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够了吗?
“够了。”
“那还有什么要提出的?”
“教官。他们2班说我们的歌政治色彩太浓,历史过于悠久,没他们的《小薇》感人。”其实人家2班根本没这么说。
任教官就嘟噜着,说他一定要找首大家喜欢的军歌。
后来常思说任教官说话不和气,还打人骂人,违反了“八项注意”的第1条与第5条,任教官就挠挠头,坦言他自己对这点只能虚心接受。
请病假的人越来越多,龙民认为这些人的病多半是假的。
班长常思是永远的带头人,他几乎每天都要病,这是符合逻辑的,外面长痱子,里面又得气管炎‘的人是一时难以康复的,他在树下休息到快要吃中饭的时候,就对教官提出归队,这样就能威武的走在大军间,回家不必提茶桶。
龙民也学会了生病,自然也是到大树下高枕无忧,笑看风云。没过多久,病号的队伍就呈现“燎原之势。”教官就要他们把战士们的茶杯打满茶,全军几千号人,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于是在常思的带领下,病号们又再一次奋不顾身地投入火热的军训中,病号队伍不久就土崩瓦解,大家又必须自打自家茶。
教官在离军训结束只两天的时候,就不批假了,这关系到大会操的质量。
晚训时,任教官迟到了,挨了指导员的训还乐呵呵,他告诉大家,他带来了好东西,原来是首《军中绿花》
寒风飘飘落叶军队是朵绿花
亲爱的战友你不要想家
不要想妈妈
声声我日夜呼唤
多少句心里话
不要离别时两眼泪花
军队是咱温暖的家
妈妈你不要牵挂
孩儿我已经长大
站岗执勤是保卫国家
风吹雨打都不怕
衷心地祝福妈妈
祝妈妈健康长寿
待到庆功时再回家
再来看望好妈妈
故乡有位好姑娘
我时常梦见她
军中的男儿也有情啊
也愿伴你走天涯
只因为我肩负重任
只好把爱先放下
白云飘飘带去我的爱
军中绿花送给她
龙民觉得这歌倒是不错,多日以来,奔波的疲惫,军训的艰辛,龙民最多也只是心情不好,一言不发。可今晚他流出了眼泪。
空阔的脚下的地,广大的头顶的天,明亮的天上的星与月,还有温柔的撩人的海风,这样的歌就是要在这样的地方唱的。
龙民最先想到母亲,母亲一定也在想念自己吧?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今日两人之隔,何只千里?
龙民又想到他父亲,这个陪伴他在火车上颠簸了2,3天的真正的农民,他想到父亲的时候却笑了。在火车上,父亲敢勇敢地把几千块学费装在一破袋子里随便的扔在脚下,在旅店里,他却胆小得把床移动顶住房门,半夜民警来提醒要等的火车到了时,他却说,我们没有钱的。
父亲吃饭的时候点了大盘肉,一个劲地往龙民碗里夹,龙民食之无味,连说吃不下,父亲就一个人把它们吃个精光。
龙民还想到他心中的那个姑娘,不过,几年前她就南下打工了,龙民打过几个电话,却一直联系不上,这事只能暂且搁下。
10
这老天真的比较奇怪,离别那天居然下起大雨,就像送别古诗里写的那样让人伤感。
很长很长的大道上,站着两排战士,绿军装,白手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游教官一马当先,带着教官们走在大道中央,后面行驶着几辆空军车,战士们就一个一个的举起右手行军礼,白白的手像波浪一样慢慢翻起,很是壮观,他们嘴里祝福着:教官,一路走好。
教官们都只点头,他们的脸已经红了,眼睛也早湿了,女孩子就哭出来了,男孩子也哭起来了。龙民没有,但挺得笔直,尽管他ρi股后袋里装把没打开的雨伞。他从小就没有哭泣的习惯,父母有时打他,越打他倒越笑,很小就以脸皮厚而闻名家里。
教官也教过他,军人流血不流泪,从这点来说,龙民是个成功者,换个角度来讲,他又是个失败者。
游教官嘴中忽然吐出《小薇》: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就叫小薇,她有双温柔的眼睛。。。。。。
他敬军礼的手也打起了节奏,步伐变为“猫步”,于是所有的哭声都变成了夹着哭声的歌声,《小薇》跑遍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龙民就想起了一件事,那是大会操前一天,1班2班合伙踢纵步,老是不齐,有人还嬉笑,游教官就火起,走过去就把那嬉笑的人一脚踢翻在地,骂道:
“娘希匹,走不好还不认真,老虎都咬着ρi股了,你要是不服,去指导员那告我,要他把我毙了,要骂我也可以,随你骂,不让我听到就行。”
队伍顿时就踢齐了。
休息的时候,游教官吸着烟找到那被踢的战士,衣一甩露出膀子要他踢,那战士就不踢,游教官就说,那不要怪我没给你机会,然后就递烟给他,那战士说不吸,游教官就骂他装的像个熊样,手指都这么黄了,还一本正经。战士就笑了,和教官换了烟。
不能让烦恼没机会表白(7)
游教官称他自己为军痞,当新兵时没少挨过打,当时也特别恨他的教官,真想在哪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把他干了,可一到教官要离开时,那不争气的眼泪怎么留也留不住。
游教官还打赌,无论他怎样对待这些新兵,他们最后只会想念他,而不会仇恨他,不然他不再姓游。
事实证明,这游痞子的话是正确的,他还可以一直“游”下去。
11
龙民在新换的宿舍楼里还是碰人就叫”同志”,那些高年级的同学有的只是笑笑,没多大强烈反应,有的就说,嘿,小样,新来的吧.
