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
——谁都知道“打架”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它“解决”的问题通常是:
愤慨、不平、不满、抑郁、悲忿、仇恨、暴怒……
很多人都会用这种方式来解决、抒解、宣泄这些情绪、郁结和困扰。
不过,用这种“打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人,通常不是逼于无奈,就是已然失控。
至少,是理智或情绪上的失控。
因为用“打斗”、“打架”解决事端纠纷的人,通常要面对十分严重的后果,甚 至可以说,宣泄一时之忿的方式,会招来相当负面的后果,无论胜负,都是很麻烦苦恼的。
如果你打输了,你可能会受伤,甚至付出性命的代价。
若是你打赢了,对方负伤或死亡,你将会付出面对刑法的追究,以及对方及其亲友的寻仇。
打架解决不了真正的大事,那只是一种逼于无奈最后自保的方式。
一旦打斗,不是伤人,就是伤己,最通常的结果就是:
即伤人,又伤己。伤了人,手尾长;伤了己,更可哀。
是以,诸葛先生一手扶养无情成长,知道他因残障而有心结。他小小年纪,已知道为保护自己,佯作冷酷,对宫里很多恶行猥事,他已见惯,仿似漠不关心。可是诸葛知道:这孩子一旦动情,如同崩决,率性而为,侠心只怕比谁都烈!因而诸葛曾对无情教诲过:“我们办案,应该凭感觉搜集证据,抽丝剥茧,找出真相,查出真凶,然后才据事实佐证推理判断,人与人之间交的是情,但做事办案则千万不可感情用事。杀人和打斗,都是激|情冲昏了理智,失去理性下才干的事,除了万不得已,自保救人之外,还是不要采取这样的方式为最好。”
不过,他也补充了一句。
这也是一句叹息。
一个感慨。
“世上有一种情是非得要感情用事不可的。就算劝你,也没有用。连我自己也控制不住,犯过错失。”他说的用心良苦,“那就是男女之情。”
他知道,那时候他说那样的话,无情不知道是听得懂,还是完全听不明白,抑或是一知半解,懵懵懂懂。
但他还是说了。
那也是他自己的浩叹和感触。
到末了,诸葛还带笑目夹了目夹眼睛,补加了一句,“不过,人在江湖风波恶,人善遭人欺,姑息总养奸,除恶须务尽,该出手时还是得出手哦。恶人自有恶人磨,有时候,以暴易暴是必须的手段,以恶制恶是难免的态度。对坏人不下辣手,那就形同对良善不援手,对自己下毒手哦。”
无情也听了。
用心的听了。
无情对诸葛先生这叮嘱最有贴心的体会:
打斗,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甚至可以说,打斗,是解决问题的最坏方式,而且,也只能是最后的方式。
——再也没有别的方式可以解决的时候,才可以采用的方式。
有谁完全没有打过架?
可是打过架之后会得到什么?
问题,解决了吗?
仇,报了吗?
纵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依然会制造更大的问题。
纵算报得了仇雪得了恨,但一样得要为这报仇雪恨付出了怨冤相报何时了的代价。
有时候,最过瘾的事,当然是快意恩仇——
——痛痛快快的打上一场架!
但打架,不一定能取胜。
得胜的,要面对失败者的复仇。
如果伤了人,仇家还活着,就一定会报仇。终日提防仇家动手的滋味,当然不好过。如果把对手杀了,那就得面对更沉重可怕的复仇,以及刑法上的惩诫。
也许,别的人,还可以一走了之,远走高飞。
偏生是他不可以。
无情不能。
他不能走。
他走不掉。
因为他是无情。
他自小给训练成一名捕差,他要面对律法,他不能不负责任。
他自小就在轮椅上渡过,他,走不动,也走不了。
●
这就是无情的宿命。
宿命一向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