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又一声佛号,言道:“阿弥陀佛,此肉球内有你的五个孩子。”
萧长者不信,再也忍不住蓬发的怒气,吼道:“你这老僧休要胡言乱语,否则我将你乱棍驱逐出去。”
余文广也是点点头。
老僧淡然道:“你若不信,我即将戒刀剖开你看。”
老僧说罢,不知从哪取出一把戒刀,即将肉球剖开,里面果有五个孩子。
这五个孩子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甚是可爱。
萧长者大惊,余文广也是大惊。
众差人无不目瞪口呆。
李善则是一副果然的表情。
老僧微微一笑,安抚众人道:”不必惊恐,乃是五尊菩萨,他日成功上天,长者定然有份。此报长者布施之念。”
如此,萧长者大悦不已,连连向老僧作揖。
余文广也是恭喜道:“萧里正好福气,本官却是没有这般福气,家中有菩萨转世。”
萧长者自然也到同喜,同喜。
李善听到这却哑然而笑,心道:“还同喜,你们两家真不知道是五福临门,还是霉星高照。一个是天庭百花花神中的十二花师之一腊梅仙子投胎,一个不知道是天庭哪个玄仙降世,还福气,受气吧。”
这时,老僧又道:“今日乃是九月念八日,是他兄弟五人生辰,我不免就代五位令郎,各取一名。”
萧长者再次一作揖,恭敬道:“如此多感盛情。”
于是老僧即代萧长者取名
叫做大儿萧显聪,二儿显明,三儿显正,四儿显志,五儿显德。
取名完毕,老僧复又道:“五位贤郎是菩萨转世,脏腑与那凡人也不同。”
萧长者不由好奇道:“有何不同?”
余文广一众差人也是认真倾听。
和尚曰:“凡人脏腑是皮肉的,令郎脏腑各有一样,内乃是金轮脏、银轮脏、铜轮脏、铁轮脏、华光脏,有此辩别。”
萧长者连忙问道:“今日生他下来,他要如何?”
老僧一乐,言道:“三日便能言语,长成日,必有四位拜辞先去修行,有一位常在家,要随他而行,不要忤逆,自可长命百岁,富贵安康。”
萧长者听罢大悦,就要留老僧用午膳。
老僧摇摇头,从容言道:“贫僧已经化缘,不敢相扰,容日再拜。”
说完老僧之后便转身离去,萧长者留不住老僧,只好作罢。
不过,还是把余文广一众差人留下饮酒庆祝。
李善看见众人高兴,不留痕迹的向老僧离去的方向追去。
待众人看不见后,纵地金光法使出,腾挪移转飞速遁去。
才不过飞遁一二里,就看见老僧在树荫下休息。
李善知道这老僧在等自己,也不着急,径直走了过去。
那老僧看到李善走来缓缓,不徐不疾的说道:“施主可有何话说。”
“你……”这一声问话却是将李善问的不该说什么。
李善张张嘴却发不出声音,只能用手指指老僧又指指自己。
老僧看到李善吃瘪的模样还是如枯木般安坐,只听老僧平静无波的言道:“我知你要问什么?你不必答话,听我道来。
有那瑶池天宫宽广万里,宫銮映辉,楼阁耸立,雕梁砌栏,画栋镶亭。蓝瓦碧墙,美轮美奂,又有仙女、侍官穿梭其中,或挎篮摘桃,或传递酒水。
却是五百一度得蟠桃盛会即将到来,仙官造酒,力士盘曹,仙婢摘果,童宴。瑶池之水乃仙露玉髓,醇香醉人,沁人心脾。瑶池又有一玉桥横跨其,驻桥观望,可见片片清荷冒出牙尖。过得玉桥,乃是一片珠楼,珠楼之后却是果园。果园内有蟠桃仙树,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瑶池金母,就居住于此,并号瑶池圣母王母娘娘。瑶池金母常以有蟠桃仙果自得,因而每五百年就召开一次蟠桃盛会,宴请三界一众大神通者。
又是蟠桃成熟,宴请宾客之时,瑶池中的仙女、侍婢、童、力士、仙官、仙吏早就忙碌个不停,准备一切,招呼来客。
今次与往日不同,这次蟠桃盛会宴请了九位圣人、五教高人、六御大帝、地仙之祖、五斗星、西方佛陀、仙界众帝、幽冥教主并一众金仙天仙高人,而在以往诸天六圣肯定不会来这赴宴的,但今次却是应允前来,瑶池金母因此欣喜不已。
却说那天庭上四部中有那火部兵马大元帅,贵为华光天王,地位高上;却是要巡察诸天,无法参加这三千瑶池之会。
华光天王不服,大闹瑶池圣会,犯了天条,被贬凡间。
华光天王来到人间后却是无法修行,拜在了老衲门下。
老衲怜其不易收他为徒,指点他投胎萧家庄,五眼六通化为五子。如此,才可修行。
事后就遇到了你。”
李善双眼精光闪闪,问道:“大师法号为何?”
老僧双掌合十,低眉顺眼道:“南无火炎王光佛。”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