龙民就从军训的热温中冷却下来.原来生活还是生活的样子,热烈只是一种短暂的形式.
教龙民文学史的是个秃顶的中年人,可以认为是聪明绝顶,也可以说作傻得没毛,小眼睛,红鼻子,大肚子,短腿.
他自己说他自己是世界人文研究会会员,国际社科院研究员,国家语言中心副主任,东方大学人文社科院副院长兼博士生导师…………
头衔很多很杂,难辩真假,名字却只两个字-常江.
常江说他25岁还在农村种地,后来深感务农太苦,遂发奋图强,先考入西方大学,然后到南方大学读研究生,再到北方大学读博士,最后又去世界跨学科教育大学读博士后,是真正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他说话的语气是沧桑又自豪的.
龙民也为自己能碰到这样学识渊博的老师感到骄傲.
常江告诉大家,在东方大学,甚至在全国,像他这样身份还给本科生上课的老师是很少很少的,大都在搞科研,写著作.不过大家别担心,他虽不是著作等身,多少还是出了几本书的.待会点完名后,就为大家推荐几本.
龙民看了看听课的人,倒也觉得常江没说大话,小礼堂一样的教室里坐得满满的,有中文的,有人文的,有新生,也有重修的.龙民庆幸自己坐在前排,要是在后面,听课可能会有点困难,老师又没拿麦克风.
常江就一个一个地点名,碰到生僻的字,他就把上半身往后面仰仰,眯着眼睛,大叹:老夫老也,眼睛不中用矣.那学生就得自报家门.
点完名,第一节课还剩4分钟,常江就要大家看看书算了,不好讲东西了,龙民就翻了翻<文学史>,有的同学就讲起了小话,常江就要他们别讲话,引来教务处的工作人员,不是好事.龙民以前听说艺高人胆大,这教授怎么胆小如斯?
好在第二节课不再点名,常江就刷刷地往黑板上抄书目,龙飞凤舞般,字写得不是像泥鳅就是像蚯蚓,这倒不枉他务农多年,他告诉大家学校很多建筑上的”墨宝”都出自他手,这一点龙民完全相信,官员名流都是书法家.随便写几个字也是求者如云,价值连城.,黑板上不能再写了,他就停了,大概有30多个书名。
常江指着那些前面打红圈的书,说这是他的拙著,有<<假如武松是潘金莲老公>>.<<野猫叫春的格律探讨>>.<<有西瓜为什么没有东瓜?>>........而那些前面打三角形的就是东方大学某某教授的,其余的是在世界流行了很久了的书.如果要买他的书的话,只要说是中文1班,中文2班,人文3班的学生,一律打八折,学校各大书店均有售,至于这<<文学史>.>教科书嘛,他是不会照本宣科的,考试的意义也不大,大家只要课后熟悉熟悉就行.
龙民又从常江嘴里明白,大学老师不像中小学老师,主要是个引路人的角色,大学生应该学会自学,所以大学老师谁都可当,而中小学老师就不能这样,后来常江还把中小学的”填鸭式”教育批得体无完肤,好不痛快.
龙民很快就发现了他的讲课特点,那就是,他每次只带一壶水,不带书,所以照本宣科是完全不成立的,粉笔讲台上有现成的.但他基本上不用,这不能理解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他说,学生听课听课是来听不是来抄,所以老师讲课讲课只要讲不要写.
