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星辰沿着河堤缓缓行走,想起白日船上唱歌的少女,还有少女所唱的那曲婉转动人的曲子,好像那动人的音律还在耳畔飘荡。
漫步中的易星辰忽然感觉到身后一股杀气笼罩自己。他回头一看,身后不远的暗影里站立一人,那人看见易星辰回过头来,也不说话,举剑便刺,人未到,剑气森然,向自己席卷而来。
一个本能的滑步,易星辰避开来势,一声清鸣,也是长剑在手。
红色警戒之战争之王小说5200 此时易星辰才看清对方是一个年龄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一身道家打扮,头上用一块布料包于发髻之上,系上两根长长的剑头飘带,身上穿着青衣大褂,足穿一双双脸鞋,手中长剑寒光闪闪,虽然显得飘逸潇洒,气质非凡,但是一脸杀气逼人。
那小道士见刚才的出招无功,也不说话,手中长剑再次暴悠悠点寒光,向易星辰攻击过来。
此刻易星辰也没有时间思考对方为何要对自己出手,只好仗剑相搏。小道士剑法凌厉,出招迅速,剑招时而挟风裹雷、风云激荡;时而飘逸洒脱,变幻莫测。易星辰也只好以快打快,见招拆招。转瞬十数招过去,彼此的长剑相交十余次,剑上所带的内家真气震得各自手掌发麻,心中暗赞对方身手不弱。
又一次的攻防之后,对方大喊了一声:“住手!”便弹身丈余,撤出战圈,停止了对易星辰的攻击。易星辰见对方收手,也不追击,暗自提剑凝视对方。
那小道士冷眼盯住易星辰,一道凌厉的目光将易星辰紧紧锁住,大声问道:“你是何人?为何会使天易阁的剑招?”
易星辰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何要攻击自己,但是觉得他虽然年少,功夫却是了得,让自己心中暗赞不止。一声大笑后反问道:“我不使师门剑招那要使甚么剑招?”
“你说你是天易阁的人?”小道士一脸不相信地说道:“那你为何手中会有天魔教的令牌?”
易星辰盯住小道士说道:“总是你问我,也该我问问你了。你为何要偷袭我?你又是何人?”
“假如你是天魔教的人,天下人人得而诛之,何况我们四正道的人。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天道盟灵宝宫弟子萧千云是也。”
“哦,原来是天道盟的小道士。那我也告诉你,我叫易星辰,我师傅是天易阁的,你说我算不算是天易阁的弟子。顺便再告诉你,那令牌是我捡来的,不行吗?”
“原来是个误会,是在下鲁莽,请易兄见谅。”萧千云冲易星辰一拱手。“想不到易兄如此年青,功夫就如此厉害,佩服佩服。”
“哈哈,你大概是在夸自己吧?你也身手不凡,彼此彼此。”易星辰含笑而答,不卑不亢。
萧千云也觉得二人岁数差不多,以年龄和功夫夸奖对方,好像是有间接夸自己的嫌疑。
“萧兄既然认得这天魔令,想必对天魔教有些了解,不如我们找个地方给小弟说说天魔教的事情。”易星辰以前虽然听师傅说过天魔教,但是只知道有这个名字,其它一概不知。
“只要是你出钱,我自然是愿意。你看如今天色已晚,要不我们开间客栈住下,再慢慢的给你说。”萧千云狡黠的笑着对易星辰说道。
“好啊,不就是一晚上的客栈钱吗?”易星辰爽快的答应道。他觉得自己和这小道士很投缘,也愿意和他多亲近亲近。
二人经过刚才的交手,萧千云也很欣赏对方的武功。说实话,萧千云在同龄人中还没有碰到过对手,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岂能就此作罢。
当晚,二人在襄阳城的“四海客栈”住了下来。萧千云把自己知道的关于天魔教的事情给易星辰作了介绍:
天魔教由来已久,在江湖上一直比较隐秘,加之该教武功怪异,他们的根底一直都是鲜有人知道。天魔教是天下公认的邪教组织,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功夫邪门,天魔功分为阴阳两派,男人练天魔功需要采阴,女人练天魔功需要采阳。中原武功的采阴采阳是以日、月为采补对象,天魔教的采阴采阳是以人为采补对象,一是和童男童女交媾,采男女的阴阳之气,二是找寻纯阳童男和纯阴童女,然后用他们的血练功。他们似乎希望天下越乱越好,所以他们总是想方设法的挑起纷争,引起杀戮。这样的所作所为当然成为了武林正道所剿灭的对象。天易阁,天道盟,大悲谷和儒园历来都视天魔教为必诛之教,曾经联手发起过多次围剿,所以天魔教近些年一直都少在中原露面。萧千云在望江楼上吃饭时看见了易星辰手中的天魔教令牌,便以为他是天魔教的妖孽,便一直暗中等候,想将他击杀或是抓获,好找到天魔教的巢**。
听完萧千云的介绍,易星辰一笑说道:“还好,没有被你一剑击杀。那萧兄下来打算去哪里呢?”
萧千云说道:“我这次下山主要就是历练,顺便看看有没有天魔教的动静,听说丰都今年鬼节要开甚么鬼王大会,我到时候想那鬼王大会到底有何名堂,是否和近期天魔教频现江湖有关。”
易星辰说道:“现在离鬼节还有不少时日,你欲去丰都,我欲回天易阁,皆可出汉水,然后顺长江而上,不如我俩结伴而行,一来身边有个伴,免得寂寥,二来我们可以相互切磋武功,于我二人皆为有利。三来既然天魔教那般邪恶厉害,我们二人联手,也相互有个照应。”
萧千云看见易星辰一二三四说出那么多理由来,不禁哈哈大笑说道:“你说同行就同行,何必搞出那么多理由来,要是我不Сhā话,你是不是还有四五六七呢?”
易星辰被对方调笑,有点尴尬的咧了咧嘴,岔开话题道:“我们既然成为相交好友,老是易兄、萧兄的很是见外,不如我们皆以名字的后两字相称,也显得亲热些。”萧千云表示赞同。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