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赤胆忠心
九皇子腰间一柄大刀并不显得臃肿,反而更加威猛,他是启朝唯一一个可以佩戴武器上殿的将军,并不因为他是皇帝的儿子,在启朝无论是谁,除了皇宫的侍卫之外没有一个朝臣可以佩戴武器上殿,只有九皇子,这个战功赫赫的威武将军,九皇子半跪在龙椅之下道:“不知父皇找儿臣来商议何事?”
九皇子的声音震得殿上文武百官不免为之精神抖擞,就连刚才昏昏欲睡的老臣也马上睁了睁眼,站的笔直,皇上说:“如今找你来是想与你商议与吐蕃和亲之事。”
“父皇,你别说和亲就是你让我在战场上少杀几个我都不肯,我与他们征战多年,他们总是用诈降来欺骗我们,这样的当我们上过多少回了?父皇,你给儿臣十万大军,我准能让他们灭族。”说着九皇子瞪圆了眼睛,他心里恨极了吐蕃人,吐蕃人十分狡诈光是用歪门邪道的手段就让九皇子的士兵死伤万余人。
“应旭啊,你可不能以暴制暴,这次和亲是吐蕃提出来的,我们一向是以和为贵,只要他们肯退兵我们吃点亏又如何。”老皇帝捋着发白的胡子,似乎很想赶快与吐蕃修好。
“父皇,你难道忘记前几天儿臣刚刚大败了吐蕃么?他们如今是儿臣的手下败将,我们正应当趁他们士气低落的时候赶快进攻,可是父皇却硬要把儿臣给召回宫来”九皇子还想说什么,此时丞相一脚迈出打断了九皇子的话。
丞相道:“九皇子不可怪罪皇上,皇上也是为了大启着想,兵不好勇将不恋战,皇上此举乃是为天下人着想,若是凭我们一时占了上风,就忘记吐蕃人的狡猾那我们是要吃亏的,况且这次多亏皇上把九皇子召回若是您再恋战再往前十里可就是吐蕃人设下的陷阱。”
“丞相怎知十里之外便有陷阱?”九皇子一问,群臣也都开始议论纷纷。
吕栋不慌不忙的说:“其实皇上早令我们的探子混入吐蕃,但是因为势单力薄只能艰难的传些消息出来,若是这次和亲一来可以放松吐蕃的戒备,二来可以让和亲过去的公主培养自己的势力,只要我们里应外合,不用十万大军,只凭一只精锐便可降服那些蛮夷。”吕栋说完群臣哗然个个赞不绝口,海夸皇上英明。
可是九皇子依然听不进去,他说:“就是有陷阱,凭我的功夫恐怕也羁绊不住我,父皇,你怎么能想到用女流之辈来完成统一大业呢?若是传了出去那不是胜之不武么?”九皇子依然执拗。
老皇帝并不做声只听两人之间舌辩,吕栋又道:“九皇子,您光说用武力,可是你可知道全启朝的百姓要养活这十万的大军得用多少年的劳力么?这些年为了和吐蕃抗战百姓连年赋税沉重,现在启朝国库空虚啊,若是再打下去,恐怕仗是赢了,我们的百姓就要没饭吃了。”吕栋动用了老百姓这让群臣不免为将来的百姓疾苦发出担心的叹息,有的甚至还小声说:“还是和亲好,不要打仗。”
“父皇,和亲就代表我们软弱了,父皇,若是我们打败了吐蕃,百姓以后再也不会担心战争了,父皇,你去看看那些靠近吐蕃边境的百姓,他们烧杀抢掠我们的百姓别说没饭吃,就是连死都衣不蔽体啊,父皇若是怕百姓赋税沉重,那就不要叫百姓赋税了,让文武百官他们家里有的是银子,据儿臣所知单单吕丞相家的古董花瓶就能抵一万户的赋税,还有王大人”九皇子还没说完,吕栋和王大人双双跪下道:“这是万万没有的事情啊。”
文武百官也都战战兢兢,没想到这个九皇子为了打仗竟然连自己的舅舅都摆了出来,他口中的王大人正是王皇后的亲生哥哥,老皇帝只是听也不做任何发言,似乎是在坐山观虎斗,他当然了解自己儿子的秉性,也自然了解群臣的家底。
“应旭啊,父皇知道你是为了这江山社稷,父皇答应你,父皇一定让你铲平了吐蕃,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你懂得什么叫厚积薄发么?现在我们把和亲的公主嫁过去只是缓兵之计,你已征战多年,你不累,你的将士也该累了,这些年你损失了将近一万兵力,现在正是重新招募的时候,培养一个过硬的军队恐怕要几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我们也需要充实国库,为了将来的最后一战打下基础,各位文武可有异议?”皇上问向群臣。
九皇子再笨也听得明白,现在并不是不让他去打,而是缓一缓再打,况且皇上都答应了九皇子一定会让他铲平吐蕃,所以九皇子也不说什么了。
吕栋和王大人终于明白,皇上为什么要坐山观虎斗了,他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知道九皇子一定会扯出群臣的老底,这样一来想保官的一定不会再袖手旁观了,吕栋忙跪着上前道:“吾皇英明,微臣向来洁身自好,现在遇到国家危难,微臣要第一个站出来,臣决定将微臣的三年的俸禄全部充实国库,并且臣愿意带头三年不办宴席,一切节日从简而行。”听到这里王国舅也连连磕头道:“老臣也愿意,老臣愿意捐出老臣东边的宅子作为犒赏有功之臣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