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空气清新宜人的泰溪山上又一批人离开了,只是,与曾经离去的凤舞和御天澜不同,这次离开朝廷的凤轩势必要卷土重来,那个时候,御氏王朝将会成为历史名词!
丰隆二年二月,幻雨国十六公主遭吏部尚书之妻凤氏刺杀而亡,枭帝下旨将其斩首示众。然,处斩之时,吏部尚书凤轩劫法场,自此,二人失去踪影。不知何因,次日早朝,枭帝下旨朝廷不再缉拿凤轩夫妻二人,众臣疑虑重重。
经法场一战,左丞相凤仲南成独臂,重掌凤氏一族之大权,以凤氏宗主的身份下令凤轩乃是凤氏叛徒,全族追杀之!紧接着凤氏一族的追杀令之后,自称为宫氏一族的宗主之人现身,觐见枭帝后,宣称因凤轩犯下劫法场之叛逆大罪,宫氏不族已经竭力追杀之,还表明已经查到凤轩逃亡的大致方向了。这让原本怀疑凤轩有可能躲藏到宫州去,派人到宫家搜查也的确没有发现凤轩踪影的御天阳更是打消了疑虑。
既然也有可大赦三次灭族之罪,他不能随便迁怒宫氏一族肯这样做,他自然高兴愿意。虽然他下旨赦了凤轩的罪,可凤、宫两族族内要处置凤轩的事情就不关他的事了。于是,追杀凤轩等人的人马徐去御天阳私下派的一批人外,表面上还有两批。
只是,两大家族的追杀令不能让幻雨国使者满意,因此,不管其提出何种补偿条件,幻雨国都不接受。使者怒回本国后,两国战争如御天阳所愿地即起!而这年的冬天,乾都反常地没有下雪,这仿佛是上天在向人们昭示着另一讯息,人祸的来临还会伴随着天灾!
同年年底,两位月姓少年风尘仆仆地从塬都赶来,抵达乾都,经由刑部尚书霍威深引荐给凤仲南。自此,凤轩为报恩而下的一步暗棋开始运作。慢慢将两名少年当成心腹的凤仲南完全不知道凤轩借他之手既报了恩,又为日后掌握一方兵力埋下了伏笔。
就这样,那一年,那句“江山易主,战乱七国”的预言逐渐地变成了现实。御风国攻入幻雨国的大军犹如雷霆万钧之势,仅用了短短近三年的时间就灭了十四国中属于大国的这一国。不仅如此,在攻打幻雨国的同时,御天阳先后用同样的手段引起与周边其他两国的战争。因为捷报频频传来,致使御天阳得意忘形,妄想一统十四国的他不顾朝臣们的反对,也不再找理由,随后直接挑衅地攻打另外三国。
国力强大的御风国先后灭了两个小国,一个大国,侵占了另外三国的部分城池。它的版图扩张一倍之多,但御风国内这些年有些地方的天灾所造成的后果随着因战争而下降的国力逐渐显露了出来。
另外,战争造就名将,几场残酷的大战役下来,御风国原本的七大将军被御天阳增至九名,其中最年轻的两名大将军都姓月。同时,西边、北边的军权均被一分为二,形成了西添“福星月魂”,北增“文武双月”的新情形。
丰隆四年十二月,幻雨国被灭的捷报传来时,御天阳下旨征战其他国家的军队休整,而在幻雨国的各军继续前行,挑起了与第七个国家——延烜国之间的战争。
次年一月,御天阳心血来潮地想要御驾亲征,当月启程,而野心勃勃地想要在这场征战中让凤氏族中年轻一辈增添功绩的凤仲南随同御天阳亲征,并且经过御天阳的允许,凤氏族中的战力倾巢而出。
只是从三月起,御风国攻无不克的神话在兵至延烜国的边境鸢城时,宣告结束。僵持不下近五个月的战况让在御驾亲征途中接到消息的御天阳勃然大怒,下旨个分散打延烜国的各军集结在鸢城。
丰隆五年九月,御驾亲征的御天阳一行抵达鸢城附近的驻地,同时,军队集结完毕,两国之间一次大的战争是一触即发。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哪怕是件微小的事情,宫氏一族都会一丝不漏地禀告给他们真正的宗主大人——那位据说还在被追杀中,时不时地被发现,却经常在最危急的情况下成功逃走,而事实上却在宫州九巍山上的宫氏本家主宅内过着逍遥快活似神仙生活的凤轩。
在接到皇上准备御驾亲征的消息后,三月份,收到祁算子飞鸽传书的一则卦象的凤轩做了一个决定:他该下山一趟了!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