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久,阿姐才抽出时间,把呆子超级心痛地花了20元寄EMS的所谓“就业推荐表”弄去盖了章,还跟G市人才市场的搞了个章,这“被G市人”的计划才宣告基本完成。只可惜寄回来的时候用的是某快递公司,价格是比较便宜了(姐签到付的~)那人竟说找不到我们学校的N区,只让呆子去校门上去等他。
那几日呆子尚且处于和论文老师纠结斗争状态,追丰田跑车还来不及,哪里有空出过校门,如今匆匆而出,竟又发现好多明眸皓齿的90后在校门口徘徊不前,呆子仿佛记得那次去ZS大学的情形,心头阴影无限,此时竟然还有不少向呆子问路的,呆子好奇,询问之下,才知道是针对高考志愿的“高校招生咨询”开始了。
啊?
招生啦?
其实,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类似的咨询会活动,只是呆子从未注意过,“原来咨询会可以有这么多人?原来咨询会可以用招聘会的摊位的?原来咨询会可以按照招聘会的模式进行的?”呆子脑海中竟然浮现出这些古古怪怪的疑问,连她自己也都觉得神经。
手机响起。
这手机造价低廉,用着也有些日子了,声音都有点变调,对方大喝:“喂,我等了二十多分钟啦,还不见你在学校门口?”
“咱们学校大啊!”呆子竟然不呆,捏出个很正当的理由来。
“大也不不得那么久啰喂!”那人明显是N城的口音,虽怒但带笑。
“就到了!”呆子飞似的奔去。
拿着那几张花花绿绿的、盖满了公司和人才市场的印章的纸片儿,心中不禁有双重的沉重:“被就业”和“被G市人”,这都是两个大大的“被”字啊!
呆子的学生时代,无不积极主动:主动追男生(失败!);主动给论文老师找茬;主动多选修课程;主动多做功课;主动多学专业;主动给自己弄来某些内部活动的资格;主动帮人修理别人等等。
只不过这些主动,似乎都随着呆子学生时代的终结而逐渐被“被”代替了:“被就业”、“被迁移”、“被G市人”、“被搞错”、“被写错”等等,都似乎随之而来。
而“被写错党组织关系”其实也是G市人进程的一个小小Сhā曲,实在无奈。
把人事档案寄存在G市的人才市场,不单附赠G市户口,还附赠组织关系的托管,让人家不至于成为“口袋党员”,只是党费收取标准极高,貌似是每月十元,这让呆子心中大痛,N市人才市场才两元——究竟口袋党员还算不算党员呢?如果是的话,那该多好!
不过呆子研究了很久,都不知道答案,只好老老实实地跑到院系的党组织,把组织关系搞一搞。
结果拿出来一看,“组织地点”竟然写着G市人事局,虽说人事局和人才市场在大多数城市的是“一套人马,两个招牌”,但G市乃是特殊经济体,政治经济地位都不一样,因此人才市场基本上属于企业性质,而人事局是机关性质,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只有生源地是G市的人,才有“资格”拿人事局说事,呆子迁移户口,只不过是迁到人才市场,属于二等公民,根本不可能做这么“本土人”做的猛事!
呆子看了那张纸(即,组织关系介绍信),头大如斗。
负责院系组织关系老师,性子火爆,呆子平日根本不敢招惹,但如今事关重大,呆子只好勉为其难地再次找她。
“小菲!你的迁移证怎的这么皱!”还没进门,就听到老师暴喝一声。
呆子登时不敢进。
“难道你不知道迁移证不可以补么?”老师大怒,教训小菲。
“我,我今儿去实习的时候,回来被抢了包包,这东西是我追了三四个街区,那人那完了钱把我东西丢了,我才在地上捡回来的!”小菲好厉害啊,呆子自愧不如,的确有一些人,可以为了东西不要命的。
“哎呀!原来有这么个缘故哦!”老师似乎对如此猛女,也很是钦佩,语气变得热情温和起来,“其他东西我可以补给你,只是这迁移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