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巨大的船停靠在建康城外的码头,码头边上早已排满了两列手持高大锦旗的黑衣男子,而锦旗上则是写着一个大大的"王"字。
王羲之领着众人才一下船,脚还未站稳,不远处传来一声豪爽大笑声:"逸少!"
但见一个长发披肩的黑衣青年人站在码头之上,浑然自有一股气势,王羲之哈哈大笑的跑下去,和他拥抱在一起。
苏雅轩对着众人解释道:"此人便是尚书令王导的兄弟王启之子王应。因为王导无子,便以他当成亲生儿子对待。"
众人都缓缓点头,心知此人的地位之重要,在王羲之的介绍下,王应英雄惜英雄似的紧握了握石隐的手。
王应笑道:"叔父早派人快马来信,并将城外的"握玉山庄"清理出来,给侯爷和各位住下。"
王羲之拍着石隐的肩膀道:"好小子,你可真有福气,握玉山庄可不是普通地方啊。"
石隐拱手笑道:"都是世伯和王兄抬爱了。"
王应点头笑道:"侯爷和几未风尘而来,在下已经准备了快马轻轿,侯爷和各位就先前去,晚上在府中设有宴会,到时候在来接各位。"
石隐拱手道:"如此,本侯便先告辞了。"
不知是故意的安排还是无意的疏漏,轿子一共八台,薛宛玲、齐静儿、步妤宣、蓝老大、青老二、白老三、紫四妹各一台,待到起轿的时候,石隐才发现只剩下一顶轿子了。
看着苏雅轩,王羲之笑道:"雅轩妹妹,看来要委屈和石兄弟一顶了。"
王应呵呵拱手道:"招待不周,侯爷还请见谅啊。"
石隐亦不多说什么,只得拱手请苏雅轩上了轿,自己才坐了上去,和王应一行人告别之后,众人前往城外的握玉山庄。
其实这一行人中,还有东山宗派来参加宗主大会的数名族中高手,一个个都是年轻汉子,穿着青色的衣服,跟在轿子之后,在东山宗待的日子里,由蓝老大四人亲自对这些年轻人授艺,这些人的武学造诣也一日千里的前进着,加上在船上的日子,短短十日,功力已然大进。然后就是跟随着苏雅轩而来的一些排教好手。
轿子是小了一点,石隐只得微微的侧着身子,哪知道这一侧,反而使得苏雅轩倒进怀里来。
石隐只觉一股喷香的气味扑鼻而入,让自己心神一晃,如此温香抱满怀,身体亦情不自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