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看就是秋后迁都后这风风雨雨的一年也快走到了尾声皇城里似乎遗忘了几个月前的凄风苦雨滔天血海,又渐渐地染上了年节的欢悦气氛——一如皇城里的所有事情一样,所有节日的香气,也都是由下而上一点点地透上来的
首先忙起来的就是六局一司的女官们,这一次皇城里补充人手一样也采选了许多饱读诗书出身名门又不幸青年守寡或者立志不嫁的独身女子等她们被培训好了,开始上岗以后,第一批中官和宫人也被送了进来
中官自然有二十四衙门出面培训宫人那就归六局一司来管教了——只要皇爷不发作,其实宫里人办事还是很有条理的进了十月这批下人已经可以出师帮着做些杂活了
这些新人都有一个特点,特别地小心谨慎,也都特别知书达理新颁布的宫规那是都彻底学习过了不说,但凡是气性大一点的,管事姑姑看在眼里,回头一句话,不是废夜提铃,就是成夜成夜的肪拿大顶,再不听话,别说撵出去了,回了主子就罚去做洗衣奴若当了洗衣奴还要顶嘴……宫里的管事自然也有各式各样的办法来整治这都是皇爷和张贵妃吸取前车之鉴,不愿让宫女子带坏了年幼无知的妃嫔主子们,从严从小抓起的防微杜渐之策
除了对新人以外,新规矩对老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自从皇爷登基以后,宫里的规矩还没有这么完备严明过呢
一般宫女外出,必须两人结伴,出去回来都要登记太监外出宫门,必须经过护军搜身,这个规矩从前比较松弛,现在也是执行得非诚密所有脸面宫女回家探亲,也是进去出来都要开包袱贵重的首饰等物都要有来历,要能和宫里的记载对得上不然,连本宫妃主都要接受询问,一旦敲过初更,宫门立刻就得下了千两,所有人不得无故外出……基本上,新宫规也就是贯彻了太子宮太孙宫一贯的规矩,也使得宫里的气氛更为整肃了
对此,宫中人私下也是褒贬不一,当然宫女们感到越发拘束了不假,可如此一来,下房里也的确少了很多糟烂污的事,亦不能说没有正面影响比较饱受埋怨的,就是结对食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也是遭受到严厉打击,现在中官和宫女基本都不敢多说话,当然也谈不上继续对食了即使是有脸面的嬷嬷们,要和对食见面说话,也得觑个空儿,偷偷地相会一小会,就赶紧分开了
也许是因为三大殿失火,皇爷这一年都没有出京,甚至连太子的千秋节都免去了庆祝的活动直到十月进了新人以后,四处的欢声笑语多起来了,宫阙门楼上的彩缎宫花渐渐鲜亮起来以后,皇爷才带着他的心头肉宝贝大孙子,去京师附近的小汤山行宫泡温泉这也是他今年第一次出门——这对于好动的皇爷来说,也是极为少见的一回事
至于谁随着服侍,这也不必多说了,太孙妃一如她所说的,现在每逢下雨就浑身酸疼,孙玉女更是个准病号,何仙仙又不在,除了健康福运,深得皇爷喜欢的徐循以外,还有谁敢跟着太孙去皇爷身边?徐循就是不想去都不行,这个名额,一早就内定了是她连张贵妃和太子妃娘娘,都是不约而同地联手指定,她本人的意愿,已经压根就不重要了
当然,冬日里泡泡温泉那也是很惬意的一回事,要知道有温泉就有地热,小汤山一带的气候一直都比较温暖湿润,很是养人的再说,大冬天里,泡温汤浴也是很难得的事——这不是开玩笑,民间年年都有冬日洗澡,染上感冒就此不治的事情就是在宫里,这样的事也是屡见不鲜,很多小宫人,甚至是皇子皇女,都有因为这个夭折的所以泡温泉,应该说得上是等级很高的福利了,再说,行宫内自然是清洁可喜处处齐备的,别看这事儿好像不大,私底下不知有多少人羡慕徐循呢,就是皇爷的妃嫔,这一次也没有几个能跟在身边服侍,只有喻贤妃娘娘带着崔惠妃娘娘来了——这俩人都是有病根的,泡温泉也算是医嘱,却也都是老妃嫔了,俩人都病歪歪的,也伺候不了皇爷
饶是如此,徐循却还是有几分闷闷不乐,太孙进屋的时候,就见她歪在炕上看着窗外的雪花,清秀美丽的面孔上,写满了说不出的惆怅
这个进宫时连十六岁都不到的小婕妤,在太孙心里的印象,一向都是稚气天真娇憨可人,就像是个小妹妹似的惹人疼爱此时娥眉略敛朱唇微抿,倒让他看了,心头不禁一动:也快十八岁,是个大人了……
“怎么”他便放沉了脚步,笑着问,“我们小循,是有心事了?”
太孙是从侧门进来的,并未经过徐循跟前,他没示意,宫女也不敢出声通报所以徐循是压根都没发觉他的到来,还正卦出神,被这一出声,才惊得双肩一颤,回过头来见是太孙,便又敛了愁容,露出欣喜的笑来,起身自然而然地引导太孙坐下了“大哥来了”
在徐循这里,太孙体会到的是一种很自然很水到渠成的感觉同在太孙妃孙玉女何仙仙等处的滋味又都不同,一定要形容的话,只能说,徐循的笑容和态度,都显得很家常,仿佛在她眼里,太孙就真的只是她的大哥,她的夫主,而不是一言能定万人生死,也能把她捧上青天贬下地狱的皇太孙……
有时候,太孙是不满意于这种细水长流的,可有的时候,这种感觉又很能抚慰他的情绪比如现在此刻,他就感受到了心头熨帖,原来低沉的情绪,也随之不知不觉地消弭了一点儿
“来了”他也敛去了进门时面上犹带着的一丝怒容,带着温情地关心徐循,“想什么呢,刚才脸上那么愁云惨雾的,叫人看了都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