动!
再次会面时,吴毅曾就这些原理简单地说了说。
但由于蒋委座及那些“国府要员”依然没能沉住气清醒对待已有的好牌,致使陈次长手中火炮不足,不愿冒险或说有点不信。
较为委婉地劝吴毅说,能够搅乱一下上海市区日军阵脚,为蒋委座部署的外围防线多争取些时机就感激不尽,不指望攻克敌指挥堡垒。
吴毅当时只是说说而已,并未抱什么希望,于是动用蓄谋已久的报复手段,可谓是正合适。
只不过,觉得二千多枚飞鱼,十多万斤黏糊糊的烈性混合油,要是连同附带部件用料算上,这把火烧得还是有点贵了。
跟王亚樵也就略微说说,却被笑骂抠门抠到家了。
人家老王带人准备了几个月,用尽各种手段、耗费无数心机才集齐这些飞鱼,都一点儿也没有蚀本的感觉,认为是大赚特赚了。
比起六架民航小客机高空丢空瓶子吓鬼子,这样的成本真是有点高,也就是便于弄到这些材料的上海好玩玩。
从南京起飞,率队沿着长江往往东飞的高志航、刘粹刚,也觉得编队所载的武器成本有些过高。
成本折算多少钱,他们并不清楚,但是转场承德载弹的时候,顺口问问亲自开车带队运送的热河驻防军黄显声军长,知道每一颗弹需要十多名熟练技工配合,耗时一个星期制成。
其中十架TB-3上分别载有二十颗,到底是何价值,可以管窥一斑。只是听说崇明岛上窝着至少一个师团小鬼子,还日夜赶工准备使坏,才略微释怀。
兵锋无形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