经典!
他每句话的开头都是”人生在世………”大谈其对人生的感悟,尽吐他满腹衷肠.下课了,他还告诫大家人生在世,要淡泊名利,不要考什么公务员,要献身学问,报他的研究生优先录取,然后就开着自家轿车赶回了几百米之远的家.
龙民回宿舍又翻了翻<文学史>>,压根儿就没什么人生在世的大哲理,遂决定谆听老师教诲,从此自学.
12
大四的师兄隋变告诉龙民,现在大家住的这栋楼在文革时期是个停尸房,学校的风水老师怕阴气太盛,改革后就一直让男生住在这里,所谓借阳压阴.
龙民不屑一顾,认为这是迷信,师兄就说.这东西信者有不信者无,人生下来,好象一切都注定了.属于你的不要也会给你,不属于你的你强求也得不到,每个人都好象是个戏子,按着上帝的安排,一步一步的主演着他自己的角色.
原来隋变是主攻老子.庄子哲学的专业学生,选修的是风水学,相面学,他自视早看破滚滚红尘,超脱于人世间,遇事可以不惊不怒不喜不悲不愁不怨………..他的人生格言是一切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407的包括龙民在内的几个小字辈的师弟对他的这种心态佩服不已,初来乍到,一切都陌生,师弟们就问这问那,各个踌躇满志,首先他们就问学校的奖学金是多少,?得知不菲后,他们就点点头说还行还行。好象这奖学金早就是他们的了,只要瞅个时间去拿一下了.
师兄也轻描淡写地告诉他们拿奖学金容易得很,考试前花2个星期把老师划的重点背熟,平时最好别逃课,要逃课也可以,别让老师抓住就行,抓住了也没什么,课后去虚心的向老师道个歉,找个理由,反正别让老师对你印象不好.
不能让烦恼没机会表白(8)
隋变还说了他的几次逃课经历,顺便介绍些经验,他说有一次,他想在宿舍扎实地睡个下午,不想去上思想修养课,就要同学在老师点名时替他回应一下,不过这一次他运气不怎么好,老师点名时,全班40多个人名都有人应,但一眼就可看出教室里的人不足20个,老师就又点了一遍,这回20多个人名一下就没人要了,这回他被抓了,期末考试成绩就不怎么理想,.
他认为要是那朋友胆大一点,第二遍时再应一回,那肯定没事,所以找人替就要找大胆点的,龙民就把这点牢记在心,以备日后之用.
听说拿奖学金这么容易,师弟们个个热血沸腾,奋斗这么多年终于找到了棵摇钱树。他们接着就问师兄隋变这四年共拿了多少奖学金?师兄说他没拿过,但强调,他朋友的朋友拿过.
哦,原来如此啊!
常思就说他爷爷的爷爷在朝廷做过官.
胡奖也说他同学的同学在哈佛读书..
郁猛就说郁达夫是他本家………
龙民的所有祖宗都是农民,他就不好意思说了。
这时隋便笑了,龙民笑了,常思也笑了,大家都笑了起来.
隋变说,你们介绍介绍自己吧,我对你们不熟悉,但是,咱们是读中文的,那就要说出点特色来,不要像白开水,我们做个游戏,每个人在别人介绍完时必须对前一个人的表达做出评论.
风流提出他最先来,这不要评论前面的任何人.他说的是首诗.
狼之歌
我是一匹来自西北的色狼
高考过后
背井离乡,来到远方
寻找心中的梦想
偶尔碰到几只绵羊
就自称卷毛狮王
待到激|情过后
发现我仍是一只狼
一只色狼
缘分让我邂逅了她
一位食堂姑娘
她并不漂亮
我是爱她的纯朴善良、
她带给我许多遐想
我不再膜拜五帝三皇
不再羡慕织女牛郎
我只想和她长厢私守
哪怕放马牧羊
风流其实早就是名人,在军训期间那么严肃的“政治高压”下,他也找过一个女友,而且是外系的,他当时说是说帮助人家那个女孩子背包,共同进步的,后来“纯洁的友情”发展成了甜蜜的爱情,但再后来军训一完,爱情也完了,不过龙民还是觉得他有种,羡慕风流这种心态的男同学也还有很多。
龙民听完风流的介绍后就按规矩做出评价:“风流,你有诗人的气质。本人龙民,一介书生,两只鼠眼,三等残废,四肢齐全。五官端正,六欲有度,七情有节,八年暗恋,九死一生,十分不爽
“好,文学家的胚子,但你看上去不像个残疾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