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贵妃起居注 > 237捧杀

237捧杀

徐循本无特别要祭祀的人,以前放花灯时,想的多是些去世的熟人,昭懿贵妃去世后,才算有特定目标不过昭懿贵妃是久病得解脱,年纪也大,悲伤程度毕竟和惠妃不同,说声放也就放了花儿也跟她一道放下,倒是栓儿,站在码头边上,似乎找不到平衡,摇晃了一下,徐循看了悬心,­乳­母更是连忙要代他放入河里他双肩一振,斥道,“我自己来!”

虽然还鞋但说这话时的神态,竟和皇帝是如出一辙

­乳­母不敢说话,只是拉着栓儿,小心翼翼地看着他弯□去,将灯体放入水中徐循也冷眼看着,随时准备出手帮忙,等栓儿直起身退了一步,几人方才松了口气站在码头边上看了一会,徐循便道,“好了,该回去啦”

栓儿素来听话,此时也不例外,被­乳­母桥,跟在徐循身侧走了几步,又问道“娘娘?”

“嗯?”

“这花灯,漂到哪儿去呢?”

“漂到下游去”

“下游是哪儿?”

下游就是池水通往通惠河的水阀,如果水阀没开的话,估计天明后会有人过去打捞河灯不过徐循何忍破坏孩子的幻想?她道,“百川东流入海,自然是漂到海里去吧”

“海的尽头是哪儿呢?”栓儿一句跟着一句,刨根问底处,又似点点

徐循看了他一眼,暗叹了一声,“海的尽头……是黄泉吧去世的亲人收到我们烧去的灯艾纸钱呀,就知道我们的思念了”

栓儿过了一会,又问道,“那……我对灯说的话,她能听到吗?”

他声音有些不稳,明显透了哽咽徐循心里,对这孩子忽然生出了深切的同情,虽说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但自小被罗嫔带了长大,就算不知是亲生,情分又何尝会浅?

“一定能的”她说,“傻孩子,安心吧,人去了就有灵了,你想说什么,她全能知道”

“我……我没说出口,只是想着的话呢?”栓儿还有点不肯定

“也能知道的”徐循信口胡言——忽然间,她理解了当年昭懿贵妃骗她的心情“信我吧,我知道的,就是这么回事”

栓儿便不说话了,过了一会,他把脸往­乳­母裙子里一埋,伸出手闷闷地说“要抱”

便是那­乳­母,都要叹息了声,她弯下腰将栓儿抱起,又掏出手绢,为他擦起了双颊

也不知道是选婿的确就要花那么多时间,还是金英消息灵通,反正京城闹疟疾闹得兵荒马乱的时候,他没有什么消息,等到京城这边的疫情缓下来,发病浪潮开始往南边转移时,他就恰到好处地给京 ... [,]

(城捎信,开始禀报选婿的进程等到过了中元节,皇帝也终于大好时,金英便把合适的人选都带回了京里,在皇城中暂住着,也如同选秀女一般,令人教导着候选驸马们种种宫规,一面也有各种宦官不着痕迹地观察着候选者们的人品秉­性­,并不时往主子们身边回报

按往年惯例,公主选婿,全都由宦官­操­办,并没这一步,顶多宫里派些女官登门相看而已若是藩王家的郡主,那就更没主动权了,都是由宗人府内出人采熏选中便罢,甚至连藩王本人都没有发言权今次因在京外选择,女官长途跋涉蔚为不便,再加上徐循也存了些小心思,要为点点打些伏笔,她便下令将人选带入皇城中再挑

当然,以天家权威,只要皇帝不发话,自没有人会不长眼地多说什么而这批人选入城以后,清宁宫长安宫甚至是乾清宫,都不时派人前去查看——如此看来,徐循的做法,也算是获得了高层的肯定毕竟怎么说都是亲女儿亲孙女,不管阿黄是否行差踏错,亲人们总还是消能亲自为她把把关的

和皇帝选秀比起来,阿黄选婿的排场要小得多了进入终选的不过四人而已,其资料经过东厂周密调查,祖先三代的履历都是摆在徐循案头,全是世代清白的耕读之家休说有­操­持贱业的,连经商的亲眷都不多,家人身体均康浆无恶疾祖上均有过五品以下的小官,家境不说富足,也算殷实,顶上都有兄长,不是传宗接代的宗子……

这还是背景筛熏至于人品的话,那标准就更多更复杂了金英也算是个能人,居然能找到四个背景清白长相英俊正派忠厚谈吐有物的候选人连徐循都要佩服他的能耐她也连番派了好些人去查看那几位候选者,回来就没有不夸的每一个都可说是一时之熏简直都不知该怎么挑了

皇帝和徐循谈起来时,都觉得难下决定,还开玩笑说道,“若是圆圆再大两岁,­干­脆就把挑剩下的给圆圆留一个了”——虽然是玩笑,却也可以看出他的态度至于静慈仙师,更是犹豫不决,这都一个多月了,也没个主意

眼看就快过年了,总不好让人家在皇城里过年吧,这该怎么安排身份翱这爹妈都没法下决心,徐循也没辙了,再说,十月不定下来十一月是栓儿的生日,去年开始千秋节就大办了腊月过年,这婚事拖过年了,谁知道又会生出什么变数?因皇帝这几日忙碌,她不便打扰,便索­性­去清宁宫给太后请安,有心和她商量商量

到得清宁宫偏屋——也是素来后妃候见的地方,乔姑姑却是接出来歉意道,“皇贵妃娘娘要等一会了,襄王现在老娘娘屋里呢”

襄王自从就封以后,很少回京,但还是和皇帝的交往并不少,时常也互致问候这一次入京,还是皇帝病伪,太后召他进京坐镇不过长沙很远,他走到北京,皇帝的病都好了,因难得来一次,也没就回去,而是在十王府里住着,时不时入宫陪母亲和兄长说话,也探望一□体日趋虚弱的二哥

叔嫂不相见,徐循从未见过襄王,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她耐心等了近一个时辰,方才被叫进了里屋给太后请过安,便说起阿黄的婚事,“……也该定下来了”

太后对此倒是很赞成的,她也知道一直没定的原因“她亲爹娘都难下决心,咱们俩瞎着急,似乎也不是办法”

徐循道,“妾身倒是有个主意,不知老娘娘如何看——既然大哥和仙师都没法定,阿黄素来又是个有主意的——”

太后人老,却没糊涂,徐循话说到一半,她已经猜出来她的意思了,不禁­色­变道,“这成何体统!”

眼看反对的话就要出口,可不知如何,自己想了想,却又摇了摇头,反而冷笑道,“罢了罢了,我如今老了,管家又不如你你办事,素来有口皆碑,既然你觉得好,那便这么办好了”

居然是很痛快地就答应了下来

徐循却无甚喜悦之情,一听太后口气,便知底细

——难怪太后明知她来有事,分明可让襄王暂避,说完事情照旧进来的,仍令她足足等了一个时辰……原来,她是已经听说了宫中的舆论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