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破了。
主犯殁了。
失物也不可追回了。
这本来已成定案,只不过,诸葛先生正好跟舒大坑大将军有点交情,甚至,诸葛小花还曾欠过舒大坑老将军一点情。
所以,虽然舒大坑没有特别请托,诸葛小花毕竟是六扇门的第一高人,消息还是让他知道了,他暗里也希望有人去查一查那四块“平乱玦”的下落。
那便是第三件案子。
这案子很平常。
也很平凡。
没有血案──动的都是已死了多年或命丧多时的尸体。
不构成危机──除非那些一个个挖了没填的大坑摔死了去扫墓的人。
也没有人命──动刑时受不住折磨的阿拉伯伯是例外,不过,他是监守自盗,罪有应得。
看来,这件案子没什么。
相比之下,山西的“黄泉寺”案子来得重要多了,也重大多了。
至少,“黄泉寺”案涉了十几条以上的人命。
而且,要在“黄泉寺”点佛灯,是方今天子一道圣谕,如果办不到,庙建不成,承办的人随时大祸临头。
再说,重建一个庙宇,也是一件护佛救神的大事。
这事值得做。
所以无情一早已领了要办。
不过,实际上,他没先往青寒江的水路过去。
──虽然,乘船对他而言,是方便多了。
何况,赴“黄泉寺”,打从青寒江也直接多了。
可是,无情却选了陆路。
他取普祥县走惜佛大道,转入普祥山东烈女镇,他先到的地方,就是义庄。
义庄既是坟场。
也就是说,少年无情初闯江湖,第一个到的地方,就是墓园。
在寒冬。
抵达之时,已入暮。
──不是晚来天欲雪,而是已雪,而且还是时停时降的歇阵雪。
雪夜将临。
冷月初升。
一弯眉月如勾。
勾起几许愁?钓起几许仇?
──记忆里,那夜,无情全家惨死于刺客之手,也是下着雪,眉着月,寒得连眉发都有点惨青……
这时候,无情在想什么?可有想起当年雪夜,当晚月夜,那一段血海深仇?还是那一段冷香浮映的惨情……
●
无情先赶到“天涯义冢”,其实,也是“神侯府”里师徒斗智的结果。
无情要求办第三案:“黄泉寺点灯”,好像是知难反进,其实,他是猫在花下,意在蝴蝶,乃醉翁之意:他借办“黄泉案”之名,顺道先把“阿拉、阿丙案”办了,以了世叔的一番心愿。
他也想给世叔一个惊喜。
为了这点,他不舍昼夜,不惜一切,不辞劳苦,也一定要为世叔做点事。
他知道世叔想还大坑将军这个情。
所以,他冒风冒雪,也得趱程先赴烈女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