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没有想到,她这种找出隐晦伏笔的完成方式,是特殊情况,对于一般玩家,跳跃式的两层难度,才是正常情况。
“竟然是个造成我思维误区的陷阱”杜若语气玩味,眼睛却是兴奋的熠熠生辉。
被人为地引进思维误区,自从跟阿伦学习到那种思维模式后,她已经很久没有尝试过这种滋味了,尤其是游戏策划这次几乎是把答案摆在她面前,如此光明正大的设计,反而令她失去警惕,对真相视而不见。
此所谓灯下黑,在心理学上,是用来形容一种**者迷的心理盲点,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旁人很难理解这种盲点出现的原因。
旁观者清,如果换成是老书和她一起来,恐怕会和她一起“灯下黑”。
还好有箫声依旧在,而且她恰好详细告知了他“人性的救赎”的全过程。
面对杜若庆幸感激的神色,箫声依旧微笑,“其实,我也是发现这个任务完全是建立在完美完成度的基础上,才猜到这个可能的。”
他初来乍到,又不是全知全能,通过杜若的描述来推测出一点疑点,已经是极限。
“所以要验证我的猜测是否准确,去找那个负责对外联系的村民就知道了。”箫声依旧淡笑从容。
“如果在他那里顺利得到新的线索,那就说明你的推测是正确的——如果不是全村人都活了下来,以任务过程的自由性,很难说那个联系人能不能活下来。”
说不定蒙面人打斗的时候,刚好把联系人弄死了呢——玩家的任务过程中的行为的不确定性,会产生无数可能。
而联系人死亡的可能,会导致后续任务的线索中断——游戏策划在设计任务时,是不会允许这种可能出现的。
因此,如果杜若他们能在联系人那里得到新线索——那就基本可以确定,这是建立在完美完成度基础上的后续任务。
箫声依旧的逻辑思维比杜若更严谨一些,“其实,在联系人那里找到线索,只能说明这的确是个后续任务——虽然存活的人的不确定性,令第二层的完成度中,只有让所有人活下来,才有百分百留存线索的可能——但所有人活下来,也只是主线任务的完美完成度。”
他敲了敲额角,或许是因为高速的思考,他此时显出一种睿智的魅力,令人心驰。
“支线上的完美,是要像你一样,唤醒山岚心中的善念,自觉去救人,才是支线任务的完美——否则仅靠玩家拒绝山岚,然后自己去救下全村的人,山岚在怨恨自责之下死去,就无法成为你的附庸了。”
“所以,如果这是真正的完美完成度的后续任务,那么一定会有用到山岚的地方,”他做最后总结,“我想,我们此去不但会得到线索,更会触发剧情,让山岚在这个任务里起作用。”
山岚如果能在这个任务里起作用,那还能有什么呢?
无非是箫声依旧先前的提议,让他去探看狼群,顺便验证真假。
说了一大段话,最终绕回原点,杜若苦笑,“原来你早就猜到结果,又何必绕一个大圈,告诉我无论如何挣扎,结局都是已经设计好了的。”
箫声依旧沉默一下,“抱歉。”
杜若不语,将箫声依旧的分析,以及自己亲身参与任务的经历反复回味,才发现,“人性的救赎”不愧是开启资料片的任务,设定的缜密性让人心惊,无论玩家如何走,所有的可能性都尽在设计者的掌握之中然而,杜若沉默了片刻,忽然嗤一声轻笑起来:“谁说,他们设计好了,我就一定要按着剧本走呢”
繁复的逻辑,不知大家看明白木有~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