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东汉王朝(一)绿林聚义 > 第2章 立女后宰衡朝政

第2章 立女后宰衡朝政

王舜点头赞同道:“既是莽兄的安排,那就随我去见过姑母,带她去游历一下我大汉的河山。”

兄弟二人来到长信宫,见过太皇太后,说明来意,太皇太后哪有不从之理?择日安排车马銮驾,带着姊妹仆人从长安出发,走武关、下河南,一路上游山玩水、救济孤寡。平晏先行料理,王舜、王去疾两兄弟尽心服侍,有王莽拨给的银两,又有沿途官府的照应,倒也过得惬意,玩得开心。回到京城,太皇太后说:“你兄弟二人和平晏一路辛苦,今日哀家要好好地款待你们。”

太皇太后发了话,当即在长信宫中设宴,酒过三巡,菜上四道,太皇太后借着酒兴问道:“上次平晏到民间采风,大约也收集了不少好歌吧,说来听听,看与哀家所见相同否?”

王舜忙道:“上次平大人曾将采风得来的诗歌交给我,让我面呈姑母,只是出巡在外,姑母一路劳累,所以未能及时敬献。”

平晏跪奏道:“都是一些乡间俚曲,恐污圣听。”

太皇太后急于想听,便发话道:“不妨,这又不是上朝论政,只不过是以歌助兴而已。要是你说得不好,那我可要罚酒喽。”

平晏再施一礼说:“遵旨。”

太皇太后挥挥手说:“免礼,站着念吧。”

平晏站起身子,屏气凝神,朗声念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太皇太后听了,笑着说:“江南真是鱼米之乡啊!竟有这样好的景致,可惜哀家老了,不然,哀家还真想去看看这鱼莲的美景呢。”

没等平晏等人回话,太皇太后又问道:“还有吗?”

“还有一首,是写男女之情的。”

“哦,说来听听。”太皇太后听说是男女之情兴致大增。

平晏见太皇太后饶有兴致,便清了清嗓子,绘声绘­色­地说:“上邪!我欲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太皇太后夸赞道:“真是一个痴情女子啊。”

平晏见太皇太后高兴,连忙接着说道:“太平盛世,男欢女爱,忠贞不贰,真是我大汉的洪福啊!”

“大汉洪福”这句赞美的话,拍得太皇太后心里美滋滋的。她主动端起面前的杯子说:“哀家有言在先,说得不好要罚酒。这么好的乡间俚曲,让哀家都动情,我只好自罚了。”说完一口倒进嘴里。

王舜见太皇太后如此的高兴,借机拿出吏民的上书,请加赏安汉公。太皇太后接过来看了看,计有四十八万七千人签名奏请加封安汉公为“宰衡”。太皇太后不明何意,问道:“何为‘宰衡’?”

平晏应声答道:“‘宰衡’乃是伊尹称号‘阿衡’、周公称号‘太宰’合而为一,是为宰衡,权在朝廷金殿,位在诸王之上。”

王舜接腔道:“姑母行此厚赏,安汉公必会全身心地辅佐皇上。”

殊不知,这全是王莽一手设计好的圈套,太皇太后还把他当成了辅佐皇上的大忠臣,一步一步,睁大两眼往里跳。不但当即准奏了王舜、平晏的请求,并在第二天的朝会上,封王莽为“宰衡”,出入宫廷,可带甲而行,早朝会议,并立皇上左侧,代批奏章。

王莽得封宰衡,心中大喜,转思文人墨客,有如此大的能量。于是,决意扩立经学,任刘歆为京兆尹,主持设立明堂,辟雍灵台,并筑学舍万间,招罗天下俊秀齐集京师。增设古文经学博士,笼络士人,明经讲学,附会符命谶记,一时天下太平,万民景仰。

殊不知王莽的祸心在一天天的膨胀。有一天,王莽进见太皇太后时,突然提起王宇之事。他说:“皇上对我未能让其母卫氏入宫有怨恨之心,都是因为哀帝祖母傅氏、母亲丁姬的故事所引发。当年成帝无子,征定陶王为太子,诏傅太后与太子母丁姬自居定陶,诏曰:‘太子承正统,当供养陛下,不得复顾私亲。’成帝崩,哀帝继大位,母以子为贵,傅、丁两宫得封殊荣,不伦不类。今二人虽死,封爵被夺,但葬礼与祖制不合,应掘其坟墓收回玺绶徙葬定陶,以绝卫氏之所望,不知姑妈意下如何?”

太皇太后听了,于心不忍地说:“侄儿言之有理,只是这掘墓挖坟恐怕惊了先皇,何况古人有言‘人死不记仇’,这样做是否过分了一些?”

王莽仍坚持自己的意见说:“姑妈,不掘二坟,卫氏必存祸心,朝廷不安啊!”

太皇太后被他缠得烦烦的,一脸无奈地说:“那,你是宰衡,你说怎么办,就去怎么办吧。反正我的话你是听不进去的。”

王莽这才起身告辞,回到府中,召王舜、鄄丰前来商议掘挖傅氏、丁姬坟墓之事,拟派鄄丰前往。鄄丰暗想,此乃千人骂、万人唾的事,如何做得?又不好违了王莽之命,只得推说身体不适,请求离职养病三月、另派他人办理。王莽心中不悦,却也不好勉强,只得另派王邑带兵三千围挖两坟。掘墓后暴尸荒野,让数万只燕子衔泥填坟,闹得满城民众议论纷纷。

太皇太后私下叹道:“莽儿做事太绝,恐怕天神不佑呢。”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