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宾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知道自己这次是过关了。如果孙志军还敢拿他下手,那表示着什么,孙志军比王文宾清楚。
王文宾不得不感谢那小偷,居然把日记本丢在自己家门口,真的是天不灭他王文宾。而这些风言风语,自然也是王文宾做的手脚。
郭言断定了王文宾绝对会把日记的内容公布出去的,而且还会大肆宣扬出去。郭言对这个人太了解了,在前世,就是王文宾把周莫告发掉的,他整个就是为了钱什么都能做出来的小人。而在孙志军手忙脚乱的时候,王文宾已经把帐目上所有的漏洞都补上了,而和他合谋的会计,也死在了一场离弃的车祸之中。
郭言这样做,虽然让孙志军和周莫关系彻底的僵化了,但是也保证了孙志军不会被周莫下黑手。两人之间的矛盾,被彻底的挑到太阳下,只要周莫有什么举动,就会被人按上排除异己的帽子,而且这些矛盾还带着那些桃花的颜色,如果拿着做文章,谁都不得到好。最最重要的是,周莫虽然在阳河县是老大,但是在地委他有算的上什么。作为上位者不会容许自己的属下出现什么一言堂,而这其中还牵扯地委内部的派系斗争,很明显孙志军被地委的某个大人物看中了。
而作为公安局长兼政法书记的孙志军入常了,成为了县委九大常委之一。而有了派系的孙志军,已经不能再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了。
谁都想不到,这些的这些,是由一个不到九岁的孩子在幕后推动的,这也是郭言第一次试水官场,多少年后郭言回想这件事情,还是一身的冷汗,自己的计划可以说是破绽百出,不确定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如果出现任何意外,孙志军可能就要万劫不复的。
如果当时不是牵扯地委内部的派系斗争,孙志军进了当时的地委副书记,地区行署专员张毕的法眼,只怕现在的孙志军早不知道会如何。
但是不管如何说,这样的结局早已大大超过了他的料想。而这是郭言第一次去如此大胆的改变历史。
可是郭言真的就是赢家吗?只怕自己也不敢确定吧。自从孙家搬进了县委大院后。两家之间的隔阂就慢慢的产生了。地位之间的剧烈差距,已经孙志军在仕途上的得意,让孙家开始在阳河县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孙志军对郭言那种几乎平等的对话方式越来越感觉到怪异和不能接受。而在郭言的潜意识中,你孙志军能走到今天的位置,是因为我郭言在背后推波助澜才有的。虽然郭言并一定真的如此想的,但是他的言语,他的一些举动还是表现出了,他要和孙志军平等的对话的**。作为县委常委的孙志军如何能接受一个晚辈如此放肆的举动,虽然郭言很聪明,对有些问题很有见地,但是不表示自己能够忍受一个晚辈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虽然他说的很多话都很有见识性,让自己在常委会表现不俗,更在张毕面前加分很多。
……
又是一年的中秋,按照往年的习惯,孙家都会邀请郭言呣子一起过中秋的。可能今年是忘记了,还是不知道怎么的。也许在秦月娥想来自己的丈夫一定会通知郭言呣子的,因为一直都是孙志军通知的。也许是因为孙志军认为自己已经是县委常委了,这样的小事怎么能让自己去做呢。而且年年如此,就不需要去通知了,直接来不就好了。
当孙家一大家围坐在一起的时候,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啊。郭家呣子三人没来。一时间有些冷场。也许是为了打消这短暂的冷场,也许孙家老二孙志兵本来就反感自己家的聚会,为什么郭家要Сhā一杠子,很快就Сhā科打诨的举起杯子,“大家举杯,祝大哥节节高升!”
也许抱着孙志兵想法的孙家人很多,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大哥对郭家好都好过自己了。今年难道郭家人不在……
……
很多年后,郭言的妹妹郭惠回想自己家那年凄凉的中秋夜,虽然那时候她只有3岁,但是她能感觉到自己哥哥平静背后的愤怒。虽然那时候她很小,但是从那时候开始,她知道哥哥和孙伯伯之间处不到一起了。郭惠在回忆录中写道:在孙家看来只是个疏忽,在他看来绝对是个不可原谅的事情。我哥哥是个很拧的人,一旦让他产生了不好的印象,改变起来是非常难的。
这个疏忽,所有人都可意的去淡忘他,但有些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产生的裂痕永远都弥补不了的。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