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充露出一丝奸笑,道:“杨将军,你听不懂吗?本官最希望的就是大团圆的结局。你好好考虑一下,再答复本官不迟。”说完,欲走。
段玄信突然喊道:“王大人稍候。”说完,又向着杨公卿喊道:“公爷!”
杨公卿仍在迟疑,世充终于没有了耐性,丢下一句话道:“杨公卿,本官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了。既然是这样,明日午时,在江都集市,就地处斩。”说完,快步离开大牢。
“那郭莹儿他们一家呢?王世充......你敢伤害他们,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杨公卿此时正死拽着铁栏,怒吼着。
世充从大牢出来,一路回衙门,一路沉思。想着明日就要对杨公卿及部将、士卒施以斩刑,心中还是有些说不出的遗憾。不知不觉回到了衙门,一下子就瘫倒在内室的椅子上。一名下人端上茶来,望着世充轻声道:“王大人,先喝口茶吧!”
世充望了下人一眼,端过茶来,并问道:“桓先生与张大人没来吧?”
下人点点头。
世充叹口气道:“本官花了如此的工夫,用尽了一切办法,好不容易说服朝廷,能救杨公卿的命,没想到他自己竟然不领情。本官如今做这么大的努力,到头来还要留下恶名。虽然做上了江都通守,人还是不痛快呀!”说完,又瞅了一眼那个下人,接着道:“还是你好,在衙门中每日只需做些闲杂之事,领些俸禄,能吃饱、穿暖就行,不似本官这样着急上火。”
“爹,您说得不对。做下人,您甘心吗?小小的一个杨公卿,让他降顺也不是那么难。只是恩德还不足以让杨公卿信服。”世充这几日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我很是担心,所以趁此时来府衙看看世充,顺便谈谈自己对于让杨公卿投降一事的看法,恰又听到世充自语,故有此言语。
世充听到我的声音,立时来了精神。望着我高兴道:“玄应,爹心烦的时候就需要你在身边陪爹坐会儿。”说完,让我坐在他身边。
“爹,其实让杨公卿归顺我们并不是难事。您刚开始用怀柔之策,其实挺成功。玄应听爹说,那段玄应已有降顺之意。杨公卿只是一时无法接受战败事实,羞于颜面,且恨爹入骨。欲使杨公卿彻底降顺,我们一定要将恩泽施到底。让他到时无法拒绝我们。”我一边说,一边向还怵在内室的下人挥挥手,示意让他下去。
下人见我手势,连忙离开。
“恩泽施到底?玄应,爹对杨公卿的恩德已施尽,再施,只怕会惹上诛九族之祸。”世充连连摇头道。
“七擒七纵的典故不知爹有否听过?”我问道。
世充笑道:“爹又岂会不知?”
我接着道:“您与杨公卿只一战定输赢。而诸葛亮与孟获连战七仗,每战皆能生擒孟获。又次次将孟获放回。第七战后,还欲再释孟获。孟获不过西南蛮子,伦理道义又岂能与杨公卿相比。若爹能仿效诸葛孔明放了杨公卿及诸将,还有郭姓女子一家,也许能让杨公卿真心降顺。”
世充一听,喜道:“妙啊!于无人旷野外,假释杨公卿他们,并事先骗他们喝下药酒,一旦他们仍不领情投降,走时必因药力发作而倒地不起,此时再施以斩刑;若他们为本官诚意所动,归顺本官,那岂非皆大欢喜。此计太妙了。”
听了世充的话,我竟然惊出一身冷汗来。我只献了广施恩泽的计策,并没有让世充下药。而世充却曲解我意思,另设恩毒并施之计,果然是一代奸雄,史书上确实没有记载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