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贵妃起居注 > 101暴发

101暴发

( 封了妃以后,徐循也可以说算得上是皇帝正式的小老婆了和那些嫔妾相比她的地位肯定是要更高的不夸张地说她在太子才人太孙婕妤时期的种种待遇已经被她封妃后的正式待遇比到泥水沟里去了这种改变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要一一盘点清楚,只怕还得花点时间

首先最明显的,当然是每个月份例的不同了徐循以前一个月也就是五只­鸡­五只鸭五只鹅,每天两斤鲜­肉­以前在南方就是猪­肉­,到了北方变成羊­肉­了然后各种鲜蔬啊­鸡­子啊面食艾油糖什么的其实也是够她和她身边亲近的宫人们吃的了宫里不成文的规矩,妃嫔们每顿吃剩的那都是赏给身边亲近下人享用的,所以多了也不怕浪费

现在做了庄妃,徐循的份例等于是翻了三十倍,每天光是­肉­就有猪­肉­十五斤,羊­肉­十斤,然后鹅三只,­鸡­五只,薰­肉­五斤,猪肚二个,羊肚二个……各种滋补品你比如说胶东的枣子呀,上好的黑糖艾那都是几斤几斤的给,光是做点心用的面就有两斤多,米饭什么的那都是另算的了即使是冬天,也有洞子货鲜蔬供应,这些东西基本都是贡品,已经是很难拿钱去估算价格了徐循刚进门的时候曾经一次­性­赏过三千两银子,按这个吃法,可能也就够她吃个三年多的

民以食为天,吃的质量都上去了,别的好处还能少了吗?借着封妃的借口,皇帝赏赐给永安宫千匹布料,其中绫罗绸缎绉锦绨绢,各­色­兼有,在外头能卖五钱银子的上好松江棉布,在这里根本都不上档次的然后是各种她生活所需的琐碎用品,什么补子啊鞋子艾毛皮艾都有赏赐连宝石都是十几匣地往永安宫里送,徐循嫁妆里得的那批宝石,在里面只算是中等,其中下等的是用来镶嵌鞋子衣饰的,中等的给徐循赏人,上等的给她做首饰像是徐循以前得的红宝石蝴蝶坠子那样的好东西,匣子里也颇有几件可以相提并论的

各种摆设自然也不必多说了,皇帝都亲自关照过的,底下人还能不重点关心?再说,徐循在内侍里有人缘也不算是什么秘密,王瑾冯恩,一个是孙嬷嬷的对食,还有一个是受过徐循恩典的,这两位现在都算是呼风唤雨的大太监了,冯恩虽然因为当年抄检太孙宫的事,不大得皇上的喜欢,但却依旧很得太后信重,这两个人嘴歪一歪,管库房的哪还不知道怎么办事?什么天然山水人物的大理石Сhā屏啦白玉的曲灯啦象牙墨玉的围棋子,紫檀木的棋盘啦,这都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东西,全和不要钱一样地往徐循屋里送至于人人都有的剔红漆器铁力木家具,紫檀木小件和金玉如意倭金围屏等等,自然也不必多说了,徐循屋子里的摆设几乎全换了一遍,她在太孙婕妤时期得的那些家具什么的,现在全被造册收到库房里堆放起来了

还有人手,皇帝既然亲口许诺过给徐循找几个可心人使唤,自然也不会吝啬他从自己身边分了一个内侍给徐循使——柳知恩还有几个内侍,虽然是二十四衙门选送,但也是得过关照,均都是明理老实,又能书会写的人物再加上各种层次的宫女们,永安宫里一下就添了二十多个新人,下房那边,怕是要兴起好一阵波澜了

柳知恩也是皇帝身边的近侍,皇帝把他赏过来,象征意义是非晨大的徐循以后有什么事要往乾清宫递话,或者是想着皇帝了,都不必托人情什么的,直接让柳知恩过去一趟,皇帝身边的太监们,自然会变着法子地提醒皇帝徐循的存在就是两人有什么龃龉了,皇帝身边也不会连个为她说话的人都没有要知道,内侍宫女们之间,可不作兴彼此倾轧,都是在宫里服侍,朝不保夕的可怜人,从小一块提扫帚­棒­,给师父养父做碰马才发达起来的,私下或许想彼此有纷争,当着皇帝的面却从不会给彼此坍台的这一点,连皇帝都是心知肚明

不说别人了,就是孙贵妃,都没有这个殊荣,可以被皇帝默许了和他身边的太监打关系呢这种事一向都是忌讳,皇帝要是没发话,你这么去打关系了,那就是擅自沟通内侍,失德的大帽子妥妥儿就给栽下来了

至于宫女们什么的,就不消多说了,反正左不过都是供徐循使唤,这帮子人的忠诚那肯定都是毫无问题的——摆着徐循现在如此得宠,现钟不敲,谁去打铁翱徐循要做的,也就是量才而用罢了

这些她自己生活上的变化,虽然深刻而且急骤,但还不足以勾动徐循的太多情绪:人就是这样,才从市井入宫的时候,徐循是挺满足于这种极大丰富的物质环境的但问题是她的食量并不会随着待遇的变化而增长,太孙婕妤时候的待遇和庄妃时候的份例,对徐循来说基本都是一百分她现在又还没什么心思去赏鉴自己得到的珍玩,光是吃食和人事上的变化,已经激不起徐娘娘心里的波澜了

让徐循高兴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在宫里也不算白过,身为皇帝庶妻的亲戚,徐先生和徐师母都得了朝廷封赐徐先生得封锦衣卫指挥使,徐师母也得了诰命,而且按照外戚惯例,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也是世袭的现在还不到十岁的徐小弟,已经有了铁打的饭碗了皇帝而且还赏了他们家二十顷地,都是江南的肥田,而且还是连成一片的

南京一带的上等水浇地,现在估计都能涨到五十两银子了,而且要知道江南地面,现在连成一片的地已经非迟了,有的地几乎都是按分来算的,徐先生以前的近百亩良田就被分隔成了十多个地块,这种连成一片的上等水浇地,价值甚至是要翻三倍来算的一百五十两一亩,足足两千亩地啊……

徐循刚算出来的时候都吓呆了——往大了算,这一次徐家就得了三十万两银子的好处……

什么叫宠,这就叫宠啊要不然这么多人愿意做皇帝的女人呢?皇帝一高兴了,赏给你的好处那是实实在在的哇,你说人还有什么追求?自己锦衣玉食扬眉吐气了,不也就图个家里人一起扬眉吐气锦衣玉食吗?徐循刚算出来的时候真有点流眼泪的冲动:这些年在宫里受的苦,真没白熬当年要是嫁了别人,有很大可能也是一样吃苦,还得不到这么多的好处

但这都不是最大幸福感的来源,最大的幸福感,来自于张太后作兴的新规矩:宫里妃嫔亲眷入觐,原本也是没个规矩在的,现在张太后改革了一下老规矩,每两个月,各妃家人可入觐一次当然徐循等人逢年过节,也可以给家里人送点东西了

送的东西都不可能多贵重的,就是个念想,可不管怎么说,总算是能恢复和娘家的走动了,徐循最高兴的其实还是这个

既然都得了封官,各妃的家人自然也都是到北京居住了,众人都能和娘家人再见面,也都是高兴得不得了何仙仙来永安宫翻检徐循得的赏赐时,野史笑容满面的,丝毫都不计较徐循得的封赏比她的多,还捞起一把下等珍珠,打趣徐循道,“现在真是暴发了,连珍珠都和流水似的,能从指缝里漏下来”

徐循笑着说,“你要喜欢,就一整盒端走”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