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法嗣明白,如果我仍这样不忍下杀手的话,这场即将胜利的战争也许会输掉。想到这里,法嗣朝我喊道;“王副将,若再妇人之仁的话,将会延长战斗的时间。到时候,你所同情的义军死伤会更多。我们已经让义军遭受重创,此时延误战机,导致失败,然后,杨义臣再带着他的大军趁虚而上,必然让杨公卿大军尽数被灭。”
我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手中的银枪就是不听使唤,仍只是将义军用枪柄将其打昏。
世充在城下看得一清二楚,却也无计可施。急得在城下踱来踱去。
来城楼增援的三千精甲护军也赶到了。
法嗣知道精甲军的厉害,无奈地望着我道:“王副将,听本军师命令,立即下城。快!”说完,首先跃下城楼。
我也随之跃下。
世充与桓法嗣之间的默契让我叹为观止。世充见我们跃下城楼,也同时命令收兵,如此配合得当,难怪能成为唐军的死敌。
我们又重新回到水寨,这让杨公卿也好好舒了一口气。
世充望着我丝毫无责怪的意思,只是关心的问道:“没有受伤吧!”
我点点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杨义臣见我们退回来,喜道:“看来江都军也不过如此。本官先铺了一条好路让王大人走,就是这样,王大人都会摔交。果然是皇上器重的人才。”
“那就再劳烦杨大人前往。现在是申时,我们已经攻城整整三个时辰,城楼上的守军也几乎伤亡殆尽。若不是我江都军马损失过半,绝对会坚持拼死一战的。”桓法嗣说这些话无非是想让杨义臣再冲城一次。他料定义臣攻城必然以失败收场。到时候,还是江都军去了结这场战斗。
杨义臣也看到世充的兵马此时已不足四千人了,再看看润州城楼立着的几名义气,心中开始掂量起来。义军与江都兵马两败俱伤。仔细算算,先前自己的大军攻城也消灭了义军五六千人;江都军马在自己的大军到来之前也消灭了一、两千城楼的守军;刚才一次江都军的冲击,又让义军损失了六、七千人。这样算来,润州城中应该最多只有五、六千人马而已。义臣刚才趁江都军与义军交战时,仔细点了一下自己的军士,连同将校一起,尚还有八、九千人马。应该趁润州守军连番,不得休息之机,率大军而上,破城的机会很大。
杨义臣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只是他们可能还无法知晓由杨公卿训练的精甲护军有多厉害。
精甲护军一直担任润州安防的工作。一旦润州要被隋军攻破时,这些精甲军就要做最后的抵抗。完全是一支能力挽狂澜的强军。精甲军中的战士都是每年通过军功考核与格斗比赛挑选而出。第二年退步落后的,由新人替补进来。加入到这支部队中,就可以配备最好的武器。所以说,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的强。
义臣一心只想立功而获取杨公卿的辎重,率大军再度攻打润州城。
杨公卿也早已将自己的兵力清楚点了一遍。精甲护军未参加战斗,所以保持三千人的数量不变。而守城的其余士卒将校已剩不到一千人,比义臣计算的还要少。
“诸位,润州城破是迟早的事。纵然杨义城的攻击又被我们打退,他们一定上奏朝廷,调更多的兵马来攻打,我们必败无疑。本来打算与杜伏威联合,但润州中间至杜伏威的江淮军势力中间隔有好几座屏障。所以,相互无法呼应。联军计划失败,一时也难以攻取其他州镇。杨某仔细思量过,万一城破,大家还能侥幸活着就各自逃命去吧!杨某孤家寡人一个,最多一死。”杨公卿的话让润州每一名士卒、将校都坚定自己必死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