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父子。
刀法却由其子转授其父。
其子武功已超过其父。
其父原本是个医师商贾,后发现医人活命者少,宁可当江湖大哥,本着良知结众行事,抗衡奸佞黑道,反而救人更多。
他是听其子劝告才弃医道而入杀道的。
他的儿子从小体弱,饱读诗书,却又是习武天才,对武林械斗杀敌,奋不顾身,故负伤达一百二十七次,而身罹十数种痼疾隐患,但依然斗志奇强,天天面对死亡,反而更珍惜日日活命。
听说,着了他刀的人,伤口优美艳丽,像一抹艳阳为入暮留下的残痕。
所以凄凉王一朝相就问:“——苏公子的红袖刀可伤得重?”
因为能留下艳痕刀伤的,大概在京城只有“金风细雨红袖刀”,而能把这种“小寒山派”的“红袖刀法”,练成金风叶叶梧桐坠、使成细雨扑脸点点滴滴在心头的,大概就只“金风细雨楼”的少公子苏梦枕一个。
——哪怕是刚才追命所提,擅使“两面三刀”的“白衣卿相”,巨人茶花,也是“金风细雨楼”苏少楼主的护法之一。
看来,不管是诸葛还是林十三真人,这两方面的人,都受过“金风细雨楼”里高手的伤。
这却是怎么回事呢?
诸葛小花现在一点也不像神侯,如果他还像“小花”,那么,也是在大街路边石板街上冒出来的一朵小花,给雨尘垢泥玷染了身,连色泽也蒙蔽了。
疲乏。
无情从未见过他一向神采奕奕的“世叔”那么心疲力尽过。
不过,再蒙尘的花还是花。
再疲乏的神候仍然是神候。
——看来,前方的仗不好打。
这儿的仗也不好受。
不过,无情见到他,如见亲人,知道自己并非孤军作战,但他也不知道诸葛会在这紧急时际及时赶到,心中狂喜,但又惊疑不定。
诸葛信步过来,先对无情说:“你受累了。”
也对追命说:“你辛苦了。”
然后才对凄凉王抱拳揖道:“长孙好。”
长孙飞虹凄凉王淡淡回礼道:“我不好。见到你我一向都运气不太好。我一见到自在门的人就倒霉,好像我这辈子都在欠你们这个门派的。”
诸葛小花歉然道:“我可从来不想与你为敌。”
长孙飞虹道:“可是当年我入关,为了是完成轰轰烈烈,名动八表,名重青史的大志,为了达成这足可日月换新天,乾坤能倒移的大事,我不惜离开并搁置“山动神枪会”基业,还造成了毕生遗憾。——可是,我的好事,却给你搪住了。”
诸葛正我低声道:“我没有办法不挡你一挡。”,他的态度谦恭,但一点都不卑屈。
笑意凄凉。
“是,你没办法不挡,”他无奈的道:“我也没办法不杀。”
“他是当朝宰相王荆公。”诸葛神候肃容道:“我不能不救这个少见的好宰相,罕见的大人物。”
“我知道。”凄凉王凄然一笑:“王安石是个清官,也是个明臣。但他的新法改革太快、太烈、太猛了,且一下子把实行已久的旧制废弃,致使后来吕惠卿、郑侠、蔡京、章淳、蔡卞、曾布相继得势,民间应接新政不暇,莫所适从,深受斫害,连我东北“神枪会”及“大口孙家”也因保甲、保马、军器监法而也受波及其害。为平天下怒,我只好刺杀他。可惜却遇上你。“
诸葛正色道:“王安石用人削刻,但的确大公无私,为材施用,为官清正,他的新法改革,如能实行到底,的确能振颓为兴,强国富民,但因为跟朝中保守党人意见不合,从来没有机会长期施政,澈底执行,反而有奸佞之徒混水摸鱼,伺机窃权,那并不是荆公的错。他那时已开始失势,你杀他,不是时候,也不该死,所以我要阻止你。
“你成功了。” 长孙飞虹叹道:“我杀不了他。幸好遇上你,我才没杀了他。”
这回诸葛叹道:“我是成功了,但我失去你这位朋友了。”
长孙飞虹道:“后来我不服气,不能白走一趟京师无作为,于是再返京师,眼看蔡京借章淳之力,重返京师,主掌大权,大事诛杀政敌,陷害元佑党人,而且假托诏述之命,搜刮财资,迷惑天子,所以我下一个目标,便是刺杀他。
0 0