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总管请。”阿七伸出手示意方万鸿先走。
“走着。”方万鸿一摆手昂首阔步的走在前头。
皇宫离方家并不远,所以没多久就到了宫门口。
守门的侍卫看了皇上的令牌并没有诸多为难。
阿七和钱公子还是第一次进这皇宫,巍峨的宫殿之下那一条长长的队伍竟成了一条小虫,缓缓的爬行。
过路的侍卫太监和宫女们见了方总管都要停下来欠着身子道一声:方公公好。
再往里走就不能行轿了,方总管说:“还请公子下轿,再往前走就只有皇子和公主们才能坐轿了。”
几名太监扶着钱公子下了轿,钱公子和阿七径直的跟着方总管去了皇上的书房。
方总管把他们带到门口说:“老奴要去禀报一声,公子稍后。”方总管的口气变得温和许多。
“启禀皇上,您让奴才从方家找来的贵客已经到了,您现在要见见他们么?”方总管的口气变得卑微了许多。
“快叫他进来。”里面传来一阵咳嗽声,似乎是因为兴奋而急切。
可是钱公子却没有进去,钱公子说:“我任务完成了,现在该你们父子相见了。”
“什么?父子?”方万鸿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刚才教训过的下人阿七竟然是皇子,方万鸿赶紧打自己嘴巴道:“老奴瞎了狗眼,竟然不认得皇子。”
阿七没说什么只是鄙夷的看了一眼这个狗奴才,他轻轻的推开门,眼前正有一张金色的长案,上面摆满了一摞摞的奏折,一个白发须眉的老人正披着一件红色的斗篷穿着龙袍轻轻咳着批阅奏章,见有人进来,他马上放下手中的象牙毛笔急忙站起来道:“是应丰么?”
“父皇。”当阿七叫出这两个字来的时候他百感交集,这让阿七不免又回忆到了自己的身世,二十七年前,应丰作为启朝第七个皇子诞生了,应丰也是萧皇后的第二个孩子,在应丰之前还有一个姐姐,她是三公主嘉莹,嘉莹二岁的时候就封了美善公主,嘉莹三岁的时候便有了一个弟弟,可是到应丰出生时,萧皇后便被人陷害说她勾结乱党图谋朝政,便被皇帝废去皇后之位,立了八皇子应连和九皇子应旭的生母王洛凝为王皇后,所以刚刚出生的应丰便受了牵连,皇帝便把应丰托给了自己的十二弟靖王爷抚养,靖王爷的封地就是齐都,它是启朝的一个边陲小城,靖王爷膝下无子,皇帝便把应丰托给靖王爷抚养,当把年幼的应丰送去的时候,应丰就注定了他在诸位皇子中的卑微身份,自己已经册立名号的姐姐也早早许给了外邦,萧皇后因为含冤受屈再加上挂念自己的一双子女五年后郁郁而终。
萧皇后死后,皇帝才想起自己还有一个没见过面的皇子,他便去了齐都探望了应丰,五岁的应丰算是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父皇,而之后的二十多年这个拥有众位皇子的父皇就把这个没落的七皇子给忘记了,要不是前几日发生的一桩事情,皇帝恐怕永远也想不起自己还有一个七皇子。
皇帝过七十大寿的那天晚上,他梦到自己的九个孩子个个拿着刀剑逼着自己交出皇位,正当皇帝犹豫不绝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那人说:“我是神仙,在天上看不惯你这些孩子们的所作所为,今日趁着你七十大寿我要提醒你,你这九个孩子都不能担当重任。”
皇帝听后急了:“我就这几个孩子,如果他们都不能担当重任,那么启朝的江山岂不是毁于一旦?”
“在你身边的这些皇子都不会成为将来的皇帝,难道你把另一个给忘记了么?”老者道。
“另一个?”皇帝思索了半天才大悟道:“你是说应丰?”
老者并未答话,他驾着白云归去了,等到皇帝醒来的时候发现香炉里竟然升起一团雾气,这雾气没多久便幻化成一个字——丰。
皇帝不免想到自己的几个皇子:大皇子应承因病去世,二皇子应恒身染顽疾,三皇子应禹被蛮夷抓去做了人质,四皇子又出家做了和尚,五皇子天生愚钝,六皇子已经战死沙场,八皇子被册立为太子之时风雷大震,这个八皇子竟然被吓傻了,九皇子应旭倒是天不怕地不怕可是他性格鲁莽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还有那十皇子却还是十岁的顽童,只知耍乐不知道理。
如今只附一线希望于这个七皇子,便匆匆的招了七皇子进京,可是七皇子却再三不肯入京,两人只是书信往来,皇帝便用赏菊会来引诱喜爱作诗的老七,但是应丰却说自己就算入了京也不会住进皇宫,所以皇帝才问了毫不知情的方公公那里适合贵客居住,方公公便推荐了方家。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